瀏覽類別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鮮活你「嘉」的記憶!故宮南院《嘉義文史展》應用空間資訊技術讓地方文史躍然眼前

故宮南院《嘉義文史展-羅山記影》利用空間資訊技術,鮮活你「嘉」的記憶!(蔡亞倫 攝影) 作者: 蔡亞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測量及空間資訊組助理教授) 程元(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金融處專員) 什麼樣的地方文史常設展,佔地不到五坪,卻能勇奪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繆思獎(Muse Awards)?現展於故宮南院的《嘉義文史展-羅山記影》做到了! https://youtu.be/ANxSAV05fxE …

【博物之島新訊】當代藝術走入佛教美術館—傳統與開放的拉鋸如何協調?

佛光緣美術館《對焦1.0・質性藝術NO:2》展讓當代藝術走入佛教美術館,如何協調傳統與開放的拉鋸呢?(魏瑛慧 攝影) 作者:鄭秀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當代藝術好難懂啊!」這或許是不少民眾心中發出的吶喊,尤其是給人莊嚴形象的宗教博物館,通常展出佛教、歷史文物展,或是佛教畫、傳統工藝展,面對充滿多元性、不確定性的當代藝術,宗教博物館該如何與當代藝術形成交流與參照? 當代藝術的包容性,尊重傳統空間的協調之舉…

臺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第45期徵稿

《現代美術學報》第45期徵稿 ❉ 內容: 臺北市立美術館發行之半年期刊《現代美術學報》,一般徵稿全年度開放投稿,在現、當代藝術範圍內,舉凡人文、社會科學各類研究方法與觀點皆可投稿,來稿隨到隨審;第45期主題徵稿為「設計作為一種社會藝術:臺灣設計中的藝術性」,徵稿至2022年11月30日止,歡迎相關研究者踴躍投稿。 主題徵稿題目:「設計作為一種社會藝術:臺灣設計中的藝術性」…

【博物之島專文】疫同劇場解謎無邊界:「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活動評析

「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活動主視覺(實踐劇場 提供) 作者:林琮穎(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計畫助理) ※本文感謝實踐劇場的郭踐紅藝術總監,與傳播及伙伴拓展組的莊漢菱小姐接受筆者信件訪問,使本文更臻豐富。 「你,會是找回百合的那個人嗎?」擁有57年歷史的新加坡實踐劇場(The Theatre Practice)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於2022年4月4日至4月18日間,推出「解密美術館:遺失的百合(Gallery of…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成為你的教學盟友?科教館DOW教師工作坊建立館校合作未來式

教師於科教館的「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特展,參與DOW教師共學增能工作坊。(史汀實驗室  提供) 作者:周育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博物館如何提供教育服務給教師?教師又該如何使用博物館資源?一直以來是館校合作的關鍵課題。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攜手史汀實驗室,從 「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特展出發,推出「DOW教師共學增能工作坊」(Design Our…

【博物之島新訊】史博館召喚喵星人!攜手新生代工藝職人翻玩館藏動物圖像

「從miao聲——職人的動物召喚術」館藏數位圖像應用展(國立歷史博物館 提供) 記者/攝影:田偲妤(自由作者) 玻璃屋上怎麼有一隻伸懶腰的大貓?仔細一看,貓身上還藏有許多文物的剪影,構成一幅在山水間穿梭的生動畫面。 這是國立歷史博物館(下簡稱史博館)精心策劃的「從miao聲——職人的動物召喚術」館藏數位圖像應用展,號召10位新生代工藝創作者,大膽翻玩館藏動物圖像,讓民眾透過不同方式接觸史博館豐富的藏品,感受當代工藝與歷史文物的跨時空對話! …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作為社區基石? 2022年AAM《趨勢觀察》揭示5大「柱」力

美國博物館聯盟(AAM)2022年《趨勢觀察》(Trends Watch)分析博物館如何作為社區基石,形塑博物館的價值,並產生貢獻及鏈結。(Photo by Ariel Pilotto on Unsplash) 文|黃星達 (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組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秘書長) *本文依2022年AAM《趨勢觀察》(Trends Watch)報告摘譯報導 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簡稱AAM)博物館未來中心(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