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市民共寫地方文化館內涵 桃園推「市民學藝員」

 撰文: 陳品倩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2015年博物館法立法通過後,文化部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中提出我國文化館舍的分類原則,以「博物館的專業性層次」與「地方社區性層次」做為主要分類面向,劃分出四大象限。而地方文化館被置於第四象限的分類中,被定位為「地方性」及「(地方)生態博物館/社區文化設施」,鼓勵以地方文化特色為主題,去中心化的賦權,引入地方表演團隊或文史學協會、社區組織參與,共同重建地方集體記憶。然而地方的集體記憶應包含哪些內涵?又應該由誰來詮釋地方的歷史?對於以呈現地方文化內涵為主體的方文化館,地方居民是否擁有地方文化再現的話語權呢?

文化部文化館舍分類原則 (資料來源︰文化部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計畫行政院核定本 P.54)

桃園自105年起推動「桃園市民學藝員」制度,借用日本「學藝員」的名稱,但是以市民為主體,成立跨館舍的市民學藝員培訓平台。透過公開招募、專業課程、館舍實習或專題實作等為期半年的課程,給予「市民學藝員」資格認定,期望以此賦權市民,由市民來主動詮釋地方歷史、記憶,培養未來投入文化館舍營運工作者及藝文參與的人口。

至今桃園市民學藝員已招募至第二屆,並於107年7至9月間展出第二屆市民學藝員專題任務成果,包含新屋稻米故事館的「逗米食光fun假趣系列活動」、中平路事館「戀戀老街區,情繫六椰屋」特展及「藝起!作繪來中平」巷弄彩繪計畫等,皆以市民的視角,呈現出市民記憶中的地方情感及印象。

Silverman認為博物館應該提供觀眾自己詮釋物件意義的機會,並鼓勵觀眾參與、產生自己的意義。由市民所建構的地方歷史,或許沒有專家學者論述的宏闊,卻有情感、記憶面上的真實性,而這不就是地方文化館動人之所在嗎?

第二屆「桃園市民學藝員」培訓授證典禮,共計39位學員取得授證(攝/陳品倩)
第二屆「桃園市民學藝員」培訓授證典禮,共計39位學員取得授證(攝/陳品倩)

第二屆市民學藝員專題任務-中平路事館「戀戀老街區,情繫六椰屋」特展(攝/陳品倩)
第二屆市民學藝員專題任務-中平路事館「戀戀老街區,情繫六椰屋」特展(攝/陳品倩)
第二屆市民學藝員專題任務-新屋稻米故事館的「逗米時光fun假趣系列活動」中的童玩體驗活動(攝/陳品倩)
第二屆市民學藝員專題任務-新屋稻米故事館的「逗米時光fun假趣系列活動」中的童玩體驗活動(攝/陳品倩)

 


資料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