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看見心智障礙藝術家的創作之聲!南美館「藝術是自由の力量」特展

「藝術是自由の力量」特展,展出多位台日心智障礙者藝術創作。圖為日本藝術家後藤拓也作品《家》。(翁仲彣 攝影)

翁仲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藝術是自由的力量」特展(アートは自由の力),由臺南市美術館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合作,邀請臺、日共13間社福機構與特殊學校,總計50位藝術家展出繪畫、織品、陶瓷等作品(展期2024.2.2-5.19)。期盼透過臺日心智障礙藝術家作品的交錯展示,呼應藝術得以跨越世俗籓籬的自由魅力,拉近觀眾與心智障礙文化的距離,使觀眾透過「藝術」的語言與心智障礙者對話。

該展分為三個展區「直球似的穿心引力」、「無限趨近於抽象」以及「更多可能?」,且有別以往的選件標準,策展人強調作品背後的創作動機,未必是想傳達豐沛或複雜的情感,或許僅是單純想徜徉於藝術的表達自由,因此更著重關注作品所傳達的視覺張力與創造力。


【博物之島專文】從未抵達,從未放棄:鄭莉蓉談故宮南院以藝術活動建立友善品牌


展區「直球似的穿心引力」,主要呈現用色飽滿且具視覺衝擊的創作或書法,亦包含本次日本由河田江美子所寫的書法作品,也是本次展覽的主標題。而展區「無限趨近於抽象」則透過以幾何線條、抽象色塊為主的創作說明藝術家豐沛的精神。兩個展區展出多幅運用飽滿的色彩、直率的筆徑勾勒出的畫作,猶如用線條與色彩衝撞著觀眾的心靈,更顯示著藝術家不為世俗認同而創作,純粹地享受著藝術所帶來的自由快意。

展區「直球似的穿心引力」展示線條及用色飽滿的作品(臺南市美術館 提供)

 

日本藝術家和田江美子的書法作品,也是本次展覽主題「藝術是自由的力量」。(翁仲彣 攝影)

展區尾聲「更多可能?」則預示無限的靈感與障礙者永不停歇的創造力。例如,高掛於展場入口中央的梭織作品,是日本宮崎縣智能障礙服務機構「はばたき」(振翅高飛)成員丸山咲女士的與機構夥伴合作完成的作品;其中,部分的線材是取自其他布料,並經由藝術家們的巧手重新綁在一起成為完整的線。正因如此,明顯的線頭與手工的痕跡,反倒為作品添加幾分人情味與亮點。

服務機構「はばたき」藝術家丸山咲與機構成員合作完成織梭織品創作。(翁仲彣 攝影)

而在展示手法上,該展則將臺、日籍的作品交錯併呈,嘗試打破國籍、文化、語言的框架,刻意將臺日主題相似、手法相近的作品並列,讓觀眾感受作品之間微妙的異同,透過觀看產生對話。

展場中手法相近的作品,吸引觀眾反覆細看相似與相異之處。左為日本大杉和夫作品《謎〉;右為臺灣王韶華作品《雪人》。 (翁仲彣 攝影)

另一方面,該館與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合作推出該展的易讀手冊,提供更友善的觀展體驗,透過藝術搭建觀眾與多元文化對話的橋樑,使展覽能夠更具包容性。該展也結合多元教育活動,如專題演講、共融創作工作坊以及臺、日身心障礙藝術推廣實務工作者交流論壇,拉近觀眾對於對障礙者特質、障礙者參與藝術經驗以及文化平權與共融藝術議題的認識。


【博物之島專文】擁抱多元觀眾的博物館資源箱,「Boom!」看史博館如何施展寶盒魔法


展覽易讀手冊內頁,可現場免費索取或線上下載。(臺南市美術館 提供)

 

執行編輯:謝佳均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