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與創傷相遇/癒:民族所博物館「帶傷前行」特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帶傷前行: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於2023年5月20日開幕,為該館首次以心理學研究為主題的特展。(中研院民族所 授權)

作者:郭庭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本文部分圖像由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授權使用

2014年的318運動,學生與公民團體佔領立法院,抗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強行通關,延續將近一個月的抗爭成為當代臺灣人的集體記憶。其中323佔領行政院的行動中,國家出動水炮車、警察毆打在場民眾等不符合比例原則的驅離手段,是解嚴以來國家對抗爭群眾最激烈的鎮壓事件之一,抗爭者於肉身上承受流血暴力,心靈也在內外困局中留下創傷的刻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帶傷前行: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特展(2023.5.20-2024.8.31)聚焦於七位社運抗爭者的主體敘事,帶領觀眾理解抗爭者的異質性與創傷經驗的多元樣態,尋找陪伴與療癒的途徑,同時對主流精神醫學病理化、去脈絡的觀點提出批判。

第一展區「傷痕密碼」,以半透明的玻璃展牆呈現一連串由歷史上數場社會運動與國家暴力組成的符碼。(郭庭耘 攝影)

走入展場,可以看到展覽分為三個區塊,分別為「傷痕密碼」、「反叛的想像共同體」以及「再整合、再詮釋的療癒可能性」。「傷痕密碼」的展區將二二八、雨傘革命等國內外幾場著名的抗爭事件化約為數字與影像,半透明的展牆透出這些數字的連串組合,勾引出烙印在集體記憶中的國家暴力。

這些「密碼」同時呼應本次展覽的發想,來自於323警察於行政院暴力清場後,策展人彭仁郁與抗爭者組成的同儕團體,在團體對話的過程中,抗爭者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對二二八事件的場景、傷痛有更為具象的了解,與歷史上的國家暴力產生連結。

創傷的主體形成

當我們想到社運抗爭者,往往流於英雄式的浪漫想像,而想像政治暴力受創者時,又常太過偏重他們的悲情訴求。第二展區以「反叛的想像共同體」為題,重新理解反叛的主體如何形成,透過展區的七根立柱勾勒出抗爭者的身影,透過大量敘事與象徵性物件——或投入抗爭時來自父親的家書;或運動結束後口袋僅存的零錢——引導觀眾閱讀他們多元的背景、走上街頭的契機、在抗爭中承受的衝擊,以及在回歸日常後,抗爭如何延續。

第二展區「反叛的想像共同體」中,展覽捨棄對抗爭事件本身的脈絡梳理,透過七根立柱呈現抗爭者的身影,以象徵性物件牽引出受創主體參與抗爭的動機與創傷,以及抗爭作為日常生活的延伸。(郭庭耘 攝影)
抗爭者GK在抗爭現場向警察丟出的水瓶,引發他對於非暴力抗爭的思考。(郭庭耘 攝影)

 

療癒/療遇的起點

面對承受暴力的記憶,時常牽動出高度的憤怒、悲傷等強烈情緒,因此展場在視覺上以冷色、去識別化的圖像為設計,對於社運事件本身不做太多再現,讓觀眾稍微帶著距離地觀看抗爭者的敘事。而展場中央的「療遇時光機」,則以暖色布幕圍出的空間,確認自身做好聆聽創傷經驗的準備後,觀眾可以靠臥在懶骨頭沙發上,以放鬆、舒適的狀態,播放卡帶隨身聽內的音檔,長達70分鐘的音檔改編自同儕團體中的實際對話,是觀眾與抗爭者的創傷更直接的相遇。

第三展區「再整合、再詮釋的療癒可能性」中,透過「療遇時光機」中同儕團體的對話音檔,體驗療癒者以聆聽陪伴抗爭者重憶事發現場,撿拾散落的感官經驗碎片,以主體身份索回創傷記憶的詮釋權。(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授權)

 

社運中的創傷,來自多重關係的崩解或自我意象損毀,讓受創主體陷入孤絕的狀態,喪失基本的安全感與信任感。這些幽微的創傷經驗在主流精神醫學標準化的診斷中被忽視,策展人則試圖藉由展覽探問「再整合、再詮釋的療癒可能性」。

展覽尾聲以留言牆作結,或書寫於摺頁中的明信片與其他觀眾分享,或將暫時無法面對的創傷投入信箱中,邀請觀眾反觀自身的狀態。(郭庭耘 攝影)

與許多社運展著重事件脈絡的爬梳不同,本次特展以大量對話、敘事為核心,轉化展場為療癒的「過渡空間」,透過受創主體的發話,梳理其身處卻未能見的心靈地景,強調建立關係意義的「療遇」,陪伴受創者與傷共處。展覽並透過留言牆、展覽摺頁中的明信片,於展場尾聲邀請觀眾參與對話,回觀自身是否有無法言說、隱而未現的傷,開展出7+N位抗爭者的主體經驗敘事,持續「帶傷前行」。

 

執行編輯:郭冠廷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