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原爆創傷的凝視與再現: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常設展

歷經整修後開放的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常設展,以展示遺物、影像紀錄為重,結合具故事性、受難者第一人稱口吻的文字敘述,帶領觀展者感同身受廣島原爆的歷史傷痛。(劉怡辰 攝影)

作者:劉怡辰(日本一橋大學社會文化研究分野研究生、自由作者)

今年(2023)5月七大工業國集團(G7)於廣島舉行領袖峰會,其中擔任主辦方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邀請領袖們參觀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広島平和記念資料館),傳達無核武訴求,成為此次高峰會中各國媒體報導的焦點之一。

如今的廣島平和紀念資料館,為2014年起歷經館舍整修、於2019年4月全館重新對外開放後的樣貌〔註1〕。本文將以新館展示為主,觀看館方在今日常設展中,如何規劃空間與展示內容,思考、面對戰爭歷史的創傷,以及如何看待展覽與觀展者之間的關係。

 

資料館的展覽敘事-從1945年走向未來

座落於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位置緊鄰1945年8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從空中投下原子彈的轟炸中心。今日走訪當時陷入一片火海和慘痛死傷的原址,殘破的原爆圓頂建築遺跡與拱形原爆受難者紀念碑佇立其中,而沿著連接兩者的步道向南行,則可通往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的入口。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與原爆遺跡。(Photo by Wei-Te Wong, flickr, CC BY-SA 2.0)

 

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為了有效向年輕世代傳達原爆歷史故事,認為有必要調整原先以長篇幅敘述性文字史料為主的展示型態,將常設展內容以更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因此自2014年展開整修工程,重新規劃展示。主要變更方針包含以展示受難者真實遺留物為重,由故事性的圖文解說引導觀展者共感原爆景象與人物經歷,並且增添如受難者之手繪稿等視覺性展品,使年幼觀展者也易於透過繪畫及照片畫面、實物展示等理解原爆事件的經過。整體展場以昏暗光線與黑色佈景為基調,營造展場莊重氛圍,同時也避免強烈光線對於展品的傷害。

更新後的常設展共分為五大展區。藉由入口處暫停在8時15分的時鐘圖案,帶領觀展者回到1945年原子彈投下的歷史時刻,為展覽揭開序幕。

 

常設展入口處(劉怡辰 攝影)

 

首先映入眼簾的第一展區為《前導展示》,以大圖輸出影像於展牆並列呈現廣島受轟炸前建築林立的樣貌,以及原爆後夷為平地的景象,並透過廣島立體地景模型結合動畫投影設計,模擬原子彈落下到炸裂的過程。

第一展區《前導展示(導入展示)》(劉怡辰 攝影)

 

第二展區《8月6日的廣島》,以受難者遺物、手繪稿與照片紀錄等展品為主要展示,建構觀展者對於原爆現場畫面的認知。其中受難者的手繪稿,以圖文記錄記憶中的親眼所見,諸如爆炸瞬間強烈刺眼的光芒、混和著放射性物質及灰燼而從天空落下的烏黑雨水等,成為展覽重要的第一手資料,補足了原子彈爆炸當下未能及時由相機記錄的景象。

第二展區《8月6日的廣島(8月6日のヒロシマ)》(劉怡辰 攝影)

 

第三展區《原爆受難者》,將不同年齡、身份背景的受難者肖像與其遺物並列展示,例如年僅三歲的幼兒與爆炸當下正在玩樂騎行的三輪車、或是中學生與來不及享用、在烈火中化為灰燼的母親愛心便當等,搭配故事性的文字描述、受難者的吶喊、遺族對於亡者的呼喚與追憶,使觀展者透過物件與人物之間的關係,想像受難者的生前日常,以及因原爆而驟變甚至結束的一生,從中了解原子彈的危害不僅止於爆炸當下,同時也為受難者的身心帶來永久且難以抹除的傷痛。

第三展區《原爆受難者(被爆者)》(劉怡辰 攝影)

 

第四展區《核武器的危險性》和第五展區《廣島的歷史》,以科學資訊與史料為軸,向觀展者說明核武的開發歷程與傷害性,同時也爬梳了廣島與戰爭、核武的歷史關係,以及爆炸發生後的復興、救援措施,並透過廣島的和平宣言、運動記事,呼籲世人實現無核武的未來。

第四展區《核武器的危險性(核兵器の危険性)》(劉怡辰 攝影)
第五展區《廣島的歷史(広島の歩み)》(劉怡辰 攝影)

原爆紀念館的特殊性在於,這是至今人類歷史上,唯一因戰爭承受的原爆創傷展示。在展場中可見館方以多元化的展示型態呈現受難者的樣貌,從展覽敘事的安排,也可見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不僅止於記錄與悼念過往的歷史傷痛,同時面向未來,將核武視為懸而未決的議題,並期望透過展覽向世界傳達核武器的威力與非人道性,將廣島之於原爆的關係,定位為昔日的受難者、今日的發聲者。

 

難以直視的傷?-原爆受難者人偶的撤除

在此番館舍的翻新過程,舊展示「原爆受難者人偶的撤除」〔註2〕成為備受關注及討論的焦點。原先位於本館二樓展場入口處的展區,以磚瓦堆疊再現原爆後建築斷垣殘壁的樣貌,並設置了身著殘破衣衫、因嚴重灼傷而雙手垂掛著掉落皮膚的受難母子三人像。而後,館方基於「以展示真實遺留物為要」的考量,決定在整修過程中將人偶撤除,然而此變更引發了廣大群眾正反兩方的討論。

贊成撤除方之中,有原爆倖存者表示原展場人偶的呈現失真,遠不及當時實際受難的傷勢程度,有誤導觀展者對於災難現實認知的疑慮;此外,也有觀展者表示人偶的慘狀,有使年幼孩童因視覺衝擊而受到驚嚇的疑慮。反對撤除方則認為人偶的具象展示淺顯易懂,有助於理解原爆帶來的傷害性,同時人偶強烈的視覺形象,能使觀展者對於原爆議題留下深刻記憶。

雖然關於人偶存廢的問題,現今館方以展示真實遺留物及第一手史料的策展方針,回應了觀展者對於原爆事實資訊的訴求。然而視覺的印象衝擊與其他展示形式所帶來的感受畢竟有所不同,就展覽教育的觀點來說,若在推廣活動的教材設計上,能以考據正確的實體模型輔助(未必是以災難威嚇為重點),搭配導覽解說與課程內容,或能使各年齡層、不同背景的觀展者在引導下,更容易進入歷史現場、感同身受前人在戰爭中承受的創傷,未嘗不是能兼顧各方意見的思考方向。

 

共感他人的痛-觀展者的身心照護措施

館方除了針對展品進行展示策劃外,同時也思考了創傷展示與觀展者的關係。例如在警語標示方面,因考量到觀展者不同的身心狀態,以及眾多的學校團體、親子族群參訪,館方在展場中以警語文字清楚說明展示內容涉及記錄著原爆慘況的照片、圖畫等,並特別提醒照護者留意孩童的觀展狀況。

展場警語標示,明確說明展示內容包含原爆慘況的再現,並提醒照護者留意孩童觀展情形。(劉怡辰 攝影)

 

而在展場空間設計方面,館方考量到觀展者大量接收創傷內容、長時間身處沈重傷痛的氛圍,若觀展過程沒有能好好喘息、整理思緒的空間,可能會出現身心超出負荷而導致無法完整走訪展覽的情形。因此,館內設有休養室,若在觀展過程中發生身體不適的緊急狀況,觀者者可向展場工作人員提出需求,並在休養室中的床鋪躺臥復原。

此外,館方在本館以及東館兩大主展場之間,保留了「空白」,以通透明亮的落地窗長廊空間,結合擺設附有軟墊的舒適長椅,提供觀展者放慢腳步、緩和情緒並稍作休憩的場域。透過大片落地窗,到訪者可以望向資料館前方遼闊的和平紀念公園,將觀展記憶與眼前地景重疊,俯瞰昔日受原子彈轟炸之處如今重生的樣貌;同時,景觀遠方的受難者紀念碑與原爆圓頂建築遺跡,也令人反思戰爭武力帶來的傷痛並加以警惕。

 

連接本館與東館的寬闊長廊為展場中的「留白」,空間通透明亮、設有座椅,讓觀展者可以靜心休息、整理思緒。(劉怡辰 攝影)

 

長廊空間的窗景,可以眺望遼闊的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劉怡辰 攝影)

 

未完待續-倖存者之後的世界

距離1945年二戰廣島原爆已七十多年的時光流逝,必須面對的是原爆倖存者的年邁、逝世。當第一手原爆故事的訴說者皆已不在,後人該如何繼續傳承這段創傷歷史記憶、又該向誰傳述?是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在未來策劃展示時,必須持續審視及思考的議題。

(責任編輯:葉家妤)


註釋:

參考資料:
  • 廣島和平資料紀念館
  •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 再現人形25日に幕(2017年4月21日)。每日新聞。
  • 消える被爆再現人形(2017年4月25日)。中日新聞。
  • 被爆再現人形の展示やめた理由 原爆資料館リニューアル(2019年5月16日)。朝日新聞。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