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Exhibition Design

【博物之島新訊】尋回熒熒流星: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日治時期新劇運動」特展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新時代大登臺:日治時期新劇運動浪潮」特展。(葉家妤 攝影) 作者:葉家妤(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執行編輯)、林琮穎(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計畫助理) 「與劇本內容不符,注意!中止!」戲演到一半,演員卻被警察強行帶走檢束,臺下眾聲喧嘩,只留下舞臺「文化向上,破除迷信」四個字……這是日治時期「新劇」的上演場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流星般的10年:臺灣新劇浪潮…

【博物之島專文】融合自然脈絡的古文明展示— 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揭開阿茲提克帝國神祕宇宙觀

出土於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遺址的雨神(Chalchiuhtlicue) 石像,是生命來源的重要象徵,同為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迎接觀眾的第一項展件,觀眾立刻意識到自己即將進入中美洲文物的洗禮。(Photo by katiebordner, flickr, CC BY 2.0) 文|陳佳汝(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特約記者) 位處墨西哥城中心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一座被綠地包圍、崴峨壯大的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

【博物之島新訊】跟著孩子感受世界!日本市原湖畔美術館兒童繪畫展邁向十年

一年一度的《市原湖畔美術館兒童繪畫展》,依每年不同主題向市內孩童募集藝術創作,並由館方策劃展覽向大眾公開展示。(劉怡辰 攝影) 作者:劉怡辰(日本一橋大學社會文化研究分野研究生、自由作者) 日本千葉縣的市原湖畔美術館,為促進在地孩童參與藝術,自2013年起舉辦《市原湖畔美術館兒童繪畫展》,依照每年訂定的創作主題,向市原市內國小六年級以下的孩童募集作品,並於美術館公開展示。…

【博物之島新訊】災難記憶的永續與傳承:日本里亞斯方舟美術館「東日本大震災」常設展

里亞斯方舟美術館位於日本宮城縣氣仙沼市,自2013年以常設展《東日本大震災紀錄與海嘯災害史》向公眾展示311震災相關資料。常設展內容包含311震災相關影像紀錄、文字記述、受災物、關鍵字、以及歷史資料。(劉怡辰 攝影) 作者:劉怡辰(日本一橋大學社會文化研究分野研究生、自由作者) 災難記憶,如何傳承?リアス・アーク美術館(Rias Ark Museum of…

【博物之島專文】荷蘭熱帶博物館解殖路上的探索: 常設展與「治癒之力」特展的對照

熱帶博物館室內為中心挑高的設計。(攝影:王幸慈) 作者:王幸慈 (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荷蘭熱帶博物館(Tropenmuseum)於2022年開幕新常設展——「我們的殖民遺產」(Onze Koloniale Erfenis),而同年展出的,也包含探討世界宗教儀式文化的特展「治癒之力」(Healing…

【博物之島新訊】鮮活你「嘉」的記憶!故宮南院《嘉義文史展》應用空間資訊技術讓地方文史躍然眼前

故宮南院《嘉義文史展-羅山記影》利用空間資訊技術,鮮活你「嘉」的記憶!(蔡亞倫 攝影) 作者: 蔡亞倫(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測量及空間資訊組助理教授) 程元(文化內容策進院文化金融處專員) 什麼樣的地方文史常設展,佔地不到五坪,卻能勇奪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繆思獎(Muse Awards)?現展於故宮南院的《嘉義文史展-羅山記影》做到了! https://youtu.be/ANxSAV05fxE …

【博物之島專文】如何創造出好的展覽?一窺策展秘辛! 「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講座紀實

如何創造出好的展覽?一窺策展秘辛!「展覽製作眉角大公開!策展理念與展覽敘事規劃」講座紀實(歐陽德 設計) 作者:作者:陳蘊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博物館中的展覽可謂五花八門,而當中所傳遞的訊息與知識又是何其豐富奧妙!博物館書寫者要如何分析其中的敘事觀點與展示手法,甚至進一步了解策展人的規劃理念與實踐細節呢?…

【博物之島新訊】嘉義漫慢遊!「記憶 阿里山」、「百年鳴森」特展交織山林與鐵道之歌

嘉義漫慢遊!臺灣設計展「記憶 阿里山」、「百年鳴森」兩檔特展延長至今年底。(築點設計 授權) 作者:郭冠廷(文化部博物之島專欄執行編輯) 從火雞肉飯到阿里山、文化夜市到舊監獄,什麼是我們記憶中的嘉義?2021年臺灣設計展「家意・以城為家City as Home」經由跨越嘉義市區的集體盛典,邀請大家漫遊其間、一起回「家」。位於嘉義製材所內的兩檔特展「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