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傳統作為抗衡全球化的武器—服裝博物館迎向未來

2019 ICOM京都大會系列回顧報導

作者:劉又瑜(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國際服裝博物館與收藏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Costume, COSTUME)為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轄下的專業委員會,關注博物館典藏展示的服裝文物之歷史、時尚、材料、樣式及其文化意涵,並致力於蒐藏、保存、研究服裝,以及與服裝有關的技術交流。

本次京都大會期間,COSTUME委員會上發表了超過30篇論文,呼應年會主題「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各發表人透過服裝相關的專業博物館、展覽、物件等經驗分享,探討服裝博物館在傳統與現在,乃至於未來,其作為文化樞紐所象徵的意義、功能及任務。會議上探討的議題大致分類為五點:傳統與歷史的保存研究、傳統技藝與「慢時尚」風潮的應用關聯、傳統與時尚的流用及轉變、服裝與文化認同之建構、跨文化合作與在地觀點之導入。上述議題除有直接呼應大會主題、探討傳統與時尚之間的挪用者,更有將討論視角延伸至服裝與認同形塑之關係、跨區域、跨文化、在地觀點的重視等當前博物館遭遇的情境。

西蒙奇(Katarina Nina Simoničič)在《傳統與當代時尚之間的協同作用》(Synergy between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ry Fashion)中,以克羅埃西亞與日本對傳統服飾的態度差異開場,透過博物館與學院合作的服裝設計課程,將傳統服飾賦予時尚形象,激起克羅埃西亞民族對自我傳統文化的認同,一如日本對傳統和服、浴衣的重視。

和服、浴衣為日本傳統服裝,是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並塑造日本的文化認同。(林怡瑄攝影)

此外,對於當前全球化下高同質化、高變動性的潮流,博物館試圖思考文化多樣性及差異性的實踐,衍生出以傳統、在地技藝作為抗衡全球化的武器。有別於服裝的全球化體現在ZARA、H&M、UNIQLO和GU等跨國際平價服裝品牌,追求快速消費、便宜簡便等「快時尚」特質,「慢時尚」強調環境、交易公平性及尊重差異。因此,慢時尚轉而注意傳統編織工藝、傳統或在地織品等非時尚主流的元素,利用傳統工藝、材料、藝術家及其背後文化意涵,抵擋全球化帶來的同質性並建構地方獨特性。

阿斯利˙薩瑪多娃(Asli Samadova)介紹「女人之聲:高加索地區的傳統、時尚及優雅」特展,研究頭巾的演變史,如何從傳統服飾發展成當代時尚配件與國家驕傲。(劉又瑜攝影)

世界各地的服裝博物館專業人士在本次會議上,藉由博物館經營及交流、展覽策劃、展品物件的研究與應用等偏向實務的經驗分享,討論博物館如何作為一個文化中心及溝通平台。利用博物館裡研究典藏的「傳統元素」,為博物館的未來、文化的未來找到發展方向,建立文化自主性及獨特性。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