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當科學遇上畫筆:《繪自然》巡迴展中的環境教育

科學繪圖需準確客觀地再現生物特徵,既具有精確的科學美感,又充滿藝術魅力(黃昭雯 攝影)

作者:黃昭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嚴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是國立臺灣博物館策劃的巡迴展覽,於2020年1月至隔年5月在臺博館展出,後陸續移師至臺中與臺南舉行巡迴展覽,並於2023年5月起於蘭陽博物館展出。本文觀察兩館《繪自然》展覽及推廣活動,並訪談蘭博《繪自然》策展承辦人展示教育組彭仁怡研究助理,了解蘭博如何在巡迴展覽合作中,結合館內外資源,將地方博物館平時積累的能量轉化為動能。

科學繪圖:藝術、科學、人文視角的交匯

科學繪圖(scientific illustration)是指在科學文獻中,客觀而精確地描繪自然物件特徵的插圖,是早期博物學家不可或缺的工具。由於畫家必須精準再現自然物件的結構、紋理、色彩、光澤等,科學繪圖既具有精確的科學美感,又充滿藝術魅力,不僅是科學工具,同時也是繪畫作品。為了彰顯其特殊性,《繪自然》特展融合了藝術、科學、人文不同視角,凸顯其藝術性與科學邏輯,以及人類與自然的互動關係。

 

蘭博《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展場 (黃昭雯 攝影)

《繪自然》特展分為「自然史與科學繪圖」、「畫說臺灣」、「科學繪圖實作」 、「當代科學繪圖示範」、「科學繪圖的未來」等五大主題,探討科學繪圖的定義與發展歷程。自19世紀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博物學家和自然觀察者紛紛造訪臺灣,留下大量的繪圖紀錄。臺博作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自然史博物館,承接日治時期的自然史研究資源,擁有豐富的科學繪圖典藏。透過這些栩栩如生的繪圖,觀眾得以認識臺灣特有的物種,深入了解百年來臺灣自然研究史的演進。

展覽設計上,《繪自然》特展運用大量科學繪圖,有的裝框陳列,有的放大展示,既為裝飾,又成為展品之一。此外,展覽場地營造了多種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的場景,例如透過大量的舊家具打造博物學家的工作室,還復刻了博物館早期的展櫃來展示藏品,既呈現臺博與自然史研究之間緊密的關聯性,也向島嶼上的自然研究者致敬。

 

《繪自然》展場以復舊展櫃展示科學繪圖,同時讓觀眾認識自然史研究的發展歷程,圖為蘭博巡迴展展場(黃昭雯 攝影)

 

來博物館繪自然!

臺博館也與生態專家、科學繪圖專家合作舉辦教育活動,讓觀眾感受自然生態之美、培養環保意識,例如結合南門館的環境資源舉辦「戶外行腳作畫」,帶著學員走入戶外花園觀察山黃梔、夏堇花和各式蕨類,從遠觀整個生態園到近距離觀察,學員可以透過感官體驗加深對環境的印象,最後完成整株植物的科學繪圖。另一方面,臺博館也釋出「博物館的科學繪畫入門系列課程」線上影片,邀請館內研究員及植物科學繪圖家說明動植物的觀察技巧,講解繪圖工具及方法,讓全國的觀眾都可以在家自主學習並嘗試繪圖。

宜蘭田間的公民科學家

2023年5月起,《繪自然》來到於蘭陽博物館展出。宜蘭環山面海,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策展承辦人彭仁怡在展覽中融入宜蘭在地的自然研究視角,讓展覽不僅引領觀眾認識臺灣自然史,也成為認識宜蘭的窗口。

蘭博新增「宜蘭的野外繪圖公民科學家」展區,呈現宜蘭彩鷸達人余遠猛老師的繪圖與研究成果。余遠猛是宜蘭高中退休物理教師,自1985年開始觀察彩鷸,並以鋼筆繪圖紀錄,累積大量圖文資料。余遠猛的研究範圍達數十平方公里,他的研究見證蘭陽平原三十多年來的生態環境變遷歷程。除了畫作與生態記錄,展覽中也展出包括棉花棒等特殊的繪畫工具,引發觀眾好奇心,並對宜蘭民間生態研究視角有更深的理解。

宜蘭的野外繪圖公民科學家展區(黃昭雯 攝影)

 

蘭博繪什麼?公民科學與自然觀察的組合體驗

策展人彭仁怡希望觀眾藉由繪圖觀察生活周遭的自然生態,除了延續臺博的展覽設計,在展場中提供標本和紙筆,邀請觀眾動手繪畫之外,也建議觀眾可從蘭博常設展中動植物標本與戶外園區豐富的生態著手「繪自然」。只要開始觀察、動手繪畫,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公民科學家!

2023年夏天,蘭博結合館內公民科學資源和科學繪圖專家,舉辦兩場「帶我繪自然」教育推廣活動,讓觀眾體驗從「觀察」到「繪圖」的過程。「帶我繪自然——植物生態觀察」課程由擅長植物科學繪圖的黃瀚嶢擔任講師,他首先介紹植物的觀察與紀錄方法,接著來到蘭博園區內的鄰湖步道,讓學員分組觀察不同植物,並引導觀察植株構造和周圍生態,再進行採集紀錄。有趣的是,儘管同組成員都觀察相同植物,作品卻呈現出多元的觀察視角,例如海檬果組別的成員分別描繪出樹根、花瓣、種子、以及被蟲咬的葉片。

 

寒溪國小學生認真描繪樹葉外型。(彭仁怡 攝影)
觀察海檬果的學生小組,分別展示出對植物不同構造的觀察細節。(彭仁怡 攝影)

 

「帶我繪自然——鳥類解剖學科學繪圖」則邀請生態研究與科學繪圖專家李政霖老師授課,他帶著學員走出館外、觀察在烏石港溼地棲息的花嘴鴨,並引導學員辨認花嘴鴨的喙部、頸部、翅羽和尾羽特徵;李政霖和學員一起在水邊完成花嘴鴨速寫,接著說明因為野外觀察很難完全掌握生物細節,繪者通常已經掌握生物身體構造,再加上現場參考動物姿勢,才能完成精美速寫。回到教室後,李政霖向學員解析鳥類身體部位特徵,並說明繪圖技法,帶領學員逐步完成鳥類繪圖。

 

學員們以望遠鏡觀察在石塊上休息的花嘴鴨。(嚴麗 攝影)

 

李政霖老師示範速寫花嘴鴨。(嚴麗 攝影)

臺博館與蘭博皆以環境教育為目標,策劃《繪自然》教育活動時,展現其對於環境資源的掌握與運用。臺博館提供線上資源,讓全臺觀眾均有機會學習及交流科學繪圖,實體活動則強調環境感官及藝術美感。蘭博的教育活動則善用館內志工的公民調查資料及環教課程,為學童和親子觀眾設計觀察與繪圖課程,讓觀眾親近園區生態環境,亦期待觀眾開始對於周遭環境有所注意。彭仁怡期待未來能串連更資源,開創展覽及教育推廣活動的新可能性,透過多元的方式鼓勵觀眾拿起畫筆,走向自然。


參考資料:
  • 洪華憶、向麗容,2020。「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教育活動紀實,臺灣博物,39(3): 92-97。
  • 郭昭翎、向麗容,2020。博物學家的慢時尚-「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展場設計繆思,臺灣博物,39(3): 60-69。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