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Hands On, Minds On! 新加坡科學中心的敘事性互動學習

「Earth Alive」與南洋理工大學(NTU)的新加坡地球觀測站(EOS)合作,以數位展示呈現地球動態。(新加坡科學中心 授權)

作者:高郁媗(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即使不到三個臺北市的大小,新加坡仍擁有完善的交通系統、中心商業區、綠化帶、教學中心,甚至有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鑑於腹地稀少珍貴,新加坡科學中心在1970年代起便是規劃妥善的科學教育機構,至今有14個展區,並擴建室內外實驗室與互動體驗區,內容除了基礎科學原理,也不斷討論永續發展、都市規劃等當代環境與科技議題。新加坡科學中心善用自主探索資源的特色,使科學成為全齡觀眾觸手可及的知識。

新加坡科學中心外觀。(新加坡科學中心 授權)

 

Hands on, minds on! 動手學的力量

各地的科學中心常以STEM為宗旨,重視實作(hands-on)及心智(minds-on)學習的均衡,倡導藉由體驗來認識科學原理。新加坡科學中心更進一步以敘事性自主探索活動,串聯互動裝置,引發觀眾學習動機,並以此輔助理解科技發展的背景。如「氣候變了(Climate Changed)」展的「內疚旅途(Guilt Trip)」展區,設有「水資源消耗、碳排、技術與能源消耗、食物生產與浪費、回收與永續」等五個關卡,觀眾透過感應個人的遊戲識別證,回答問題或提供決策,主張自己的觀點,最終將認識自己的行為,如何為環境帶來巨大的影響。觀眾的互動與回應,也成為了展覽內容的一環。

「氣候變了(Climate Changed)」展區的「內疚旅途(Guilt Trip)」子題。(高郁媗 攝影)

 

不僅常態展示,新加坡科學中心也配合世界DNA日、世界地球日等,提供現場實驗與快閃活動。2023年DNA月活動的共創作品「社群性狀樹(Community Traits Tree)」,先讓觀眾裝飾代表自己的葉子,透過鏡子觀察自己的遺傳性狀,例如單雙眼皮、耳垂是否分離等,再將葉子掛在社群性狀樹相對應的樹枝上,藉此認識人類基因的多樣性,也歡慶新加坡多元族群的齊聚。

「社群性狀樹(Community Traits Tree)」呼應新加坡的族群多樣性,包含華人、馬來人、印度人,近年更有大量的歐亞移民與移工,藉由共創活動,讓觀眾一窺多元族群的樣貌。(高郁媗 攝影)

 

為永續發展努力:花園中的城市

扣合永續發展為核心關懷,新加坡科學中心的展覽持續連結環境議題的倡議與政策。如「城市突變(Urban Mutations)」展覽,從都市功能、科技發展、社會學三個面向,闡述都市快速發展導致資源分配不均、社會不平等、破壞環境等議題。究竟,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展覽透過呈現世界各地的土地政策、綠色建築、再生能源、促進社區參與等創新行動,讓觀眾在科技互動裝置中,扮演規劃者的角色,挑戰都市規劃難題。

長年以來,新加坡城市綠化是世界有目共睹的。此展區的互動影片呈現1960到2030年代,新加坡都市規劃,從點狀公園、綠化帶(Park Connectors)再到摩天大樓的垂直綠化(Skyrise Greenery),逐步從「花園城市(Garden City)」進展到「花園裡的城市(City in a Garden)」,進一步豐富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增強生態和氣候適應能力,並將自然融入建築景觀,重新連結人與自然。

展區互動影片呈現1960到2030年代新加坡都市規劃。(高郁媗 攝影)

 

「記住工程師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世界!(Remember…Engineers create the world that never has been!)」—Theodore von Kármán

穿梭於新加坡科學中心,不只可以親近既有的科學知識,更能感受到科技應用如何為永續生活加值。「未來工程(Future Makers)」展覽,帶領觀眾瞭解現代工程為當代社會所帶來的進步與貢獻,讓觀眾在互動裝置中,與工程師一同面臨懸而未決的挑戰,例如介紹Amy Pickering研發的可攜式濾水器,為孟買提供乾淨飲用水,協助減少疾病產生;Michel Virlogeux的吊橋則解決了偏遠村莊進入城市的交通問題。企圖透過具體案例,引發觀眾思考未來議題、一起成為未來創客。

「未來工程(Future Makers)」展中,介紹了工程師們如何將科技實踐於生活中。圖中互動裝置為Patrick O Brown的未來工程肉,試圖改善畜牧業過度開發土地等問題,觀眾可以掀開蓋子試聞未來工程食物的味道,並按鈕製作美味漢堡。(高郁媗 攝影)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在新加坡科學中心,科技不僅來自於生活,更開啟了我們對於未來的想像。展覽中豐富的議題與知識,活化了科學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而敘事性的互動內容,更讓觀眾得以反思,如何應用科技為永續發展盡一己之力。

 

執行編輯:郭冠廷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