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如何喚醒沉睡的典藏品?從〈看見藏品裡的原民官〉思索傳統博物館的展示轉向

臺史博於「盛宴的餐桌」主題中,陳設1917年「江山樓」臺菜火鍋排場。(劉庭妤 攝影)

作者/攝影:劉庭妤

「如何喚醒沉睡的典藏品?」這是傳統型博物館面臨展示空間飽和之時,必須面對的大哉問,西野嘉章曾在《行動博物館—文化經濟的視野》一書提到博物館的三種型態:「大規模箱盒集中型」、「中規模網絡分散型」、「小規模單元遍佈型」,其意說明博物館為了達成更高的公眾效益,傾向將文物分散成小單位、提升機動性,配合不同需求靈活展示〔註〕。

臺灣於2021年12月開幕的展覽〈看見藏品裡的原、民、官〉,即可發現此種轉向之趨勢,展覽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首次連袂舉辦,開設十項主題,呈現「原住民」、「漢人常民」、「中國宮廷/官府」三者觀點,讓文物走出典藏庫、與不同館舍合作,被更多民眾看見。

展區以紅、藍、黃三色,區分原住民、漢人常民、中國宮廷三種觀點。(劉庭妤 攝影)

 

夢的所在盛宴的餐桌

約翰・伯格曾在〈飲食者與飲食〉一文中比較布爾喬亞階級、農民之間的飲食差異:「如果把一天比做人體,從腳部開始,那麼農民的正餐是落在胃的位置。布爾喬亞的正餐則是在工作結束之際,代表從白天轉換到夜晚。它接近頭的位置,接近夢的所在。」在「盛宴的餐桌」主題下,故宮展出的清宮宴正體現伯格所謂「布爾喬亞的飲食之道則是集中在奇觀、禮儀和排場之上」。在福壽雙喜龍鳳金鍋後方,置放了一張清宮宴圖像,從其動員之人力及規格,可揣想當時中國宮廷華麗的飲食陣仗。臺史博則展出1917年「江山樓」的臺菜火鍋排場,江山樓曾為大稻埕四大酒家之一,是日治時期政商名流出入之地,展櫃內除了可見江山樓紀念瓷盤、瓷碗外,還可見刻有江山樓字樣的火鍋,讓人一窺當時江山樓的絕代風華。

故宮於「盛宴的餐桌」主題中陳設清宮宴,展現宮廷華麗的飲食陣仗。(劉庭妤 攝影)
臺史博展出刻有江山樓字樣的餐具,一旁陳設老照片與菜單文獻。(田偲妤 攝影)

 

三種女人形象之側寫

〈女子的美麗裝飾〉主題亦值得玩味,對不同族群來說,女人妝容皆有獨特的社會意義。漢人女性多為知己者容,展櫃中的臺南藝妓照片、翠玉飾品及三寸金蓮,呈現漢人女性貌美卻也飽受痛苦的一面。臺灣原住民女子則不同,她們幾乎都在婚禮、祭典的場合中才盛裝打扮,展櫃中擺設排灣族女子及泰雅族新娘禮服,從冠飾、頸飾、長衣到腳布,衣飾華麗,令人駐足。清皇家中的女子顯得雍容華貴,耳墜、鐲子、指甲套、髮簪⋯⋯皆由珠寶及黃金製作,展現女子德性。

臺史博於「女子的美麗裝飾」主題中,陳設漢人女子的三寸金蓮,呈現特有的纏足審美觀。(田偲妤 攝影)
臺博館陳設排灣族女子、泰雅族北市群新娘禮服,為婚禮、祭典的盛裝打扮。(劉庭妤 攝影)

 

館舍聯手策展的新契機,下一步可以怎麼走?

此展覽為三館首次合作聯展,以十項主題扣合展覽架構,內容引人入勝,也可見臺灣的博物館正逐步走出「大規模箱盒集中型」的展示慣例,嘗試與不同館舍合作,賦予典藏新的詮釋契機與研究方向。然而,除了配合十項主題的各族群文化平行陳列外,也許能更進一步地觸碰到不同族群間的文化衝突與融合,期待未來三館能有更具對話性與反思性的展覽企劃,喚醒更多沉睡於庫房中的典藏文物。


註釋:

資訊來源: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