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用40年來證明的都市鑽石-大阪中之島美術館(一) 遊步空間的建築思維

構想40年的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如何揭示未來日本的博物館新定位?(©Nakanoshima Museum of Art, Osaka)

作者:蔡世蓉(旅日文字工作者)

2022年2月2日,大阪中之島美術館(以下簡稱「中之島美術館」)終於開館了!其典藏以大阪為起點,並擴展至日本國內外近代、現代藝術及設計類等6000件以上的名作;多功能的大型展示空間除讓藏品主題展揮灑外,也提供了國內外藝術大展來大阪舉辦的機會;持「數位資料庫是民主主義」信念,開日本美術館典藏近用之先河;並提出有別於總以東京為日本藝術史中心之大阪觀點,是大阪此世界級城市,向世界發聲的重要藝術據點;更是大阪人藝術遊步的新選擇。

館前廣場上一尊穿著朱色太空衣、揹著氧氣筒、胸前有翅膀印記,象徵著守護21世紀新美術館立足大阪、飛向世界的貓形雕塑作品《SHIP’S CAT (Muse)》(Kenji Yanobe於2021年創作 ),其與美術館建築間的色彩反差及奇特的造型,不只吸引路人的眼光,在社群媒體上也引起話題。事實上,在中之島美術館要起飛前,曾經歷過構想40年、籌備30年的潛龍期。這,是段怎樣的沉潛熬煉呢?又,煉出什麼樣的新美術館呢?

館前廣場上的美術館守護神《SHIP’S CAT (Muse)》(2021,Kenji Yanobe )(蔡世蓉 提供)

 

美術館,有必要嗎? 起死回生的城市亮點

呼應日本1980年代由行政主導的公立美術館建設熱潮,中之島美術館最早構想於1983年大阪市政百年紀念事業「近代美術館建設計畫」。然而當時「重建築」而「輕收藏」的美術館思維,引起各界許多批判和反思,讓大阪市決定先充實收藏再建館。1990年,中之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成立。但泡沫經濟解體後(約

發生於1986-1991年間),市府因財政困難在2010年變更計畫,縮小規模並改名為「新美術館」。不料2011年新上任市長將計畫凍結退回,命其打掉重練。至2013年,新美術館峰迴路轉的被提升為魅力大阪都市戰略中「邁向世界級都市的大重設(Great Reset)」之一,成為大阪地方創生期待的鑽石級亮點設施。

自1983年構想至今,「什麼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有必要的嗎?」對公部門、博物館界、市民與民間力量而言,都是一個不停正反辯證、尋求答案的大哉問。而隨著中之島美術館的開館,終於提供了一些答案。

 

Passage(遊步空間):美術館是文化、人流集散的立體通道

假日午後,落櫻繽紛的步道盡頭,中之島美術館佇立河畔。黑立方體建築彷彿是美術館白立方(White Cube)[註1]的顛覆,但也意外地融入四周街景。人們從四面八方緩緩湧進,上千人的移動匯集在美術館巨大的挑高空間中,一點不顯擁擠;隨處散見、簡約時尚的原木椅也發出「坐坐看」的悠閒邀請。

黑立方的「黑」是建築設計上的奇策。以特選岩手縣產玄岩碎石和京都宇治產碎沙經特殊工法製成的609塊預鑄混凝土(precast concrete),希望呈現能融入周邊街景又不被埋沒,不亢不卑、如深淵般包容的「黑」。建築素材的選擇,也避免了玻璃帷幕在室溫調節和清潔上的耗能費力,及因光線反射引起周圍光害和升溫等問題。

不同於過去淪為建築表現課題、被詬病由建築師獨霸的美術館建築,大阪市在漫長的籌備期間後對美術館建築早胸有定見,並在2016年新美術館國際競圖中提出了對建築核心思維的最終答案――「passage(遊步空間)」,最後由遠藤克彥建築事務所獲得首獎,進行設計、監工,並於2021年6月底竣工。

Passage原是法語,指行人專用、有屋頂、可自由走動的通道,且延伸有旅行、航行、交流等語意。「遊步空間」意表美術館不只開放給看展觀眾,也是大阪市不同世代大眾都能自由進出的開放空間,更是可以作為藝術活動據點的流動性空間。

連結各樓層遊步空間的樓梯與電梯通道(©Nakanoshima Museum of Art, Osaka)

 

走入黑立方:空間配置與動線

位於堂島川與土佐堀川之間的大阪中之島,自中世紀以來便是商業、物流繁盛的集散地。這塊土地本是串連中之島東西的重要連結點,也匯引著人流往各個方向去。立基上述背景,美術館建築故意捨棄特定的動線限制,沒有所謂的「正面」,而以複數入口承接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流。

在空間配置上,美術館共有5層樓,1、2樓共有6個入口可隨意進出,是向市民免費開放的公共空間〔註2〕。看展觀眾從2樓搭上長長的電梯,越過3樓典藏庫,直達4樓館藏品展示區。再往上的5樓特展區,是高約6公尺的無柱白立方空間,可自由隔間、專供巡迴特展及各種大小型企劃展等使用。將典藏、展示等相關藝術核心空間配置在3樓以上,是為避免因地處河畔,河水氾濫風險而展開的防災設計。

直上四樓展示室的電扶梯(©Nakanoshima Museum of Art, Osaka)

 

貫穿1至5樓,讓陽光從天花板由上灑下的挑高空間是美術館的中心,將來這裡還能作為在展示間外,具有全館視點的巨大展示空間。建築設計師遠藤先生稱其為建築「龍骨」,連結著各樓層的遊步空間,建構出另一層次的立體廣場。

貫穿1至5樓的挑高空間,未來可作為巨大展示空間。(蔡世蓉 提供)

 

遊步空間在各樓層以不同方向交錯、有時堆累出展示室前的穿堂;有時盡頭就是可眺望街景的黑立方透明開口。在美術館裡隨意遊步或剛看了莫里斯・路易斯的「Omicron」後,彎個角,大阪就在眼前。或抽象,或真實,給觀眾提供了嶄新的視野轉換及都市新體驗。

4樓東側的透明開口 (蔡世蓉 提供)

 

遊步空間裡的小確幸

椅子在中之島美術館更是另一種講究。家具設計師藤森泰司先生呼應建築理念,取中之島美術館英文館名字母中的「N」字線條,以原木的柔和、讓光與空氣穿透結構,設計成館內最多見的原木長椅。加上沙發長椅、黑色及原木單椅,四種不同類型的椅子巧妙地結合了美術館的公共性與藝術欣賞的個人性。讓漫步在美術館裡的人可輕易找到坐下休息的地方,「隨時隨處」的貼心與誠意,就如藤森先生的設計意象――椅子是連結作品、觀眾和美術館的幸福家具。

美術館內,由藤森泰司先生設計的椅子 (©Nakanoshima Museum of Art, Osaka)

 

中之島美術館的展覽與收藏進行式

中之島美術館的典藏,以19世紀後半至現今的日本及海外近代美術作品為主,同時關心活躍在大阪的各種藝術活動,包括:西洋繪畫、日本畫、海外的近代繪畫、現代美術、版畫、照片、雕刻、設計等領域[註3]。

揭開序幕的開館紀念展「哈囉!超典藏展――99個故事」(2022.02.02 – 2022.03.21) 凝縮了中之島美術館的典藏實力,展出約400件藏品,述說40年來99個收藏的故事。展名以不完全的數字「9」,期許「一個階段的結束就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意表美術館收藏是永遠未完成的進行式;也有加上觀眾才具有完整、成百之意象。

開館紀念展第二棒是「大家的城市 大阪的肖像」(2022.04.09 – 2022.10.02),展覽分一、二期展出。第一期以中之島為起點,呈現從明治維新發展至大正時期日本人口第一的「大大阪」圖像;第二期則述說戰後復興、1970年日本大阪萬國博覽會,至正在準備2025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的現在。跨世紀且多面向的大阪,經歷高度經濟成長期、生活方式轉變的痕跡,可從約300件的作品及資料一窺究竟。另一方便,館方與讀賣新聞社、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聯手推出開館紀念特展「莫迪利亞尼―獻給愛與創作的35年」,在業界〔註4〕、館際合作下,集結日本國內外莫迪利亞尼40件作品豪華展出,讓中之島美術館續熱吸晴。

開館紀念特展「莫迪利亞尼―獻給愛與創作的35年―」( ©共同PR株式会社)

 


參考資料 

註釋:
  • 註釋1:原指近代美術館裡常見的白色純質展示空間。亦被視為批判美術館去地方化、去時間化、去脈絡化,以及建立藝術體系權威之象徵。
  • 註釋2:1樓有大廳、工作坊教室、咖啡廳、餐廳和賣店;2樓設資料查詢室(可申請借覽館藏作品)和咖啡廳;3樓則是典藏庫。
  • 註釋3:主要的收藏有五類:以佐伯祐三為主的近代美術作品 ;2.與大阪相關的近代、現代美術作品;3.近代、現代美術之代表的作品;4.與大阪相關的近代、現代設計作品;5.近代、現代設計代表作品。
  • 註釋4:中之島美術館營運者「株式会社大阪中之島ミュージアム」為朝日新聞社之子公司。讀賣新聞社和朝日新聞社是日本媒體辦展的龍頭,也是難分軒輊的競爭對手。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