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走過六十載,不斷蛻變的美術館-展現多元內涵的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

Sixty years transformation of an art museum: National Art Gallery Malaysia present the Diversity Contents

走過六十載,不斷蛻變的美術館-展現多元內涵的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

Sixty years transformation of an art museum:
National Art Gallery Malaysia present the Diversity Contents

 

作者:林愛偉(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副研究員,現為臺北藝術大學文創及跨領域研究所碩士生)

博物館是認識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最直接的地方。有鑒於藝術傳承為國家文明的基石,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從國家獨立後,於1958年 隨即建館,目的就是典藏保存本地藝術、鼓勵在地藝術家及傳統工匠的創作。

馬來西亞獨立後的60至80年代,文化政策著力於建立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多元種族國家形象。國家美術館與畫會共同努力,開始參加歐洲等國的聯展,像是雙年展和三年展。1970年代後的文化政策,更是以建構本土文化與藝術、國族認同為重要課題。本文將會介紹館舍的歷史脈絡、展示與蒐藏策略。

關鍵字: 展示設計、本土藝術、時間軸館藏展、國族認同、文化政策

The museum is the most direct place to know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a country. In the view of the artistic heritage as the cornerstone of national civilization, the National Art Gallery Malaysia was planned before the independent and built in 1958 immediately after 1 year of the independent, under the purpose of the urgent need to preserve the arts and crafts of Malaya and to stimulate artists and craftsmen to renew activity.

After independence of Malaysia during 60s to 80s, national cultural policy focu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uslim-based multi-ethnic country image. The National Art Gallery start to work together with art society,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such as the Biennale and the Triennial. After the 70s, the National Cultural Policy, purpose to build local culture and art imag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s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history of the premises, display and collection strategy.

Keywords: National Art Gallery Malaysia, Malaya, display design, timelines (Susurmasa)


 

國家美術館的成立,意味著20至50年代,藝術創作重心從北部檳城轉移至中部首都吉隆坡;1960年代至2000年,再由首都中心向全國輻射狀擴張。依國家美術館55週年的年度統計,館方已舉辦800場國內外展覽,共有超過4,000件典藏,包括繪畫、水墨、素描、雕塑、陶瓷、攝影、裝置、織品及檔案。由於各族文化與習俗差異,粹練出多元特色與本土性質相容的特色,本土藝術也得以保存。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作為一個領導的研究機構,受到世人的期待,有著將藝術推到社會各階層理解和欣賞的任務。

 

美術館的沿革

1. 從藝術委員會獨立運作至中央政府文化部管轄

1952年馬來聯合邦時期後期,慕斌・雪柏(Mubin Sheppard)為馬來亞(註:1957年以前是馬來亞)的駐馬來亞欽差大臣傑拉德・鄧普勒爵士(Sir Gerald Templer)起草的演講稿,演說中強調「需要保護馬來亞的藝術品與工藝作品,並鼓勵藝術家和傳統工匠的生產與發展」,之後起草成立馬來亞聯合邦藝術理事會(Federation of Malaya Art Councils, FMAC)的國家層次宣言。馬來亞聯合邦藝術理事會馬來亞是的第一個公共組織,由一群愛好、關心及重視藝術(包括音樂及戲劇)的專業人士,是50至60年代最重要的藝術推手,也促使建立國家美術館。

1954-1956年初籌備期間,馬來亞聯邦藝術理事會以無酬的義務工作團體之名服務,為了建立國家美術館,進而著手準備建議書。聯邦藝術理事會以馬來聯邦政府的有限撥款支持,加上自尋贊助,主辦多項全國性藝術常年展如代表性的1954年「全國藝術公開展」(Open Malayan Art Exhibition)和1965年開始的《青年藝術家展》(Young Artist Exhibition)、1956年辦第一個個展《鍾泗濱個展》、1961年全國美術巡迴展、1962年青年畫家作品展、國外作品展、本土畫家到國外展如1959年的《蔡天定倫敦個展》及壁畫、青年美術創作比賽等,鼓勵藝術創作活動、推動藝術發展。

 

2. 法案

1959年2月18日National Art Gallery Act 1959:act 516
1994年2月28日1994 Revised (翻譯馬來文版及修正)
2011年8月27日National Visual Art Development Board Act 2011:act 724正式執行。

國家畫廊法案為國家立法以組成行政管理單位既藝術諮詢委員會 (Board of Trustees),並預算財政經費撥款、部長的行政權力、及藝術諮詢委員會執行任務及權力等。於1959年2月18日經內閣批淮「516 國家畫廊法案」,也是文化機構最早成立的法案。此法案於1994年重新修訂,並譯有馬來文版。

 

3. 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的遷移
圖1 國家畫廊1958-1984坐落於安邦路109號的東姑阿都拉曼禮堂(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1956年3月,約獨立前的一年半,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巳接受建意書,同意設立美術館。1957年脫離英國殖民獨立。依建築物的遷移可分為美術館的三個階段:
第一座:1958-1984年吉隆坡安邦路109號。1958年4月22日,內閣批淮用坐落於安邦路109號的東姑阿都拉曼禮堂作為國家畫廊(National Art Gallery)。1958年6月3 日,馬來亞聯邦藝術理事會在安邦路國家畫廊開第一次會議。1959年2月18日經內閣批淮「516 國家畫廊法案」, 歷經超過五年國家畫廊(National Art Gallery)終於誕生,馬來文定為 Balai Seni Lukis。 1979年4月3日,國家畫廊附屬的創意中心(Creative Centre)成立,有工作室及展覽空間,供藝術家、畫會及藝術教育機構租借。經三次搬遷,最後坐落於吉隆坡大華酒店時期的國家畫廊右側位置至1998年搬遷至現址時結束。

第二座:1984年5月1 日-1998年。1984年5月21日,國家畫廊迅速發展,空間已不敷運用,終獲得搬到在火車站總部的吉隆坡蘇丹希沙幕丁路1號,當時已閒置的吉隆坡大華酒店(現馬傑斯飯店)(Majestic Hotel),是一座奢華的殖民地時期風格及新古典主義細節建築物。

圖2 1984年國家美術館搬遷到巳空置的大華酒店(Majestic Hotel) 舊址。(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第三座1998年11月5日至今(於2000年9月27日由首相馬哈迪開幕)
由於YTL集團要重開大華飯店,故以吉隆坡敦拉薩路淡瑪魯支路2號現址包括建築物作為交換,故與文化宮國家劇院、表演廳及國家圖書館毗鄰。美術館建築外觀為A字形外型,設計概念為母象與小象,由當時首相馬哈迪從提交的競賽作品中選出,並主持其開幕。

圖3 1998年吉隆坡敦拉薩路國家美術館現址(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圖4 美術館現址地圖(馬來文版)(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圖5 國家美術館內部全景(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提供)

詮釋溝通與展示設計

美術館最具獨特之處,就是中庭圓環設計,但其獨特也帶來浪費部分展示空間和大型作品難運送的問題。策展主題亦多偏重在自身國民身分認同的探討。

1. 展示設計的策略

若依照展間為單位,可分為七個。Gallery 1A面積為東南亞最大的展示館,也是館藏常設展的空間,每年一或兩次依館藏品分類策展概念。Gallery Reka 原設計為美術館餐廳,經營者也開放空間,讓藝術家申請作小型展覽。之後改為以設計、攝影作品或與外界聯合展覽活動的展示館。Gallery 2A 多為回顧展及大型聯展。Gallery 2B 長方形,以中型個展及國外聯展為主。Gallery 3A偏向正方型,辦中型個展及聯展。Gallery 3B長方形,以小型個展及聯展Gallery 2C 專為藝術教育或配合回顧展及大型展覽的兒童藝術教育專區。

國家美術館National Art Gallery自1958年成立以來常主辦年展,例如公開展、沙龍展(Art Salon)及自1972年開始至今的青年藝術家奬(Young Contemporary Award/ Bakat Muda Sezaman) ,主旨在鼓勵各族藝術家創作,從比賽選出精英藝術家及最代表國家形象的作品作為典藏。在自身文化習俗及觀點的差異性中,發展出馬來西亞多元特色及本土特質。

2. 時間軸館藏展

2009年五十週年之際,館方依據曾做過的研究、展覽及出版品,由每組一位教授客座策展人為顧問,以美術館的典藏品為主角,策劃了展覽「時間軸 Timelines (Susurmasa)」,分成六個主題,即考古發現史前洞穴畫及原住民雕刻和編織(Prehistoric & Indigenous)、航海經商時期與文化交流(Maritime Empire and the Age of Commerce)、殖民時期的英國官員紀錄水彩速寫(Illustrated News)、馬來亞時期的女性(Malayan Beauty)、標誌性的代表作(Iconic Works)、當代藝術家(Contemporary & Beyond)。

在這些不同的主題內容,從中可窺見歷史書中,未記載的馬來西亞社會各年齡層女性的生活狀態、職業,社會地位及發展中女性地位的轉變。從20-30代年的移民潮,如華人南來,馬來人從印尼、中東等地來移居,皆可從作品中看到移民藝術家對土地的情感與認同,還有與在地思想的融合。

典藏品包含了從30年代開始,具代表性藝術家的作品,例如:阿都拉・阿力夫(Abdullah Ariff)、A.B. Ibrahim 、張荔英(Georgette Chen)、郭若萍(Kuo Ju Ping)、李清庸(Lee Cheng Yong)、 賴鳳美(Lai Foong Moi)、蔡天定(Chuah Thean Teng)、楊曼生(Yong Mun Sen)、吳家安(Patrick Ng Kah Onn)、謝玉謙(Chia Yu Chian )、Peter Harris、Dzulkifli Buyong, Mohd. Hoessein Enas、 賽・阿末・佳瑪(Syed Ahmad Jamal)、楊仁齡(Yeoh Jin Leng)、拉迪夫・幕希汀(Abdul Latiff Mohiddin)、鍾金鈎(Choong Kam Kow)、李建省(Lee Kian Seng)、周登明(Chew Teng Beng)、Ismail Zain、Redza Piyadasa、T.K. Sabapathy、Syed Thajudeen、Zulkifli Mohd. Dahalan、Sulaiman Esa、陳堪仁(Joseph Tan Chin Jin)、龍田詩(Long Thien Shih)、Shahrifah Fatimah Syed Zubir、Raja Shahriman、Ramlan Abdullah、Bayu Utomo等。

由此可見,策展的觀點重新省視本地美術史的發展脈絡,在五十五週年典藏展後,皆以本土化、身份認同為課題。

 

美術館政策之影響

2000年後,美術館的管理轉向依靠政府的輔助,决策依著政府政策方向,對國外藝術家的作品收藏減至近乎零。2011年的724法案(National Visual Art Development Board Act 2011:Act724),把舊有的信託委員會擴大成視覺藝術發展委員會,期望更進一步帶動國家的藝術發展。修改法案之後,增加更多的友善平台供各階層的藝術家參與,及賦予公眾更多的參與機會,如藝術家會員(artist membership) 藝術家申請駐館創作分「artist at lobby 」及把舊有貨櫃改成藝術家創作區,名為「art cabin & wakaf」供申請。

國家藝術館秉持著取之國民/社會,用之國民/社會,主動瞭解本地藝術家需求,將藝術普及化,設教育組及公關部,積極向藝術組織連結,增加輔助個案申請,到學校把典藏藝術品與中小學教育做連接,介紹至中小學生。也展開導覽服務,促進學校、公務員、企業機構來了解藝術,拉進與民間的距離。

 

美術館的未來規劃

透過724法案,館員積極與私人畫廊及與民間團體配合,深入了解社會需求,瞭解現今的藝術動向;美術館亦在管理部門新增「藝術治理」組(Art Governance),特別邀請各界提供意見及處理藝術界的需求。2017年七月中旬,剛推出YAE計劃—為年輕藝術家進入業界而設計,讓年輕藝術家瞭解,要成為全職藝術家如何應對業界需求。該創業計劃採用藝術孵化器(art incubator)的概念,並利用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通過資源共享,如練習設施,技術,設備和指導。

 

結語

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三次易名,從國家畫廊(1958-2011)到國家視覺藝術館(2011-2017),歷經516及724,兩個法案及1971年的國家文化政策,可見國家政策、美術館管理層及社會大眾都一直在思考美術館的定位與其在社會、文化、經濟的功能。 2017年在59週年紀念前夕,終獲內閣批准改用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National Art Gallery)。

由於本土藝術家都希望作品獲得認同和典藏,也對讓國外藝術家展出的經費預算 發出抗議的聲音。納吉館長希望把經營概念帶入官方機構,讓藝術與產業結合;在全世界的美術館都面對經費問題之際,同樣的,馬來西亞也不能倖免,不但以身作則,也教育藝術家不能只依賴政府輔助。由於player 與patron 兩方面的要求不同,要照顧藝術創作者同時也要兼具照顧藝術支持者,及藝術產業。館方想要透過展示,以藝術來教育大眾,支持本土藝術創作及給國民藝術教育。經過教育組多年積極的辦活動,已開始主動地把社區、學校、家長、學生連繫起來。在新方向的變動之下,館方著重於藝術產業配合、和美術史及修復工作,把原有的教育組活動轉由給館員俱樂部(Surea Club)負責在週末辦活動,讓館員自動自發去執行。冀望民間與政府並肩合作,擴大對藝術的認知。

 

參考文獻
  • Director General, Inventori Himpunan Tetap Warisan Seni Tampak Negara 1958-2003, The National Art Gallery, National Art Gallery of Malaysia & Writers
  • Dr. Mohamed Najib Ahmad Dawa (2008), Timelines Malaysian Art With 50 years National Art Gallery 1958-2008, Balai Seni Lukis Negara, Kuala Lumpur.
  • National Art Gallery Act 1959 (Revised 1994), Malaysian Legislation.
  • National Art Gallery of Malaysia (2003), 45@45, Balai Seni Lukis Negara, Kuala Lumpur.
  • Syed Ahmad Jamal (1987), Seni Likis Malaysia 57-87, Balai Seni Lukis Negara, Kuala Lumpur
  • Zanita Anuar (2013), 55 Years National Visual Arts Gallery 1958-2013. National Visual Arts Gallery Malaysia.
  • 梅德順(2016),本土性與馬來亞化的美術取向目標(1946-1957),馬來西亞美術史,南京大學出版社。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