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當漫畫遇上博物館:鄭問故宮大展的漫畫藝術大哉「問」

Comics in the Museum: A Great Question about Chen Uen’s Comic Art at NPM Exhibition

當漫畫遇上博物館:鄭問故宮大展的漫畫藝術大哉「問」

Comics in the Museum: A Great Question about Chen Uen’s Comic Art at NPM Exhibition

作者:張議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編輯:田偲妤

2018年6月,由文化部、國立故宮博物院、中華文化總會及無限創藝教育有限公司舉辦的「千年一問 鄭問故宮大展」,是台北故宮首次展示台灣漫畫作品的展覽,將漫畫家鄭問的漫畫原稿、劇本、雕塑,以及歷年出版品帶進故宮,讓社會大眾與漫畫迷一同欣賞鄭問一生的創作結晶與漫畫美學。然而,本次鄭問故宮大展的「創舉」卻也引發熱議,究竟什麼樣的作品能夠進入故宮展示?漫畫為何值得被納入博物館展示?本文將以漫畫文學在歐美國家的發展脈絡,以及漫畫進入各大博物館的現況為出發,探討漫畫應以何種姿態進入博物館場域。

關鍵字:漫畫、漫畫博物館、次文化、第九藝術、文化創意產業

June 2018, with the joint effort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NPM), the Gener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Unlimited Creativity LLP, “The Legacy of Chen Uen– Art Life and Philosophy” became the first Taiwanese comic exhibition to be held at the NPM. The event brings comic artist Chen Uen’s manuscripts, scripts, sculptures, and publications over the years into the NPM. The general public and the comic fans will be able to admire the highlight of Chen Uen’s lifelong work and comic aesthetics. However, Chen Uen’s “pioneering” exhibition at NPM is not without controversy: What kind of works can be accepted into the NPM? What makes comics worthy of an exhibition at a museum?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forms in which comics should enter the realm of museums by describing the context in which comic literature was developed in Europe and how comics are making their ways into major museums around the world.

Keywords: comic literature, Chen Uen, Taiwanese comics, comic museum, National Palace Museum


為什麼漫畫能進入博物館?歐美的漫畫欣賞風氣與博物館計畫

當我們在思考漫畫為什麼能進故宮展出時,筆者認為有必要先從漫畫的歷史淵源,以及「漫畫為什麼應該被重視?」談起。「漫畫」(Comics,日語發音:Manga;法語:Bande dessinée)一詞,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中葉的瑞士(圖1),當時的「漫畫」尚未具備分鏡、對話框、變焦、效果線等現代漫畫的基本元素。無論是歐美的Comics或者日本的Manga,皆從電影、電視、攝影等視覺藝術作品中汲取養分並加以改造,才逐漸演變為當今世人所熟悉的樣貌。

圖1 現代漫畫創始之父Rodolphe Töpffer,是歐洲第一位將文字與圖畫結合,繪製出一系列具諷刺意味的圖畫故事,成為當代漫畫的開山祖師。(來源:Lambiek漫畫百科。檢索日期:2018年8月25日。https://www.lambiek.net/artists/t/topffer.htm

 

有別於過去漫畫被歸類在次文化(subculture)領域,是不精緻的、文學性低、一次性閱讀的讀物,歐美國家則視漫畫為一種「藝術形式」,是將圖像與文字進行巧妙安排的「圖像敘事文學」。

「美國漫畫教父」暨美國漫畫界權威獎項Eisner Award之創辦人Will Eisner(圖2),曾以「連續性藝術」界定漫畫,並在其著作《Comics and Sequential Art》中,以漫畫的閱讀方式、圖像、時間軸、畫格排列、結構與風格等逐一剖析,將漫畫導向學術領域。此外,美國漫畫家Scott McCloud則將漫畫理論更加細緻化,提出漫畫是一種「並置型精心排列之連續性圖像,藉此傳遞資訊,使觀者獲得美學體驗之載體」(Scott McCloud, 1993),並以「漫畫宇宙三角地圖」(the universe called comics),說明圖像、寫實,以及語言等變項如何塑造漫畫的風格。漫畫研究在美國已形成一套系統性的學術論述,受重視的程度可見一斑。

圖2 享譽國際的美國動漫教父Will Eisner,推動漫畫藝術多年,其著名作品《閃靈俠》(The Spirit)更獲得全球廣大漫畫迷的推崇。(來源:Will Eisner官方網站。檢索日期:2018年8月25日。http://willeisner.com/biography/index.html

 

另外,法國將漫畫(Bande dessinée)稱作繼建築、雕塑、繪畫、音樂、文學、舞台藝術、電影和多媒體藝術之後的「第九藝術」。自2003年開啟「當羅浮宮遇上漫畫(BD Louvre)」計畫,將漫畫納入羅浮宮進行展示與典藏,並邀請漫畫家入館自由創作,拓展博物館與藝術創作間的對話可能(Angeline Hsiao, 2016)。2015年以「L’OUVRE 9 打開羅浮宮九號—羅浮宮漫畫收藏特展」在北師美術館展覽,其中有7位台灣漫畫家聯合參展,是將漫畫等多元藝術形式融入博物館場域的新嘗試(圖3)。

圖3 「L’OUVRE 9 打開羅浮宮九號—羅浮宮漫畫收藏展」,曾於台灣、日本等地巡迴展出。(來源:紙本分格。檢索日期:2018年8月20日。https://zbfghk.org/2016/03/11/manga-9art/

 

綜上所述,歐美國家的漫畫產業,是建立在重視漫畫具有美學、跨媒介溝通等藝術價值的基礎之上,將漫畫帶進博物館場域有足夠的利基。反觀台灣漫畫,其實台灣擁有許多優秀的本土漫畫作品,但在產業的發展層面,卻是如履薄冰、歷經一波三折。

 

再現台灣漫畫的風光歲月:鄭問特展喚起國人對本土漫畫的重視

回顧台灣漫畫的歷史,台灣曾因1960年代「漫畫審查制度」的頒布,導致漫畫產業的發展停滯,產生世代斷裂(周文鵬,2007)。歷經1985年的黃金發展時期、1987年解除《編印連環圖書輔導辦法》等一系列審查規章並引入境外作品,台灣漫畫的題材與內容逐漸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爾後又因1990年代全球政經情勢劇變、市場萎縮,導致創作生態與敘事特色無法鞏固,台灣本土漫畫隨著大量日本作品進入市場日漸消逝。

在上述的時空背景之下,鄭問憑藉鮮明的個人特色與中西合璧的繪畫技法,成為台灣少數跨足ACG產業(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s、遊戲games)的漫畫家,更被漫畫大國日本譽為「亞洲至寶」,從此聞名日本、香港與中國等地。時至今日,由於「文化創意產業」蔚為風潮,以及2017年鄭問的逝世,才使得政府與社會大眾再次關注台灣漫畫的發展,因而促成本次的故宮特展。

台北故宮作為台灣具指標性的博物館,又是首次將漫畫作品以特展形式展出,各界對於展覽自然有著高度的期待與檢視,館方與策展團隊亦投入大量心血與資源,舉辦創意Cosplay比賽,將Cosplay與故宮文物元素、動漫作品結合,藉此改變社會大眾看待故宮的方式,拉近故宮與民眾之間的距離(圖4)。

圖4 2018年8月26日於台北故宮正館一樓戶外廣場舉辦的「ACG Live Music動漫音樂會」與「創意Cosplay比賽」現場,吸引眾多民眾前往觀賞。(攝影:張議軒)

 

回到博物館場域的討論,博物館在作品與觀眾之間扮演著提供資訊、體驗,並引發觀眾興趣、激發觀眾探索問題的中介角色。筆者認為本次鄭問特展是以「展現漫畫的藝術性」為主要訴求,並引發觀眾思考「漫畫為什麼值得進入故宮展示?」

 

博物館如何展示漫畫作品?細看漫畫的藝術巧思

 本次鄭問特展多著墨在鄭問個人細緻的作畫技法與風格,也闡述了鄭問的創作背景及其背後動人的藝術追求,但筆者認為展覽在學術的論述上,確實有些美中不足,未能幫助觀眾進一步了解「精緻繪畫」與「漫畫」之間的區隔,是較為可惜之處。

漫畫是一種「空間序列」的表現載體,藉畫格與分鏡等「空間」來呈現時間的演進,漫畫中的畫格與分鏡本身是碎裂的時空,因此漫畫家會以「蒙太奇」(montage)的手法,將圖像與空間等元素進行「剪接與拼貼」,讓敘事結構更加流暢,從這個角度來看,漫畫有資格被稱為「蒙太奇的藝術」。

在本次的特展當中,可以看出鄭問善於使用蒙太奇的手法進行創作,以1990年收錄在日本漫畫周刊《早安》11號的「東周英雄傳—始皇童年」(圖5)為例,該作將秦始皇幼年時期的形象與代表其晚年的兵馬俑並置在同一畫面當中,以人物腳部的殘像做出時空拼接的效果,充分發揮漫畫的空間敘事特性。此外,鄭問筆下的每個人物,其身形、骨架皆有著獨特的樣態,景深的部分更以工業用砂及南寶樹酯製造出層層堆疊的厚實感,可見鄭問駕馭媒材的巧思與創作才華。

圖5 鄭問1990年的作品「東周英雄傳—始皇童年」,收錄於日本漫畫周刊《早安》11號。(翻攝自:《千年一問—鄭問故宮大展導覽手冊》。開拓動漫事業有限公司)

 

策展團隊特別設置電子顯微鏡及國外進口的隱形玻璃,讓觀眾一探鄭問筆下的人物及場景細節。觀眾在觀看作品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鄭問的創作,在內容與風格上,都打破社會大眾對漫畫是簡約、隨興的既定印象,也能探索漫畫家的創作思想與對藝術的堅持。

 

喚醒台灣漫畫的未來?鄭問特展帶給國家級漫畫博物館的啟示

漫畫作為一種以圖像為載體的表述成果,其文學、藝術價值,終究有其無法自外於社會大眾的標準(周文鵬,2018:247),漫畫在藝術評論當中,也尚未進入「高尚藝術」之堂(吳明益,2018)。然而,筆者認為漫畫的魅力卻未必要受到菁英文化的認可才得以彰顯,其親近性與易讀性正是漫畫作品能貼近普羅大眾,成為快速傳播的庶民文化的優勢。近年來,漫畫發展出的敘事技法與圖像,更被文化研究與產業研究者所重視,其文化影響力不容小覷。藉由本次鄭問特展的正反論述,也讓我們思考,即將於台中落成的國家級漫畫博物館應如何呈現本土的漫畫創作?

筆者認為,漫畫博物館在展示方面,應從藝術史學的角度切入,梳理漫畫作品的體裁、風格、敘事技法、符碼轉換等元素,讓觀眾理解台灣漫畫的歷史進程,進而品味漫畫的箇中趣味與藝術性,唯有將漫畫視為一種藝術與集體記憶的傳承,才能發揮漫畫博物館的功能。可預見的是,當社會大眾開始重視漫畫、欣賞漫畫之美,產業界、文化部門與學術機構正視本土原創人才的培育與資源挹注,相信台灣漫畫的創作底蘊終能在時代的淬鍊中展露光芒。

 

參考文獻:
  • 周文鵬(2007)。臺灣漫畫審查現象及其對國內漫畫發展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周文鵬(2018)。讀圖漫記:漫畫文學的工具與臺灣軌跡。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頁182-271。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