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AI時代的普羅米修斯之火:2023博物館開放授權與AI應用國際論壇紀實

「富春印象」裝置畫面。(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作者:高于鈞(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助理研究員)

傳說中,希臘神祇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將火種帶給人類,讓人們在黑暗中獲得光明,促進了文明與科技的發展,科技巨頭微軟便將其AI語言模型命名為「普羅米修斯」。然而,火焰有時也會危及人類的安全,博物館使用AI技術進行數位創新時,也必須正視相應的風險。

2022年底Chat GPT問世之後,全球都籠罩在人工智慧的熱潮當中。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23年11月24日舉辦「博物館開放授權與AI應用國際論壇」,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美國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首席資訊長Douglas Hegley、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台灣微軟首席技術長花凱龍、國立中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江振國、外貿協會資深顧問李牮斯等人,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出發,討論AI如何刺激文化藝術產業發展,而博物館又該如何因應這股潮流。

 

「博物館開放授權與AI應用國際論壇」主視覺(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以AI提高博物館近用性

為何博物館要將有限的資源投入日新月異、變化多端的AI領域中?大都會博物館首席資訊長Douglas Hegley從疫情以來的數位互動經驗中指出,具有故事性的藏品、讓觀眾參與其中的體驗,以及引發情感共鳴的內容,不僅能提高觀眾的參與度,更能造成態度與價值觀的轉變,進而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而AI具有增強博物館參觀體驗的潛力,例如:整合AR和AI的導覽眼鏡,可根據遊客的背景與需求,提供不同的內容,無論是走馬看花的「岸邊玩水型」觀眾,或是期待深度知識內容的「潛水客」觀眾,都能獲得滿足的體驗。

整合AR和AI的導覽眼鏡,將有望提供觀眾精準的導覽內容。(Douglas Hegley 提供)

Hegley認為,提高博物館近用性與使用率,是推動數位化的核心目的之一。由於AI具備相對成熟的自然語言翻譯能力,未來可以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以母語更輕鬆地獲取資訊、與典藏互動。此外,博物館可以利用AI的圖像分析能力,快速且準確地產出描述線上圖片的替代文字,再藉由其他軟體轉化為語音,使視覺障礙或是網速較慢的觀眾能輕鬆使用博物館資源。

 

生成式AI: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魔術師

生成式AI(AI Generated Content )能生成全新的原創內容。2023年3月歌手陳珊妮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開發「AI陳珊妮」,以AI技術模擬與陳珊妮相同的音色與唱腔,並且發佈新曲。生成式AI既能扮演當代創作者的分身,也使用人類文明結晶為養分,利用其「數位再生」能力為博物館帶來新的可能性。

外貿協會顧問李牮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隔閡」來形容博物館與AI共創的文化科技內容。他以2020年故宮博物院與台大實驗室合作的「富春印象」為例,該展件以故宮所藏的〈富春山居圖〉 為基底,使用AI科技中的機器學習功能(Adaptive Instance Normalization,簡稱AdaIN),學習莫內、塞尚及梵谷之筆觸與風格,再由人工智慧以歐洲巨匠之畫風重新「繪製」〈富春山居圖〉,期待透過數位科技讓東西方的藝術風格跨時空相互交融,藉此培養美感教育中「風格」賞析的能力。李顧問認為,「富春印象」使文人山水與印象派畫風等兩種大相徑庭的繪畫風格產生聯繫,開創出新的價值。

中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江振國老師與團隊共同製作的「機器手臂仿寫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江振國 提供)

中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江振國老師則以2018年製作的「機器手臂仿寫王羲之」為例,說明AI技術如何使用有限的文物資源進行「數位再生」。由於王羲之的行草變化繁複,加上傳世的文字數量有限,不足以讓AI完全掌握其字型特色。因此,製作團隊先讓AI從有大量範本的「瘦金體」開始學習,再以此模型學習王羲之字體的結構。經過反覆訓練,AI最終可以王羲之的筆法生成不存於世的書法文字。儘管與原作仍有細微差異,但在結合6軸機械手臂的展演中,幾乎可說是請到王羲之現場揮毫了。

預防「火災」:打造負責任、可信任的人工智慧

AI技術雖能為博物館提供豐富的可能性,但也具有許多風險。Hegley提醒,AI的高效能運算耗費大量電力,可能會造成環境負擔,同時其功能也可能取代部分的博物館工作人員,造成裁員的隱憂。另一方面,Hegley以大都會博物館的館藏為例,指出其數據庫可能存在「歐美為主」、「白人男性優先」的資料偏差(Data Bias),如缺乏相對應的資料處理或脈絡說明,容易造成其輸出結果延續過往習以為常的歐美/白人男性為主體的論述,而缺乏多樣化觀點。

人工智慧帶來了眼見不一定為憑的世界,卻也可能造成虛假消息的擴散。台灣微軟首席技術長花凱龍指出,該公司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AI服務提供平台,已初步提出解決方法,可以將AI平台生成內容的參考來源提供給用戶,也設置高標準的內容審核機制,以阻擋暴力、色情、兒童等敏感內容。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創辦人杜奕瑾則強調,人工智慧必須以人為本、負責任且可信任,並保障人權與隱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開發者應清楚標明開發人員及訓練方法,如使用可解釋的(explainable) 演算法,確保驗證過程可被追蹤(traceable)。應用模型時可被驗證(verifiable),倘若出現問題也可被審核(auditable)。為了保護知識版權,杜奕瑾建議可以建立浮水印概念,在保障原本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允許運用畫風或二次創作。

走向下個時代的博物館

AI技術雖然可創造更個人化、即時性的服務,帶給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體驗,生成出感動人心的參與式內容,並產生影響力。然而,AI背後的數據偏差、潛在的環境議題與無限生成的內容,無一不危及著博物館本身的使命與價值。而如何針對AI生成的數位內容建立規範或倫理共識,皆是亟需博物館與相關的文化、藝術、科技領域共同思索的議題。


執行編輯:黃淥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