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來場虛實交織的時空體驗?數位科技促進博物館建築共融

2022ICOM布拉格大會系列報導

捷克國家博物館(Národní Muzeum)《走進歷史的殿堂》多媒體作品藉由沉浸式體驗空間,以時間線作為內容核心主軸,讓觀眾彷彿走入時光隧道,感受布拉格從古至今的樣貌。(Sourc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Czech Republic

作者:温家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 / EchoX共同創辦人暨策展總監)

伴隨當代科技發展,博物館建築結合數位應用,成就無數跨時代的虛實交流經驗。國際博物館建築暨技術委員會(ICAMT)於2022年ICOM布拉格大會,便以「博物館技術和風險管理」、「可持續性」、「展覽設計與數位介入博物館建築」和「在COVID-19期間完成建造博物館案例」為主題,徵集各國專家經驗分享、交流討論。本文將聚焦於其子題三「展覽設計與數位介入博物館建築」發表場次的三個案例,瞭解ICAMT近年關注的科技議題,以及博物館建築空間與展覽共融的國內外趨勢。

 

多媒體長廊,述說布拉格的過去與未來

新舊館舍之間,如何讓觀眾的體感「無縫接軌」?捷克國家博物館(Národní Muzeum)數位化暨資訊系統主任Souček Martin博士分享館舍案例,建於1818年,捷克國家博物館由捷克新文藝復興知名建築師Josef Schulz(1840-1917)設計,位在布拉格瓦茨拉夫廣場(Václavské náměstí)頂端。2006年,捷克政府決定將位於國家博物館和國家歌劇院之間的聯邦議會分配給國家博物館,用於舉辦短期展覽,同時將其取名為「國家博物館新館」。

捷克國家博物館歷史常設展區,主要描述這片土地從8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館方以動態投影結合實體可翻閱的書籍物件設計,讓觀眾以「閱讀」的方式,增加對於捷克歷史的共鳴與記憶。(温家瑋 攝影)

 

由於新館及原館建築風格不同,為將兩座建築形象整合為一,館方在兩座建築間建造地下廊道,安置具時代意義的多媒體作品《走進歷史的殿堂》(Walk through the hall of history),於2019年11月正式開放。《走進歷史的殿堂》透過在長廊牆面上設置18台投影機,結合32聲道音響系統,以及配合投影內容、同步調整燈節奏的LED燈條,構建出沉浸式的體驗空間,藉此引導往返兩座建物間的觀眾沁浸其中,認識並感受布拉格這片土地從古至今的歷史。

 

週末去趟古希臘?混合實境保留堡壘原味

另一方面,來自希臘、關注互動設計的建築工程師Elli Karyati,分享位於希臘西北方約阿尼納(Ιωάννινα)銀器製造博物館(Silversmithing Museum)的案例。該館隸屬於比雷埃夫斯銀行集團文化基金會(Piraeus Bank Group Cultural Foundation),館舍由堡壘改建,為妥善維護堡壘傳統建築,館內特別以懸掛式展櫃呈現藏品,並利用MR技術,結合希臘北部旅遊路線研究項目數據,讓觀眾藉由配戴微軟HoloLens裝置,在MR環境中觀賞與展品有關的文化景點,傳遞古代希臘聯邦式國家伊庇魯斯同盟(Epirote)的銀器製造知識。Karyati指出,透過實地觀察,選擇使用HoloLens體驗的觀眾,對展品的印象較為深刻,並樂於將自身的參與經驗分享給他人。

銀器製造博物館(Silversmithing Museum)由堡壘改建,保留傳統的建築外觀。(By MartinVMtl – Own work, CC BY-SA 4.0

為妥善維護堡壘傳統建築,銀器製造博物館特別以懸掛式展櫃呈現藏品,並讓觀眾藉由配戴微軟HoloLens裝置,在MR環境中觀賞與展品有關的文化景點。(Credit: Silversmithing Museum)

 

AR APP = Z世代同儕催化劑!

國內案例部分,則由筆者分享國立臺灣博物館古生物館2020年推出的「臺博掌上博物館」AR室內定位導覽app,藉由AR可「疊加虛擬物件於真實空間的特性」,將2D影片、3D動畫互動、360環景復原及趣味AR遊戲,在不更動常設展實體展示設計的狀態,經由app讓觀眾以更多元、具備彈性且好玩的方式看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古生物館「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常設展以擴增時境技術為工具,於2020年推出「臺博掌上博物館」AR室內定位導覽app。(温家瑋 攝影)

 

根據筆者回收70份屬於Z世代大學生族群的有效問卷研究分析發現,該族群對於使用AR導覽app看展多數持正面態度,相較於AR顯示虛擬物件內容的擬真度,其更在意app使用當下的流暢度和即時回饋功能的靈敏度,該體驗會直接地影響大學生族群在觀展時和同儕之間的交流經驗和存在感。

觀眾可藉由「臺博掌上博物館」AR室內定位導覽app內的互動遊戲,瞭解更多關於古生物的知識,增添看展過程的趣味性。(温家瑋實地操作體驗截圖後整理)
大學生透過平板電腦觀賞「擴增」內容並與其互動。(温家瑋 攝影)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Orhan Pamuk(1952-)曾提及:「真實的博物館,即是時間被轉化為空間的場所。」[註1]博物館的存在,與建築空間和展覽呈現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聯。藉由數位科技,相信博物館能以更多元的面貌傳遞館所宗旨,觀眾則可透過科技展示設計,從嶄新的視角認識典藏。


註釋1:Pamuk, O. (2022, October 5). Orhan Pamuk. Facebook page. https://reurl.cc/eONOEL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