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透過實境解謎遊戲,搶救被消失的文學碎片: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展場入口處以翻倒的書房與紛飛的書籍,細看一旁的展牆上,更隱藏著一個黑影,藉此呈現臺灣文學遭受監控的意象。(林琮穎 攝影)

作者:林琮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專任助理)

「許多文學作品將面臨被消失的威脅!請你穿越時空扮演時代下的角色,蒐集文學碎片,來搶救這些重要的文學吧!」這是一封來自文學一時空的求救信。

國內博物館近來經常結合館內展覽,規劃實境解謎遊戲,然而,展覽如何透過遊戲引領觀眾身歷其境,投入展覽的世界中呢?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結合實境解謎遊戲,嘗試引領觀眾認識臺灣曾施行的書籍查禁制度,以及人們在數十年來歷經的思想與言論管制。此特展分為5個單元,不僅展出館藏的重要文學作品,展覽將威權時代的禁書議題轉化為遊戲謎題內涵,促使觀眾依循展覽脈絡,一探威權時代下字句間的肅殺之氣。

此展覽在規劃設計時,即將實境解謎遊戲納入其中,在展區各處與實體摺頁皆可看到展覽邀請觀眾一同參與遊戲體驗,衝破文壇封鎖!(林琮穎 攝影)
解開密碼,探索查禁時代

進入展間,觀眾彷彿走入政府單位的辦公室,展覽以「查禁的N種方式」單元呈現自日治時期至民國時期,威權政府曾制訂用以查禁書刊的法律規範。展覽透過遊戲的層層密碼,引領觀眾探索查禁時代,例如,在此展區中央,有張擺放4份卷宗夾的木桌,資料上缺損的字詞正隱藏著第一個密碼,有待觀眾尋得指定的法規命令名稱後解開,藉此能認識當時的查禁法規。

「前言:查禁的N種方式」單元中,禁書法令名稱與重點條文、標語等字樣,於展版文字、桌面立牌、天花吊掛等方式錯落呈現,凸顯威權政府的言論管制制度。(林琮穎 攝影)

穿過布幔,來到「名字決定命運」單元,在國民黨戒嚴體制下,查禁書刊的理由無數,此單元闡述最為著名的審查制度紅線:「附匪」,除了作品內容,不論書名、作者、譯者,若與中國共產黨有關聯,則多難逃查禁的命運。在展區的長桌上,散落了數本書籍,觀眾在此關卡需協助其中兩位附匪作家更名,躲避查禁命運,並獲得相對應的密碼。透過遊戲角色的投入,使觀眾感受查禁時代的緊張氛圍。

「名字決定命運」單元展區中央擺放了一張長桌,上方放置四本書籍模型,觀眾需判斷哪本書籍的作者面臨危機,並透過散落於桌面的人名壓克力板,協助該作者改名,以協助其逃離查禁命運,並獲得謎題解答。(林琮穎 攝影)
被擺佈的話語,被清潔的思想

在不同政府的威權下,不僅是官方語言的限制,「書寫的形式,政府來定義」單元呈現了當時文學形式與歌曲內容處處掣肘的情況,像是受壓抑的臺灣方言及白話字〔註1〕,及在「暴雨專案」〔註2〕中成為禁書的武俠小說,也有許多歌曲曾因各種緣由而遭查禁。此單元設有3座監牢,各有一份控訴言論箝制的自白,觀眾需尋覓被塗掉的關鍵字以獲得密碼,藉此同時瞭解當時的各種查禁緣由。

 

「書寫的形式,政府來定義」單元共裝設了三座囹圄,分別代表當時的創作形式,是此單元謎題的重要線索,而在有關「暴雨專案」的子題中,展出曾被查緝的著名武俠小說作品。(林琮穎 攝影)

從1949年的戒嚴令到1999年廢止出版法,戒嚴時期對書籍的大規模掃蕩與查禁行動,持續了半世紀之久。「思想有毒,政府來『清潔』」單元敘說1954年的「文化清潔運動」即主要打擊紅、黃、黑三色的文學作品〔註3〕。在此單元的桌上布滿書籍,觀眾需在其中找出「有問題」的作品,解開其對應的密碼。而在展區一側為藝術家沈昌明的作品《霧。Mist》,當觀眾左右移動時,底層陰刻隸書即因光線折射而使文字若隱若現,這也成為遊戲的最後一題,觀眾需觀察隱藏其中的特定資訊,若隱若現的文字,暗喻著過去曾被隱身的文學作品。

「思想有毒,政府來『清潔』」單元一側展出遭到查禁的文學作品,一側為藝術作品《霧。Mist》,中島則是謎題設計的文學作品展示裝置。(林琮穎 攝影)
結語:透過遊戲,解密禁書年代

展覽最後,當觀眾完成密碼蒐集後,即可輸入展場裝置中啟動互動短片,成功搶救這些被消失的文學,更能瞭解密碼的含義。就筆者於暑假期間觀察,此遊戲吸引了親子、青年等多樣觀眾參與。此展覽透過情境營造與遊戲轉譯,使觀眾在探索形式與解謎氛圍中,瞭解書籍查禁制度內涵,並能更深刻體認現今言論自由實屬得來不易,應更珍視並努力實踐,別再走上回頭路。


〔註釋1〕:白話字是一種以羅馬字母拼寫的閩南語系統,原為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於福建廈門創設並推行的拼音文字,因此又稱「教會羅馬字」,在臺灣,1885年由巴克禮牧師發行的《臺灣府城教會報》(後更名為台灣教會公報)正是使用白話字書寫。於1955年,為配合「國語運動」開始增加中文版內容,但在1969年後卻被禁止以白話字出版。(參考整理自展覽文案及文學好臺誌

〔註釋2〕:暴雨專案為針對武俠小說的查禁行動,於1959年12月31日時由警備總部規劃執行,三天內取締了十二萬本作品,一時之間武俠小說幾乎在臺灣絕跡,其中金庸、梁羽生等人的小說作品即為查禁重點。儘管這些武俠小說都被官方視為禁書,但仍有廣大市場,因此盜印本或改名再出版的武俠作品屢見不鮮。(參考整理自展覽文案)

〔註釋3〕:文化清潔運動於1954年展開,由當時最大的作家團體中國文藝協會策動及執行。此運動以「除三害」為目標,致力清除「赤色的毒,黃色的害,黑色的罪」,分別代表宣揚共產主義的「紅色思想」、與性相關的「傷風敗俗」、挖掘政黨內幕等三類文學作品。相關的掃蕩與查禁行動持續了數十年之久,作家與出版社無不心生恐懼,深怕無端遭受懲處。(參考整理自展覽文案)

執行編輯:謝佳均


延伸資訊: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