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雨霧、銅門、木瓜溪—第一屆「Phpah藝術聚」走訪速記

作者:黃瀞瑩(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

 

「Phpah藝術聚」於2020年1月在花蓮縣秀林鄉銅門部落舉行,以藝術聚為名的系列活動,包含了三個面向:四位具有泛泰雅身分的藝術家所共構的地景藝術與行為展演、三位年輕工藝師與在地工藝匠師的共同設計,以及有關太魯閣族的家族史紀錄片《Mgaluk Tomong》放映會。

Phpah藝術聚舉行的時間為冬末初春,主要的展演空間為木瓜溪畔的銅門部落傳統祭場、兒路創作藝術工寮去年建成的竹屋,以及慕谷慕魚遊客中心前的草地。在雨霧濃重、冷氣團不時降臨的時節裡,Phpah的繽紛花開,呈現出的是一種安靜的潑灑、低限卻存在感強烈的姿態。

在地景作品〈曬田〉中,林介文透過集體創作的號召,指認出跨部落、跨族群的「編織社群」正在各地萌生運作,同時亦招喚舊時部落的魔幻時刻—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家家戶戶會把櫥櫃裡的老布披掛出來晾曬,燦爛的文化風景根源於日常的生活需求,攸關文化存有的實踐、記憶與態度在此合而為一。

林介文作品〈曬田〉(陳思宇 攝影)

 

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成員鐵木.巴紹,將其近年來沉浸於傳統藤編所內化的身體感,轉移成作品〈八嶺〉的密織結構,透過鐵絲實行的編織意志,使「編織」的感性形式轉化為堅實的質量,呼應著鐵木的身體力行—對於傳統技藝熱切的填補與追讀,讓所謂的傳承成為一種充滿張力的內在場域。

鐵木.巴紹作品〈八嶺〉局部特寫(陳思宇 攝影)

 

宜德思.盧信的作品〈原生〉使用了絲線、羽毛等元素,自樹枝間垂掛而下的輕盈作品在雨霧的祭場中,彷彿成為當下時空維度的一道裂隙。除了樹生石生的起源傳說之外,還有一部分是關於泛泰雅族群一個隱晦的傳統習俗—在不得不選擇離去的時刻,族人會披上織布、盛裝完整,選擇一棵樹作為其最終的歸所,樹生樹死,讓在世時間成為一個循環。

宜德思.盧信及其作品〈原生〉(陳思宇 攝影)

 

紅色與編織等元素重複出現在三件地景作品中,藝術聚的策劃者東冬.侯溫表示,這些共通點是在作品裝置完成後才發現的巧合,並不是事前的規劃,但確實隱隱呈現出太魯閣族群潛在的文化分享域—由太魯閣族(Truku)的紅所纏繞出的記憶,包含了集體的起源傳說、家族遷徙,直至因國家機器而引發的戰爭犧牲、部落重組。Rngrang Hungul和陳安琪所拍攝的紀錄片《Mgaluk Tomong》補足了上述的時間脈絡,透過不同家族對於遷徙、起源地的敘述,碎形化地呈現構成當下部落的複雜路徑,體現了太魯閣族以家族為認同單位,而在各個家族的內部亦潛藏著歷史的糾結之處。

如同冬東.侯溫所說,在第一屆「Phpah藝術聚」中,團隊選擇先聚焦於部落內部,搭建出一個當代的觀點與距離來照看部落內部的複雜處境,而這個過程本身可能就具有某種療癒性。在2月16日的終場活動中,行為藝術家林安琪從背籃中倒出幾顆地瓜,將一顆地瓜削皮、削肉直至全無,又將剩餘的地瓜列隊種回灑滿皮肉的泥土中,然後在拋接地瓜的單人遊戲中帶大家走一圈傳統祭場,重又將一顆被削皮的裸瓜如碑石般安置在填滿地瓜的土槽頂端。犧牲、共生、重生,在木瓜溪畔構成了時間與記憶的循環節點,或可作為Phpah藝術聚在2020年的一個暫時註記。

林安琪的現場行為演出(黃瀞瑩 攝影)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