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法國人類博物館—看見我們與他者:從偏見到種族歧視

Musée de l’Homme - Us and Them: From Prejudice to Racism

法國人類博物館—看見我們與他者:從偏見到種族歧視
Musée de l’Homme – Us and Them: From Prejudice to Racism

 

作者∕攝影:周品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近年來,與種族歧視相關的討論在世界各地受到重視。不同族群的加入使得各國社會組成日漸多元,雖然各界致力於社會共融,社會上依然存在許多隱形衝突。法國人類博物館以「我們與他者:從偏見到種族歧視」特展,探討種族歧視的形成原因,回應法國及當代社會的問題,喚醒社會大眾對種族歧視的省思。

關鍵字:人類學博物館、種族歧視、社會共融、殖民、黑暗歷史

In recent years, discussions on the subject of racism have continued to grow around the world. Even with the best efforts from many to promote social inclusion, the infusion of different demographic groups has made different countries’ society growing in diversity, while also creating tensions and confrontations under the facade of society. In its special exhibition “Us and Them: From Prejudice to Racism”, Musée de l’Homme in Franc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racism, reflecting on the issues hurting France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while calling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o think about the threat of racism.

Keywords: Musée de l’Homme, France, racism, special exhibition


透過社會心理學了解歧視心理
圖1 「我們與他者:從偏見到種族歧視」特展入口處260度環形投影螢幕

 

「我們與他者:從偏見到種族歧視」特展,以種族歧視為主題,試圖喚醒社會大眾對種族歧視的省思。事實上,人類之間的基因差異並未大到可用種族做區分,當人們開始區分「我們」與「他者」之時,便可能陷入歧視而不自知。展覽共分為三個展區:「我們與他者」、「種族與歷史」、「現況分析」,從歧視成因、歷史脈絡到社會現況,一步步帶領觀眾面對種族歧視問題。

第一展區「我們與他者」,展場入口為一面260度的環形投影螢幕(圖1),播放著人們每日熟悉的場景,如機場、地鐵、人行道、咖啡店等,隨著不同的畫面出現,觀眾會看到每張圖中皆有人物分類標準,分別是男女、文化背景、國籍與社會階級。接著步入展場,迎接觀眾的是機場大廳,一面紅牆上是社會心理學對於各種專有名詞的釋義,如差異(Altérité)、分類(Catégorisation)、歧視(Discrimination)、本質化(Essentialisation)、種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e)、偏見(Préjugé)、種族歧視(Racisme)、刻板印象(Stéréotype)、排他性(Xénophobie)等。觀眾得以了解,一旦「異同」被重新組織、區分階級,並將其本質化,種族主義便有了強而有力的佐證,得以順勢而行。

展覽的第一部分帶領觀眾了解「認同」和「他者」是如何被形塑,「分類」(Catégorisation)、「階級化」(Hiérarchisation)、「本質化」(Essentilisation)的過程,現今日常中的種族歧視是如何產生。

 

種族歧視的歷史脈絡

第二展區有兩個副標題:「群體認同的種族化」(The racialization of group identities)、「制度化的種族歧視」(Institutional racism)。16到18世紀間,制度化種族歧視在西方世界盛行的原因可依循兩個特定脈絡,即「殖民統治」和「國家主義」。此段期間,奴隸制度在各地活躍,將群體分出優劣,發展出殖民統治的暴力與支配。

在第二展區中,觀眾將了解種族歧視如何在歷史脈絡中成為系統。種族主義的生成機制皆類似,始於分類、接著階級化、進而本質化,在社會上推展認同,並擴及至社會、學術、媒體的層面,影響整體社會氛圍。展覽中可見法國案例,講述過去殖民統治時期所產生的論述,如何直接影響科學研究及法律,兩者如何相互支持。如法律上可見1685年路易十四曾通過「黑人法典」(Le Code Noir),限制所有法屬殖民地內的黑人奴隸,並管制自由黑人相關活動,如限制黑人只可信奉天主教等。

 

少量物件引起觀眾更強烈的情緒
圖2 第二展區「制度化的種族歧視」三個案例方塊,從左至右分別是納粹種族清洗、美國種族隔離政策、盧安達大屠殺

 

第二展區「制度化的種族歧視」以三個「案例方塊」分別陳述美國種族隔離政策、納粹種族清洗、盧安達大屠殺(圖2)。三個「案例方塊」中間各有一個展示櫃,展示一個或少量物件,同時在牆上播放與事件相關的短片。

 

  • 美國種族隔離政策
圖3 1934年「有色人種往巴士後方走」掛牌

 

第一個藍色空間講述美國種族隔離政策,物件為當時出現在公共空間的掛牌,如1934年的「有色人種往巴士後方走」掛牌(圖3),1929年的「狗、黑人、墨西哥人不得進入」掛牌,1925年「依據百老匯戲院經理規定,黑人不得進入」掛牌,以及區分黑人、白人洗手間的掛牌,從時間、地點及物件可推知當時的社會氛圍。觀眾可透過牆上的短片了解,在1896年實施種族隔離的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通過後,1920-1930年間美國南方的種族隔離愈趨嚴重,黑人不得和白人就讀相同學校,不得於同樣的出入口通行,不得進入餐廳、公園及圖書館等公共空間。

 

  • 納粹種族清洗
圖4 瓦斯毒氣室的傳聲喇叭

 

第二個紅色方塊空間講述納粹種族清洗,根據策展人Elsa Guerry的說法,大紅色的背景亦能傳達血與生命的意念。此區展示的物件是法國納茲維勒斯特魯托夫集中營(Natzweiler-Struthof concentration camp)裝置在瓦斯毒氣室的傳聲喇叭(圖4),此物件見證了86位逝去的猶太生命。空間中播放著短片,描述1920-1930年間納粹如何建構雅利安人種優越說,如何制度化地屠殺猶太人。

 

  • 盧安達大屠殺

 

圖5 飛利浦收音機

 

第三個綠色空間講述盧安達大屠殺,擺放在展場正中央是一個飛利浦收音機(圖5),也正是當時身為政府軍的胡圖人,宣傳胡圖人應該奴役圖西人之意識形態的主要媒介。牆上的短片播放著比利時、圖西人與胡圖人之間的衝突由來。這三個案例方塊展間的顏色與展示方法使觀眾產生強烈的情緒。少量的物件配合敘述歷史背景的短片,強化物件本身的意義,更凸顯物件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對於機構自身歷史的反省

連接下一展區前的展覽,對於法國人類博物館本身,以及創館館長Paul Rivet進行反思。Paul Rivet當時的確提出反種族歧視的主張,也是位具行動力的人文學者。然而不能忽視的是,他卻將殖民他者視為一件「文明的任務」(Civilizing mission),捍衛殖民的正當性。事實上,館內的不少典藏是在法國帝國殖民擴張時期搜刮獲得,博物館聲稱自己為殖民地的宣傳大使,但矛盾的是,只有如Jean Rouch1等少數研究員為殖民地發聲。

當時法國人類博物館到底是不是一個反種族歧視的館舍?從館內研究員發行的刊物《種族與種族主義》(Races et Racisme)可見,雖然打著反法西斯主義、反種族主義及對抗雅利安人種優越說的旗幟,實際上卻有不少研究員在撰寫文章時抱持,有色人種較次等的心態。展示牆上的幾段簡短討論,探討法國人類博物館始終被視為殖民意味濃厚的館舍,亦討論Paul Rivet雖不斷強調平等,實際作為中的矛盾之處,是揭露館舍黑暗歷史的突破性作為。

 

與法國社會的連結

第三展區「現況分析」提供許多與法國社會極度相關的資訊,如大量與移民相關的數據,這些數據與法國社會息息相關(圖6)。身在法國的移民,勢必會將自身經驗帶入展覽提供的研究數據和案例之中,更貼近此類觀眾的個人經驗。此區論述幾乎將法國社會中各個族群遭遇的歧視問題納入討論,讓來自不同背景的法國觀眾都能看到切身相關的內容,也檢視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同時也能設身處地了解其他群體。

圖6 第三展區「現況分析」,提供法國社會科學數據和在地案例

 

此區給觀眾最難忘的經驗,莫過於展場中心的錄像裝置,觀眾可以透過十一位從電影《色線》(La ligne de couleur)擷取出的受訪者短片,了解不同背景法國人的難處。有一位非裔母親Fatouma跟女兒在影片中的對話正體現面臨的難題,以及他們如何面對。影片中的女兒央求母親讓她燙直頭髮,因為有一頭黑人天生的捲髮,她覺得這樣很醜。她說班上的大部分女生都是直髮,很漂亮,她也想把頭髮染成淺色,跟朋友一樣。媽媽跟女兒說:「小時候我也和妳一樣,不愛自己的身體、頭髮、皮膚,覺得自己很醜,和大家不一樣。我做過很多傷害自己的事,我不斷燙頭髮、染頭髮,燙得頭髮都壞了。但長大以後我很喜歡我的頭髮,我很喜歡我的身體,我很喜歡我有的一切,你覺得媽媽美嗎?」女兒說很美,母親接著說:「那就是了,妳跟我一樣,妳也很美,妳原本的樣子最漂亮。」說著說著,母親幫女兒編起辮子。

 

深入在地也走向全球

無論是館長Bruno David,策展人Elsa Guerry、Anne Stephan、Aurélie Linxe,還是論述策展人Évelyne Heyer和Carole Rerynaud-Paligot都提及,雖然目標觀眾是法國人,也提供許多與法國民眾相關的資訊,但這個展也是普世性的,是可以推及全世界的展覽。社會心理學的建構過程、種族歧視的歷史脈絡、歷史上的知名事件、基因學理論的推展與媒體影響,都是世界各地、各種背景的觀眾能產生共鳴的主題。在用心關注法國在地社會的同時,法國人類博物館也透過「我們與他者:從偏見到種族歧視」特展,傳達以「全人類」議題為目標的使命。

 

註釋:

首圖:〈一同生活〉(Vivre Ensemble)為街頭藝術家Patrick Pinon於2017年在人類博物館展出的黏貼作品之一。

  1. Jean Rouch(1917-2004)為法國導演及人類學家,以創造「民族誌電影」(Ethnofiction)為人所知,專門為法國人類博物館的研究拍攝民族誌電影。法國人類博物館開館後,展演中心以他命名。

 

參考文獻:
  • 法國人類博物館官網
  • 戴麗娟(2006)。法國人類學的博物館時代:兼論人類學物件之特性及實證人類學之建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4):627-696。臺北:中央研究院。
  • Aufaure, Cécile (2016). Le musée de l’homme: Itinéraire. Paris: Editions Artlys.
  • Heyer, Évelyne & Reynaud-Paligot, Carole (2017). Nous et les autres. Paris: La Découverte.
  • Blanckaert, Claude (2015). Le Musée de l’Homme: Histoire d’un musée laboratoire. Paris: Editions Artlys.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