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social inclusion

【博物之島專文】成為傾聽者:Imagine IC 館長 Danielle Kuijten的策展之道

Imagine IC與社會大眾共創展覽,提倡由參與者自己挑選適合的詞彙,以免故事原義喪失。(Danielle Kuijten提供) 作者:劉芳柔、劉芷妘、顏紫宇、鍾宛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博士生) 隨著時代演進,當代博物館以靈活多樣的典藏及策展方式,建立與大眾溝通的橋樑。而作為持續秉持公眾參與和文化賦權精神的Imagine IC,則有其獨到的實踐模式,值得關注。本文專訪對象Danielle Kuijten為ICOM…

【博物之島新訊】聽見被社會淡忘的聲音:台北當代藝術館「非遊記」的異文化對話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非遊記」特展透過聽覺,吟唱移工來台的生活困境與無奈。展覽將持續展至2022年7月17日。圖為施永德作品《不同吸引力 II:移鄉》。(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 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 作者:黃小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博物之島新訊】舉起筆改變生命!英國狄蘭・托馬斯中心為弱勢者發起創意寫作計畫

狄蘭・托馬斯中心團隊獲獎紀念合影(Photo credit: Dylan Thomas Centre) 作者:蔡欣瑜(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 想要認識道地的英國文化,參觀地方小型博物館是最佳選擇,其所執行的教育活動具有展現並改變在地生活的潛力。英國博物館協會一年一度的「博物館改變生命獎」(Museums Change Lives Awards)便是表揚為觀眾和社區生活帶來影響的博物館,2020年獲頒該獎項之「最佳小型博物館獎」優勝者為—狄蘭・托馬斯中心(Dylan…

【博物之島專文】擁抱多元觀眾的博物館資源箱,「Boom!」看史博館如何施展寶盒魔法

左起分別為史博館教推組組長辛治寧、黃倩佩、王惇蕙。(陳佳汝 攝影) 作者:王譯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陳佳汝(前破週報記者、臺大人類學系) 「Boom!」寶盒裡冒出了一陣白煙,瞬間幻化成史博館的典藏寶物。201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開始休館,在教育推廣組辛治寧組長的帶領下,組員王惇蕙和黃倩佩研發分別專屬於孩童和長者學習的教具箱。A4大小的可攜式寶盒,以及其可針對不同族群與主題彈性變化的特性,是最大的亮點。…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再」定義中:來聽聽贊成和反對的聲音

第25屆國際博物館協會大會在日本京都舉行 作者∕攝影:林玟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第25屆國際博物館協會京都大會,最受矚目的議程即是修正博物館定義,雖然最後投票決定(396票贊成延後決議,157票反對延後,共有70.41%投票者支持延後決議。)需要對博物館定義有更加充分討論,延至明年巴黎常會再繼續研議。這個與現有博物館定義截然不同的新版本,凸顯了當代博物館與社會的關係需要更加接近,主張博物館對其社會責任與角色採取更明確的政治立場。…

【博物之島新訊】美術館文化平權的下一步:身心障礙公民代表會議

新北市立美術館建築示意圖(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作者:陳又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為了落實美術館文化平權,2019年新北市文化局第二屆文化論壇「美術館文化平權的下一步」,邀請各身心障礙別的公民代表參加會議,讓他們針對興建中的新北市立美術館的軟硬體設備提出需求與建議,作為規劃設計參考。首先,在蘆洲、三重、板橋、三峽舉辦各一日的分區會議,廣納參與的身心障礙者之建議,並於2019年10月26日與27日,舉行公民代表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