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difficult histories

【博物之島專文】解殖民,一場正義與歷史重建之旅:專訪比利時河畔博物館策展人Leen Beyers

比利時河畔博物館(圖片來源:比利時河畔博物館官方網站) 作者:張語之、張詠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走進訪談會議室,一頭俐落短髮、目光炯炯有神的女士,即是我們的訪談對象——Leen Beyers女士。她是比利時河畔博物館(Museum aan de Stroom)策展人兼研究總監,同時也擔任ICOM COMCOL理事長兼財務長。博物館策劃了2020年「100 X Congo」(100 X 剛果)展覽,與2023年9月開展的常設展「City at…

【博物之島專文】殖民建築中的平權故事?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博物館歷史展示

墨爾本當地的學校團體,在澳洲舊財政部大樓前慶祝3月21日的「和諧日」,傳達社會多樣性與種族和諧。(©Courtesy Old Treasury Building, Melbourne, Australia.) 記者:謝佳均(博物之島特約記者)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2年博物館文化民主國際研討會以「參與、合作、近用、平權」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博物館如何在不同面向的實務工作中實踐文化民主(cultural…

【博物之島新訊】如何在充斥枷鎖的空間訴說困難歷史?美國費城東州監獄博物館的大膽嘗試

費城東州監獄博物館(何慕凡 攝影) 作者/攝影: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監獄、集中營等為囚禁而生的空間,因不同的理由與時代背景而限制了人們的自由,後也在時代的演變下遭廢棄或轉型。在台灣有前身為景美看守所的國家人權博物館,以及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如何在充斥時代枷鎖的空間訴說困難歷史(difficult histories)?成為這類博物館所面臨的挑戰。位於美國費城的東州監獄(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即做了許多新的嘗試。…

【博物之島專文】原民館如何處理困難歷史?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烈日疊影」特展之嘗試

作者:方鈞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2020年10月21日於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下簡稱「海端館」)開幕的「烈日疊影:何昧典藏早期海端鄉影像故事展Buia tu haningu tu hansiap tu laihaiban」(下簡稱「烈日疊影」),展出32幅橫跨1920年代末至1960年代關於臺東布農族的歷史照片。這批照片由何豊國先生提供,為其祖父何昧先生留下,由海端館館員Langus Lavalian(邱夢蘋)、Bu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