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格陵蘭島的小鎮Tasillaq,。Roots2Share計畫中進行視覺返還的藏品絕大多數都是在本地的因紐特人。(Photo by Barni1 on pixabay) 作者:林亭吟(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當代西方博物館走向文化平權、去殖民與博物館行動主義等趨勢,正視海外殖民主義侵略過往的歷史,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其中,牽涉族群情感、文物保護,並具高度政治敏感性的「文物返還」成為新的挑戰。…
展覽入口處。(截圖自Unsettled 線上展覽頁面:Australian Museum, The Australian Museum's Unsettled exhibition. https://australian.museum/learn/first-nations/unsettled/)(瀏覽日期2022/5/26) 作者:史修華(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研究生)…
「革命!印尼獨立」為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於近期推出的特展,講述印尼脫離荷蘭300年的殖民統治、爭取獨立的那段歷史,藝術家的作品亦為展出重點,呈現藝術如何見證時代並做為另一種形式的抵抗。展覽將持續展至2022年6月5日。圖中作品:Hendra Gunawan,《Pengantin Revolusi (Bride of the Revolution)》,1957. (Jakarta, Museum Seni Rupa Dan Keramik)…
洪堡論壇非洲與大洋洲展區入口,巨大的金屬框架上寫著:「我有著白人的座標系統和白人的世界觀」。(王郁婷 攝影) 作者:王郁婷(德國萊比錫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備受各界矚目的德國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終在2021年7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位於二、三樓的常設展「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Ethnologisches Museum und Museum für Asiatische…
Author: Siriwat Pokrajen (Documentation Officer, Southeast Asian Ministers of Education Organization Regional Centre for Archaeology and Fine Arts (SEAMEO SPAFA) Held every three years in Bangkok, Thailand, the SEAMEO SPAFA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