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公眾參與

【博物之島新訊】城市就是博物館,社區就是展間:Floating Museum如何打破機構圍籬?

作品《河流集會》(River Assembly)停靠芝加哥河岸進行展覽。(Floating Museum  提供) 作者:謝宇婷(高雄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博物館、偉人塑像這類主題,通常給人嚴肅沉重的印象,但芝加哥藝術團體Floating Museum透過別具創意的公眾活動,將歷史議題帶到芝加哥的各個社區展開討論,使藝術成為民眾參與對話與思辨的媒介。 Floating Museum 作品介紹 Floating Museum由藝術家Faheem Majeed…

【博物之島專文】解殖民,一場正義與歷史重建之旅:專訪比利時河畔博物館策展人Leen Beyers

比利時河畔博物館(圖片來源:比利時河畔博物館官方網站) 作者:張語之、張詠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走進訪談會議室,一頭俐落短髮、目光炯炯有神的女士,即是我們的訪談對象——Leen Beyers女士。她是比利時河畔博物館(Museum aan de Stroom)策展人兼研究總監,同時也擔任ICOM COMCOL理事長兼財務長。博物館策劃了2020年「100 X Congo」(100 X 剛果)展覽,與2023年9月開展的常設展「City at…

【博物之島專文】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補完計畫!尋找下一位「新維梅爾」

維梅爾與當代荷蘭攝影師卡洛琳・希肯克(Caroline Sikkenk ),同名之〈倒牛奶的女僕〉畫作與攝影作品對照。( ©Rijksmuseum  及 王幸慈 翻攝)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你買到『維梅爾』大展的票了嗎?」在2023年的荷蘭,這句話成為博物館愛好者及遊客之間的問候語。…

【博物之島新訊】震後重生:日本南三陸311紀念館開幕

日本南三陸311紀念館於今年(2022)十月開館,建築由隈研吾操刀,以在地南三陸杉木材建造而成。觀眾除了參觀館內展覽外,也可走上頂樓觀景台俯瞰受災區域及遠眺海景。(劉怡辰 攝影) 作者:劉怡辰(自由作者) 位於日本宮城縣的南三陸311紀念館(南三陸311メモリアル),於今年(2022)10月開幕。座落於311大地震海嘯重災區,紀念館由知名建築師隈研吾操刀設計,採用南三陸杉木材建構,成為具有在地性的記憶載體。…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永不退流行的秘訣!大英博物館歡迎年輕人為典藏注入新詮釋

博物館永不退流行的秘訣!大英博物館歡迎年輕人為典藏注入新詮釋(Josh Caius Photography) 作者:楊昕(里茲大學美術館與藝廊學系碩士、大英青年協作團隊成員) *感謝2021年大英博物館青年協作團隊(Youth Collective)成員:Amal, Ana, Claire, Dean, Drea, Fredrick, Ghafar, Grace, Lara, Ollie, Victoria, Sin,以及導師Ashley同意分享共創內容。…

【博物之島專文】荷蘭開放式典藏庫現場直擊!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典藏庫展示設計分析

博伊曼斯・范・伯寧恩典藏庫外觀。入夜後廣場播放的大型投影作品為瑞典藝術家Pipilotti Rist的委託製作。(Credit: Ossip van Duivenbode)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2021年秋天,博物館界終於盼到矚目多年的好消息!荷蘭鹿特丹的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自2004年開始規畫、2017年動土興建的典藏庫(Depot Boijmans Van…

【博物之島新訊】英國最早兒福機構&公共藝廊—倫敦育嬰堂博物館線上共享200年來的故事

倫敦育嬰堂博物館推出「共享故事、共享聲音」線上展,邀請曾在育嬰堂生活的長者、護理師、志工、實習生選取其中一件館藏,藉此連結並訴說他們的故事。(Shared Stories, Shared Voice participants, courtesy the Foundling Museum)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本文圖片由倫敦育嬰堂博物館(the Foundling Museum)授權使用 當新冠疫情開始大流行,倫敦育嬰堂博物館(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