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探索鏡頭內外的奧妙:V&A博物館攝影中心擴大開幕! 七月 24, 2023 V&A攝影中心(Photography Centre)於2023年5月正式開放新增的四個空間,現共有七間攝影展廳。圖中「攝影現在式(Photography Now)」為V&A攝影中心展出新近館藏的展廳。(Credit: V&A Museum, © Thomas Adank) 特約記者: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術評論工作者) 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由小見大—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典藏展:不期而遇的美好 七月 5, 2023 吉野英理香〈JOBIM〉系列 ,2022。(Yoshino Erika, from the series JOBIM, 2022, Collection of the artist.) 作者:王欣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考古學系碩士) 隱身惠比壽花園廣場的東京都寫真美術館,若無留心還真沒發現入口。當循著指示前往,牆上大幅輸出的攝影名作和饒富趣味的縮寫「TOP MUSEUM」,揭示日本唯一的攝影與影像類綜合美術館正立基於此。…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什麼是完美的時刻?國立台灣美術館特展「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十月 24, 2022 國立台灣美術館「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特展,展期至2022年11月27日。(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作者:陳又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對人們而言,什麼是完美的時刻?現代社群媒體發達,如Instagram、抖音等影像為主的平台更是蔚為風潮,網美們盡力想要拍出一張張最好看的照片,以持續獲取粉絲的眼光。然而在光鮮亮麗的照片與生動短片下,這些「完美時刻」是否真正反映出人們的生活實況? 曾被荷蘭國家博物館館長Taco…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揭開精心設計的巧思—奇美博物館攜手V&A帶你感受「蒂姆.沃克」的美妙事物 十月 11, 2021 奇美博物館特展《蒂姆・沃克:美妙事物》展至2022年2月6日,第二展區呈現攝影師以V&A館藏為靈感的創作。圖為「光芒」單元。(奇美博物館 提供) 作者:鄭珮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我認為攝影的意義在於觸動人心—我們熱愛攝影,因為那來自心靈真實的悸動。」這是攝影師蒂姆・沃克(Tim…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今天又路過哪些歷史場景?愛爾蘭攝影展從日常街景回顧無情戰火 九月 27, 2021 愛爾蘭克勞福德美術館的夏季特展《致那些無人知曉的故事》,雖然作品背後藏著沉重歷史,但明亮簡潔的空間、窗外灑入的陽光,讓觀眾得以在平靜、不悲愴的氛圍下觀展。(羅苡瑄 攝影) 作者/攝影:羅苡瑄(現居於愛爾蘭之平面設計師) 城市中的藝術綠洲—愛爾蘭克勞福德美術館 在跨國企業的帶動下,愛爾蘭有了「歐洲矽谷」的美名,而位於愛爾蘭南端的科克市(Cork…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專文】在時間裡徜徉—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特展《写真の時間》 五月 26, 2020 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入口廊道展示三幅作品,圖中為Robert Doisneau《市政廳前的吻》(戴秉儒 攝影) 作者:戴秉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2019年9月,筆者有幸從京都輾轉來到東京,一窺只存於書上的東京都寫真美術館。抵達美術館入口處廊道,映入眼簾的是外牆上的三幅巨型作品:Robert Doisneau〈市政廳前的吻〉、Robert…
國內外資訊 【博物之島新訊】我們珍視的是技術還是精神?陳傳興攝影展「借光」啟發的攝影本質評論 四月 3, 2020 作者∕攝影:張吏爵(藝術工作者) 百年來攝影術經歷快速的變遷,從長時間成像的暗房沖洗演進到立可拍的數位相機、手機。在攝影普及化的當代,對於傳統攝影術即將消逝的焦慮也於焉產生,並在攝影創作者間引發長期論戰。以銀鹽攝影為例,我們對它的珍視是在於工藝技術?有什麼是數位攝影無法取代的?有什麼是傳統攝影獨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