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法國人類博物館之轉變與創新:「實驗室博物館」概念之實踐

作者:周品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法國人類博物館 (Musée de l’Homme) 隸屬於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位於巴黎觀光勝地夏佑宮 (Palais du Chaillot) 右翼。此館經歷六年整修於2015年再度開館,在常設展中加入更多互動裝置及視覺設計,並策畫與當代議題接軌的特展來貼近其所處社會,兼具研究中心、教育中心、保存中心,以傳達人類演化知識的重要性和成為公眾平台的使命。

2015年翻新後的常設展,攝影/ 周品華

事實上人類博物館已歷經多次翻新與更名,其前身為建於1870年代的托卡德侯民族誌博物館 (Museé d’Ethnographie du Trocadéro 1882-1936)。該館一直有著資金不足的問題,甚至一度面臨閉館的窘境,遲至人類學家Paul Rivet於1928年接任館長後方有所改善。Paul Rivet的博物館願景是一個跨領域的機構,結合大學教育、公共博物館、研究單位、圖書館,像是實驗室般的博物館 (Laboratory-msueum),這樣的概念終於隨著人類博物館於1938年建立而成形。館長Paul Rivet活躍於社會運動,將學術上反種族歧視的理念實踐於公共事務上;二戰期間曾將博物館作為抗德軍的地下組織中心,並將去精英化、文化平等的概念帶入館內。於人類博物館服務已達十年之久的館員Marie Merlin在訪談中表示,1938年開館至今的人類博物館,從沒有偏離過Paul Rivet的中心思想。

1990年代,總統席哈克建議將人類博物館民族學藏品和國家非洲與大洋洲藝術博物館 (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d’Afrique et d’Océanie ) 的藏品合併,建立全新的布杭利碼頭博物館 (Musée du quai Branly),而引發兩館對藏品再分配的衝突。人類博物館原本以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三者並重,然布杭利碼頭博物館以文化藝術為主,因此只轉移人類博物館中文化人類學藏品,如此拆散博物館館藏的作為引起人類博物館館員極大的反彈,也使法國政府積極正視人類博物館翻新之急迫性。

2008年7月,在法國高等教育部長Valerie Pecresse的建議之下,議會同意人類博物館的翻新計畫,該館於是自2009年3月閉館至2015年10月。翻新後的人類博物館收到許多捐贈,如生物人類學藏品增加三萬件,民族學藏品也增加六千件,並以民族人類學和民族音樂學為主,因此博物館必須對其現有的藏品建立新的觀點,並將方向鎖定在當代社會關係,以及全球化之下人與環境的互動。2015年開幕後人類博物館再次強調「實驗室博物館」的概念,並集結15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員,成為自然史博物館碩博士學程的研究中心,並擁有專屬的圖書館,與許多國際大型研究機構合作,開創「科學陽台」(Balcon des sciences),使觀眾得以直接與研究員和其研究成果對話接觸,展開新的交流與對話。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