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新加坡政府結合民間基金會 重金購藏古沈船文物展現文化強國雄心

由邱德拔遺產基金會2005年慷慨捐贈新加坡政府的一批唐代沉船文物,蒐藏展示於「亞洲文明博物館」,除了展現政府聯手民間基金會購藏古文物的決心,也透過文物回溯海上貿易史,重構新加坡從古至今作為全球貿易的樞紐。

撰文: 陳佳汝 (關鍵評論專欄,前破報記者)

創建於1993年,於2003年遷至新加坡河岸邊的亞洲文明博物館,是專門探索亞洲藝術傳統的博物館,展示重點為亞洲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歷史連繫。2015年,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更新常設展後,博物館的「貿易和思想交流」(Trade and the Exchange of Ideas) 展館,透過唐代沉船展,講述了新加坡做為全球貿易樞紐的悠久歷史。「唐代沉船」展的文物,是由新加坡首富、英商渣打銀行最大股東的邱德拔遺產基金會,以三千萬美金全數蒐購,並捐贈予新加坡政府;基金會深信應與更多民眾分享其富饒且值得驕傲的貿易史,而這批唐代沉船文物,證明了新加坡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是國際貿易的樞紐,並作為中國與中東的重要轉運點。

這艘沉船推估製造於中東,將中東生產的玻璃與香料運往中國進行貿易,並載著絲綢與瓷器返航;比起著名的絲路,海路將其貿易路線從中亞擴至東南亞海域。1998年,於新加坡東南方約600公里,印尼勿里洞島附近的爪哇海域發現這艘唐代沉船,為數超過六萬件的瓷器,其中5萬7500件來自湖南的長沙窯,於公元618年至907間年生產,也是亞洲文明館「唐代沉船」展之主要展品。其特色為以綠色和褐色釉面創造出鮮明的風格,多為幾何抽象圖案,在爪哇、馬來半島、越南、柬埔寨和泰國都曾發現長沙窯瓷器,可見當時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貿易已有相當的發展,且中國瓷器是國際貿易上相當受歡迎的商品。

充滿幾何與海浪圖形的瓷器
充滿幾何與海浪圖形的瓷器

亞洲文明館在博物館建築中庭中展出這批瓷器,讓自然光流洩於展場中,創造半戶外空間的感受,部分瓷器則以波浪的方式展出,並搭配仿製當年的沉船模型,以創意手法展現海上貿易的蓬勃,也說明了人們對於舶來品的喜好消費是自古皆然,而海上貿易的作用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互通有無,更多時候也促進不同地區藝術與文化的交流;而邱德拔遺產基金會重金蒐購與捐贈,展現新加坡政府與民間共同打造文化強國的雄心與企圖,也提供世人一個了解古代海上貿易史的物質見證。

自然採光的瓷器展示
自然採光的瓷器展示
波浪造型的瓷器展示
波浪造型的瓷器展示
與沉船模型共同展出的瓷器
與沉船模型共同展出的瓷器

關鍵詞:亞洲文明館、唐代沉船展、蒐藏與捐贈
Keywords: Asian Civilization Museum, Tang Shipwreck Exhibition, Collecting and Donation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國內外資訊】博物之島 (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