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當今博物館面對什麼樣的課題?讓各領域專家告訴你

2019 ICOM京都大會系列回顧報導

全球博物館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ICOM大會開幕(戴秉儒攝影)

作者:戴秉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大會於2019年9月在日本京都舉行,以「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為題,探討博物館如何以傳統為基底以開創未來之多元可能。大會在議程中安排三場次的主題演講(Keynote Speech),分別邀請了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巴西紀實攝影師塞巴斯蒂奧.薩爾加多(Sebastião Salgado)及中國藝術家蔡國強,從不同面向反思當今博物館所要面對的課題為何?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認為,對當今博物館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它必須與在地社群與環境產生連結,他將博物館比喻為自家的客廳,而他的工作則是重新創造這樣讓人感到舒心的空間,同時也貫徹「負建築」的核心思想:建築必須與在地產生連結,尊重建築體本身座落的環境而非支配它們。此外,隈研吾也表示博物館非一空降的產物,而是要回歸到原本所處的環境:使用在地建材、因地制宜,更重要的是聘雇當地的建築工,以創造當地經濟繁榮的景況。

隈研吾以「森林時代」為題,探討博物館與環境該保持什麼樣的距離?(劉德祥攝影)

 

來自巴西的薩爾加多則以另外一視角切入,身為紀實攝影師的他涉足超過100個國家,近幾年則將鏡頭轉向亞馬遜雨林,拍攝雨林現況及當地部落,期許透過攝影這樣的媒介來呼籲大眾關注我們所處的世界。而薩爾加多也肯定博物館的量能,希望能透過博物館的展示將議題傳遞給大眾,進而產生後續的實際行動。同時他表示博物館也應該回過頭去思考且尊重「傳統」的重要性,因為沒有前人的知識積累,我們便沒有辦法建造未來

薩爾加多以「巴西亞馬遜叢林」為題,希望透過博物館展示將議題傳遞給大眾,進而產生後續的實際行動。(劉德祥攝影)

 

最後中國藝術家蔡國強以自身近幾年來與美術館合作的經歷,探討當代藝術如何讓傳統不只活在過去,也與今日發生關係,帶出美術館作為一教育場域所擁有的潛能。他表示古代與當代兩股力量交錯,彼此吸引又互相排斥,如何讓當代藝術的元素激發傳統意義上的文物成為藝術,並啟發觀眾的多元視野,進入不同的層面,是當今美術館所要面對的課題。

蔡國強以「我的美術館春秋」為題,探討當代藝術如何讓傳統與今日發生關係?(劉德祥攝影)

本次主題演講跨出博物館領域,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就自身的經歷與博物館來回參照,以全然不同的角度探討博物館如何銜接傳統與未來,扮演當代的溝通介面,帶領與會者重新思考,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可以怎麼做好迎接未來的準備。

 

參考資料: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