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如何在充斥枷鎖的空間訴說困難歷史?美國費城東州監獄博物館的大膽嘗試

費城東州監獄博物館(何慕凡 攝影)

作者/攝影: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監獄、集中營等為囚禁而生的空間,因不同的理由與時代背景而限制了人們的自由,後也在時代的演變下遭廢棄或轉型。在台灣有前身為景美看守所的國家人權博物館,以及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如何在充斥時代枷鎖的空間訴說困難歷史(difficult histories)?成為這類博物館所面臨的挑戰。位於美國費城的東州監獄(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即做了許多新的嘗試。

東州監獄的前身是1776年落成的核桃街監獄(Walnut Street Jail)。後由班傑明.洛希(Benjamin Rush)博士成立了費城監獄救助協會,針對獄政提出改革,促成賓州政府在1822年至1836年間修建新形態的東州監獄。

1855年費城東州監獄手繪圖(何慕凡 攝影)

 

東州監獄是美國第一間以獨居房及放射型格局設計的監獄,目的在於獨立監禁犯人,減少其交流犯罪經驗的機會。牢房內的天窗是唯一的光線來源,又被稱為「上帝之眼」,牆壁上漆有聖經圖案,只允許聖經作為犯人的唯一讀物。監獄各棟之間並不相連,要回到中心才能再前往別棟牢房,外圍築起高聳的圍牆,營造孤立感。這樣的設計被稱為賓夕凡尼亞式監獄系統(Pennsylvania Prison System),成為19世紀監獄建築的典範,被世界上300餘間監獄所模仿。附帶一提,嘉義舊監獄也是採用同樣的放射型設計。

牢房內的上帝之眼(何慕凡 攝影)

 

1971年監獄關閉,後於1994年對外逐步開放,增加語音與線上導覽等服務,一年吸引超過1萬名遊客造訪。目前整座監獄是由非營利組織「東州監獄歷史遺跡會」(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 Historic Site)所營運,刻意不做過多整修、保留歷史遺跡感(stand in ruin)。館方還推出多種現地體驗活動,例如「動手體驗歷史」(Hands-On History),可讓觀眾拿著牢房鑰匙,在監獄的不同地點進行每次約5分鐘的體驗,身歷其境地感受犯人的生活。此外,更利用監獄本身的氛圍,推出夜間參觀行程、舉辦萬聖節系列活動。

東州監獄內的獨立牢房與斑駁現況(何慕凡 攝影)

 

整個博物館除了展示近兩百年來所收容的犯人類型及功能轉變外,也展示犯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打美式足球、下象棋等,並透過展板上的繪圖稿、老照片、錄像等方式呈現犯人的口白。展覽內容也加入有趣的主題吸引觀眾注意,比如主題「這個曾是犯罪」(That was a crimes),列出過往因身為遊民、同性戀、協助及接受流產、違反禁酒令而入獄者,這些曾經的罪刑在當代社會已獲得平反。此外,還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穿插在展場中,如當年獄方為了改善犯人心情而飼養了一隻黑狗Pep,卻被謠傳是因為殺了一隻寵物貓而鋃鐺入獄。

館方邀請多位藝術家在空牢房中進行創作。圖為Cindy Stockton Moore的作品〈其他缺席者(Other Absences)〉,繪製了50位被受刑人殺害的受害者畫像,講述了受刑人以外的故事。(何慕凡 攝影)

 

監獄改造而成的博物館有許多的論述方式,既有受人權迫害而生的囚禁空間,也有針對獄政管理及犯人生活的敘事。不同於大肆整修的古蹟轉型博物館作法,東州監獄大膽地保留監獄現況,歡迎觀眾踏入陰暗斑駁的牢房,感受犯人、獄卒或受害者的身心狀態,與過往的歷史氛圍產生連結。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