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博物館走進人群—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的公眾參與計畫

Museum Goes to the Public: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jects in National Museum Institute, India

 

作者:Manvi Seth(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院長暨博物館學系主任)
記錄:陳曉瑩
編輯:田偲妤

*本文整理自Manvi Seth教授於2019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文化的軌跡國際學術研討會演講

 

博物館與社區的關係

超過500年的演變至今,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普遍被視為一種公共服務機構,是提供給所有人的公共平台與平等空間。博物館與館藏的關係密不可分,但當中還有一個第三方「社區」(譯註:community也可翻譯為社群、共同體,未必指常見的住宅型社區),社區已從過去被動的角色,轉變為與博物館及館藏地位同等的重要因素,至於博物館與社區的關係究竟為何?雙方仍在拉鋸中。

「社區」對博物館來說還是一個相對新的詞彙。社區一詞本身有許多意思,富含意義卻又模糊,有無限又彈性的疆界,可以依需求延伸或限縮。在博物館界,社區指的是與館藏處於相對位置的人,既是觀賞者,也是資訊與館藏的來源。近年來,社區開始視自己為共同守護者、共同策展人、共同擁有者、來源者及其他更多的角色。社區對於博物館的理解也逐漸落實:博物館是一個平台、教育空間、保護所、娛樂場所、文明與現代的縮影,更重要的是,博物館是代表社區自身的媒介。在博物館發展至今的旅途上,「館藏」有了諸多意涵,必須滿足幾項特質:挑選、聚集、分類、保存、研究、展示等,現在則有了一個新的面向:代表性(representation)。

 

「殖民的博物館」正在瓦解

博物館目前的樣貌、實務及風格經歷了無數的化身,而且仍在變化中。博物館如雨後春筍出現,每個社區都想要有自己的博物館,而這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新博物館出現的同時,舊博物館則在找尋維持自身重要性的新方式,例如重新定義其任務,使用新的媒介與方式,以面對門外改變中的世界,「殖民的博物館」正在瓦解。博物館已取得長足進展,成為一種用於「代表」的強大工具與平台,而當中最重要的轉型是,博物館已經為民眾所使用。博物館褪下傳統的化身,演變成由民眾自己設立、擁有的動態空間,用來代表他們自身、保存他們的文化資產、審議相關改變、溝通各種文化議題、取得話語權。使民眾有能力了解博物館的力量,將人從文資工作者轉變為文資守衛者,也將讓我們認知、概念化、使用博物館的方式發生極大的轉變。

 

博物館在印度—館藏幾乎只來自印度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有13億人口,是文化最多元的社會之一,18至20世紀中由大英帝國統治。印度博物館的歷史約200年,雖然印度本來就有自己的紀念化及收藏實踐,其博物館卻帶有殖民色彩。1947年獨立後,印度進入「文化運動」的新階段。在印度的憲法下,有藝術或歷史價值的博物館、紀念物、地方、物件,皆列入各邦名錄。印度博物館的核心優勢,在於極其豐富且多樣的館藏。印度博物館與西方博物館還有一大差異,那就是其館藏幾乎只來自印度。印度漫長又具獨特延續性的文化,代表館藏與社區之間的連結與知識紐帶相當強韌。

 

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探索博物館當代議題
印度國家博物館暨學院(By Miya.m – Miya.m’s file, CC BY-SA 3.0

 

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National Museum Institute, India)成立於1989年,囊括藝術史、保存與博物館學三大領域,是一個等同大學的機構,學院的宗旨是於碩士及博士層級進行橫跨前三大領域的研究。其中博物館學系的任務為探索及研究博物館學及相關領域的當代議題,並為博物館學的學生、研究員及從業者創造學術資源。所有的學生與研究專案都有兩個目的:其一,建立學生的意識,使其了解於印度脈絡下,文化遺產、博物館及文化研究理論的適用性與可行性;其二,為印度的獨特條件發掘全新的學術研究領域。

過去二十年來,博物館學系耕耘的範圍包含:博物館教育、觀眾研究、行動博物館、博物館從業者及社區的培訓與能力建構、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人脈網絡、組織會議與研討會,以及執行特別專案計畫,以下挑選若干介紹。

 

博物館走入村莊

2012年以來,博物館學系就著手記錄拉達克(Ladakh)與北方邦(Uttar Pradesh)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本系一直與當地居民、從業人員與社區合作,以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庫,未來也將供培訓及其他研究使用。該計畫後來發展出很多子計畫,包含博物館從業者及社區的能力建構、博物館走入村莊(Museum Goes to Village)計畫、社區領導的工作坊等。記錄的範疇也進一步延伸,納入考古遺址、岩石雕刻、鄰近地區的紀念物或歷史結構、該地區的建築等。我們的工作方法是「由居民主導、為居民進行、讓我們記錄研究」(by them, for them, for us to document and study)。最後的成果是一場展覽、一場國際研討會、三個能力建構計畫、四部紀錄片、若干出版品及工作坊。本計畫主要的成就是,使社區有能力了解博物館的力量,尤其許多當地居民從未造訪過博物館。

 

「大家的甘地」(Gandhi for All)特別工作坊

為紀念印度國父甘地150歲誕辰,目前正在進行一系列工作坊。為成功傳達甘地的理念、哲學、生命歷程及文化遺留,我們將象徵他人生與教誨的所有物推廣到印度各地。這些甘地所有物的複製品,是可以幫助孩童了解甘地的具體物件。工作坊目前在印度全國推行,將甘地留給我們的遺產帶給無法進到博物館的人們。

印度國家博物館學院設計的甘地行動展示箱(甘地150歲誕辰紀念官網

 

博物館走入醫院

2015年開始,博物館學系與印度醫學院的兒科病房合作,將博物館帶到病童面前。我們與病童及醫生討論後,從印度國家博物館、國立現代藝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rt)、國立手工藝及手織機博物館(National Handicrafts and Handloom Museum)的館藏中,挑選適合兒童的複製品裝設在兒科病房。我們也設計一本特別的活動手冊,介紹博物館的故事及館藏,並定期於病房舉辦各種館藏及主題的工作坊,還安排了一次博物館參觀。該計畫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讓無法前往博物館的孩童接觸博物館,其二是研究博物館館藏的治療能力。該計畫也出現一個未預期的效果,這些孩童來自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地區,幾乎從未接觸過博物館,因此家長與孩子們都很高興能意外地認識博物館。醫生與行政人員希望這個計畫能夠持續,並拓展到即將啟動的新兒童病房。

 

面對快速變遷的世界,博物館更該走出去

文化地景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轉變,對於新的觀眾族群、利害關係人、合作夥伴、領域、想法、知識體系等方面,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這些都需要納入博物館場域的功能及角色。博物館的焦點正從向內專注館藏,轉移為向外接觸公眾、社會、社區及無形文化遺產,以盡量全面地記錄、保存、研究及呈現館藏。博物館學必須要能支持這個變化中的形式,維持博物館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