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最新消息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半年刊徵稿】

【檔案半年刊徵稿】 ❉ 發刊說明: 「檔案」半年刊(原名「檔案」季刊)創刊於90年12月,於91年發行第1卷,並自105年第15卷起,改為每卷2期,於每年的6、12月出刊,為一兼具學術性研究與行政實務報導之刊物,富有促進檔案管理經驗交流之功能,提供檔管人員多元的專業新知與相互交流的園地。 為分享檔案管理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本刊文稿分為學術性文章及一般性文章兩大類:…

【博物之島新訊】為什麼歷史上少有偉大的女科學家?博物館挑戰性別刻板印象

科教館展覽「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一開始即向觀眾提問,思考科學上有哪些女性科學家。 作者∕攝影:葉家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為什麼歷史上少有偉大的「女」科學家、工程師、建築師、發明家?這是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於2019年推出「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特展的提問。展覽如何再現被歷史所忽略的女性科學家的角色與貢獻,並挑戰性別刻板印象,也開始受到博物館的關注。…

【博物之島專文】記憶與行動之間:人權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陳佳利攝) 作者:林琮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本文根據Jennifer Carter教授演講整理撰寫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人權與博物館委員會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邀請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博物館學程主任Jennifer Carter教授,於2019年10月22日至國家人權博物館,以美洲人權博物館為案例,分享人權與博物館交會的實踐發展可能性。 人權概念的移轉與人權博物館的詮釋策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2020/01/18-2020/05/16【天朝大慶特展系列演講】

【天朝大慶特展系列演講】 ❉ 系列講座: 【第一場】 1/18(六) 陳國棟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兩個地點與兩世三妃──是誰在哪裡生下了乾隆皇帝? 【第二場】 2/22(六) 賴惠敏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 崇慶皇太后的萬壽盛典 【第三場】 3/7(六) 陳國棟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乾隆皇帝的一天、一年與一生:三萬多個日子怎麼過? 【第四場】 3/21(六) 張哲嘉   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清宮的醫療與養生 【第五場】 4/11(六) 黃麗君…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0/01/17-04/30【請你跟我走一趟→不義遺址空間歷史推廣企劃示範展(1/17開幕記者會暨頒獎典禮)】

【請你跟我走一趟→不義遺址空間歷史推廣企劃示範展】 ❉ 活動內容: 本展募集了十二組各具廣告行銷、影視傳播、視覺藝術與公共教育背景的創作者,針對不同遺址的空間歷史提出推廣方案,於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展出。…

【博物之島新訊】當今博物館面對什麼樣的課題?讓各領域專家告訴你

全球博物館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ICOM大會開幕(戴秉儒攝影) 作者:戴秉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大會於2019年9月在日本京都舉行,以「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為題,探討博物館如何以傳統為基底以開創未來之多元可能。大會在議程中安排三場次的主題演講(Keynote Speech),分別邀請了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巴西紀實攝影師塞巴斯蒂奧.薩爾加多(Sebastião…

高雄市立美術館:2019/10/26-2021/09/05【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 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

【「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南方作為相遇之所」,邀觀眾共同探索南方城市圖像記憶】 ❉ 展覽內容: 高美館提出「South Plus」-大南方的概念,意圖做出翻轉。在此,南方的視野將不再受限於地理上的南部,而是一種製造差異敘述、發掘忽略的聲音的態度。同時也並非由南方取代北方的對立關係,而是開啟多元史觀的可能。…

【博物之島新訊】傳統作為抗衡全球化的武器—服裝博物館迎向未來

作者:劉又瑜(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國際服裝博物館與收藏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Costume, COSTUME)為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轄下的專業委員會,關注博物館典藏展示的服裝文物之歷史、時尚、材料、樣式及其文化意涵,並致力於蒐藏、保存、研究服裝,以及與服裝有關的技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