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最新消息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2021/11/25-26【博物館:變革的挑戰 青年學者研討會】

【博物館:變革的挑戰 青年學者研討會】 ❉ 內容: 當代博物館肩負著多重身份與角色,博物館作為文化DNA的採集者、珍奇室的收藏家、遺產的保存者、知識文化傳承的教育家、創造意義的敘事者、文創風格的形塑者、社會改革的行動主義者,博物館如何在不同身份間轉換,又不會面臨認同危機?面對不同利害關係人,如政府、贊助者、觀眾、社群、組織、員工、志工等的需求時,利益如何協調?博物館如何詮釋多元觀點,並與他們的服務對象建立深刻的關係?博物館在變與不變間,什麼價值應該維持?什麼又應該調整?…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步上復甦之路了嗎?ICOM最新疫情影響報告上線

博物館步上復甦之路了嗎?ICOM最新疫情影響報告上線(Photo by Nick Pryde on Unsplash) 作者:藍敏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新冠病毒不斷變異,Delta變異株的高傳染力防不勝防〔註1〕。防疫模範生的台灣也在今年5月發佈三級警戒〔註2〕,全球疫情起起伏伏,博物館的開/閉館採滾動式調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近期應用新技術調查並呈現疫情對博物館的影響性,例如ICOM…

【博物之島新訊】能看也能聞!首創氣味體驗盒,荷蘭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帶你重回17世紀

荷蘭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為線上展覽開發氣味體驗盒(郭怡汝 拍攝) 作者:郭怡汝(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 文化推廣組) 芬芳的鮮花、惡臭的運河、刺鼻的漂白場⋯⋯400年前的荷蘭是什麼味道?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首次以「氣味」為主題,推出特展《嗅聞藝術:稍縱即逝—色彩中的氣味》(Smell the Art: Fleeting–Scents in…

臺灣客家文化館:2021/8/4-2022/2/28【衫間密語: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

【衫間密語: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 ❉ 內容: 本展以「原客服飾圖紋」為主題,呈現原客族群文化交流的印記,也是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一個以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族為主題的展覽,亦是今年度客委會「客家向原住民族致敬」的系列活動之一。 展覽以臺灣客家族群與原住民族服飾上的圖紋為主軸,分「原客織間」、「圖紋密語」、「新意不絕」三區,闡釋2族群在長久的相處中,留下互相欣賞與學習的痕跡。…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8/27-10/31【春花蔓蔓】陳惠美纏花工藝師生聯展

【春花蔓蔓】陳惠美纏花工藝師生聯展 ❉ 內容: 纏花是流傳於臺灣民間的一項傳統手工藝,結合了剪紙、纏繞與刺繡的技藝,閩南地區將纏花稱為「春仔花」,是取臺語「春」為「剩」的諧音,用以祈求「年年有餘」的吉兆。「春仔花」一般用於吉慶場合,尤其在傳統婚嫁中被賦予重要角色,每一朵春仔花皆寓意有「福、祿、壽」、「多子多孫」、「百年好合」等吉祥祝禱,可謂是帶著「祝福」的花朵。…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8/28-10/31【張振宇:當代佛教藝術】

【張振宇:當代佛教藝術】 ❉ 內容: 展覽序  策展人|潘安儀(康乃爾大學藝術史暨視覺學研究所所長) 這次展覽中,透過召喚後疫情時代「靈性文化」之降臨,張振宇以其當代佛教藝術啟動「人文時空的當代性、開拓新的藝術圖像語言與範疇」,就是以佛法空性的當代詮釋,以新的理念、結構、形式、內容表達佛教終極之關懷。…

國立歷史博物館:2021/8/16~【工必有意─工藝裡的吉祥紋樣】線上展(OPEN MUSEUM平台)

【工必有意─工藝裡的吉祥紋樣】線上展(OPEN MUSEUM平台) ❉ 內容: 本線上展以「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思維作為發想,介紹已融入生活日常,卻逐漸被人淡忘的4類美好寓意的紋樣,分別為:「曲直方折─幾何紋」、「虛實之間─動物與道釋紋」、「草木花果─植物紋」、「福祿壽喜─文字紋」。本展希冀藉由國立歷史博物館40組件典藏文物,引領大眾體會先民意必吉祥的智慧結晶和審美意趣,見證吉祥紋樣在工藝設計上的創意巧思,期在國人齊心抗疫關頭,傳遞幸福感與正能量! ❉ 日期:…

【博物之島專文】如何跨時空傳承文化?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的藏品管理方法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設有臺灣原住民展區。日方研究人員曾於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博屋瑪小學舉辦工作坊,記錄物件相關知識。(呂怡屏 攝影) 作者/攝影:呂怡屏(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外來研究員) 進入21世紀將近二十年,博物館研究的國際期刊再次提起博物館的社會角色、文化遺產(cultural property)的蒐藏展示等相關討論。例如2019年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