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館所最新活動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流 轉 恆 變 Fluxus ── 李 柏 天 個 展 Tim Budden solo exhibition

「一種事物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種事物的開端,那裡是形態變化和創造新生的場域。」 十二年前,李柏天Tim Budden在樹火開展他眼中繽紛多彩的臺灣印象,西方雕塑背景與東方剪紙藝術碰撞的火花,展示了龍年初始的喜氣洋洋; 十二年後,時間流轉了一紀,當年藏在剪影裡未明說的思索,經時光與生命的洗鍊,跟著李柏天走了一圈又回來,回到樹火紀念紙博物館的原點。 展覽取名《流轉…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第21屆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人造衛星太空輻射環境驗測(12/24)

在外太空中環境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粒子,其中包含了質子、中子、電子、光子與重粒子等。對於人造衛星而言,當高能粒子碰撞到衛星元件時,有時會發生訊號異常的現象,或是發生永久性失效的問題,導致人造衛星無法正常工作而提早結束任務。由國科會連續補助第21屆的週日閱讀科學大師講座,於112年12月24日上午10時邀請國家太空中心微奈米衛星研發組曾建凱組長,主講「人造衛星太空輻射環境驗測」,讓我們一同探索星際。…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即日起-2024/1/30《歷史臺灣》第27-28期特別徵稿

臺史博館刊《歷史臺灣》全年徵稿中!各種臺灣史、博物館學及文物蒐藏保存的研究成果都歡迎來稿,第27期、第28期另徵求以下主題稿件,徵稿說明及文章體例請見:https://www.nmth.gov.tw/archive?uid=173。 _ 第27期:開放的歷史詮釋與當代社會 本期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黃貞燕所長擔任客座主編,特別徵求「開放的歷史詮釋與當代社會」主題之稿件。…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官方網站 第六期新訊與專文發布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官方網站 第六期新訊與專文發布 主題:FIHRM-AP共振人權年會的激盪與迴響 編輯室的話 2019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第25屆京都大會中,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創辦主席David Fleming,宣布亞太分會(FIHRM-AP)正式成立,作為亞太地區人權議題的社群平台,期許它主動串聯博物館與NGO組織,鼓勵透過共享、合作、學習涉入敏感且爭議的複雜議題,且積極採取行動。…

《歷史文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319期

.作者: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國立歷史博物館 .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 . ISSN:0457-6276 . 網址: 歷史文物電子書 書籍介紹: 《歷史文物》季刊以培養國人藝術、歷史、文物與博物館學知識,提昇美學素養為宗旨,為多元的文化藝術性刊物。自2020年度起全新改版,以「知性的.感性的.趣味的」為刊物方針,致力打造為藝術文物界的傳記文學刊物。…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絲路光華——敦煌石窟藝術特展

百年來規模最大•敦煌石窟再現 西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建立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聯繫,促進了沿途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融合,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內涵,對後世影響至爲深遠。絲綢之路開通後,中西貿易往來十分活躍,絲綢古道上展現出一派商埠繁榮、人文薈萃的興旺景象。…

郵政博物館:龍昇福聚︱生肖郵票與文物特展

民國113年歲次甲辰,年肖屬龍。為迎接新年來臨,郵政博物館特舉辦「龍昇福聚︱生肖郵票與文物特展」,展出以「龍」為主題相關之郵票、封片及珍貴文物,歡迎蒞臨欣賞。 一、主辦單位:郵政博物館、中華文物郵學會 二、協辦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三、展覽期間:112年12月15日至113年4月7日 四、展覽地點:郵政博物館6樓特展室 五、展覽內容: *郵政博物館典藏之國內、外龍年生肖及與「龍」主題相關郵票、郵品。 *中華文物郵學會提供集郵家珍藏之與「龍」主題相關郵票及封片。…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12月23日【翻轉與串連─臺灣貝珠專題座談】(註:報名截止日期為12月15日)

臺中纖維工藝博物館將於12月23日(六)辦理《翻轉與串連─臺灣貝珠專題座談》,邀請多位不同領域與貝珠相關之國內外專家、學者、工藝技術保存者,從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部落等不同的角度,期望能將整理分析之貝珠資料,進行多面向研究的整合與討論,豐富對於貝珠文物的知識,且深化博物館館藏貝珠文物的價值,歡迎對於臺灣貝珠文化有興趣之相關背景者,一起為臺灣與南島貝珠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_ 時間:12月23日(六) 9:00-17:00 地點: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B1…

有章藝術博物館:《Internet Surfing:網路衝浪手冊》

本展覽以《Internet Surfing:網路衝浪手冊》為題,具象化瀏覽網頁為衝浪運動,來探討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用網路的景象。 藉「手冊」的功能,使每一條注意事項成為實踐觀展的指引,同時也揭示展覽的整體架構。透過展出的作品重新練習「網路衝浪」,並探討當我們乘著網路浪潮時,可能遭遇的事件。 無論是將衝浪與海灘圖像裂解於作品中的林子傑、將迷因圖像與充滿集體記憶的Window桌面影像結合的Vasi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