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館所最新活動
臺灣股票博物館112年度導覽員招募中
為提供大專院校在學學生職場實務學習機會,臺灣股票博物館自開幕營運以來,每年遴選各大學院校在學學生約30名,擔任導覽解說及接待服務工作,渠等表現深受各界肯定與好評。臺灣股票博物館本(112)年度導覽員招募活動,自即日起開始,歡迎本年9月升大學三、四年級或研究所ㄧ、二年級學生,需具英語導覽能力,且該學年度未安排企業實習或擔任交換學生者參加甄選,並進行為期3個月導覽解說技巧及接待禮儀等相關專業訓練。 時間:自即日起至2023/4/20報名截止 地點:臺北市復興北路365號3樓…
2023臺灣博物館與文創產品特展 展覽徵件
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於2020年11月在福州三坊七巷塔巷30號正式成立。該院立足於宣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力於打造兩岸歷史文化交流與研究的綜合平臺。除了從事基本的研究、交流工作之外,也是兩岸文物的展示平台,除了常設展覽,還不定期舉辦臨時展覽,由兩岸文化機構共同參與、共同策劃,讓中華傳統文化得以繽紛呈現。 今年五月特別邀請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的兩岸博物館專業交流委員會合辦「2023台灣博物館與文創品設計展覽會」,並於2023年5月18日上午舉辦開幕式及相關學術交流活動。…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即日起~2023/04/30【第三期志工招募】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三期志工招募】 基金會簡介 財團法人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整建暨營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園區,為提升文化生活品質,健全傳統藝術發展環境,推廣傳統藝術教育事項及一般諮詢與服務等,特成立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志工團,招募對傳統文化藝術愛好且具有服務熱誠之志願服務人士,以提升園區文化服務品質。 招募對象 熱愛傳統藝術、具服務熱誠且對本會志工工作項目有濃厚興趣者。 18歲以上,儀容端莊、口齒清晰且表達能力佳者。…
《客‧觀》112年專題徵稿
《客・觀》是一個關注族群文化與博物館研究,兼具科普與學術專業之期刊。《客・觀》期待從多種視角思索族群關係,同時提供和客家、族群及博物館相關議題,包含實務分享、學術研究、田野觀察、跨界對話及新觀點之發表平台,歡迎相關議題文章投稿,隨到隨審。…
臺南市美術館:即日起至2023/04/28【2023年大專院校暑假實習生招募計畫】
臺南市美術館2023年大專院校暑假實習生招募計畫 為培育國內美術館專業人才、促進各領域專業交流,臺南市美術館提供大專院校在學學生到館實習機會,使學生有機會與管道發揮在校所學理論及其專業領域專業知能,以期提升美術館實務經驗與能力。 申請時間 即日起至2023年4月28日止。 實習期間與時數 2023年7月3日至9月1日期間,實習時數須達至少160小時。 實習地點 臺南市美術館 其他資訊 招收對象:國內外大專院校與本館業務相關系所之學生。…
主客觀—跨域創作特展
當代藝術多元的創作媒材,提供藝術家們多樣述說感性的載體,更賦予觀眾多種不同視覺刺激模式的觀看體驗。 本次特展由獨立策展人蕭言軒策劃,邀請周志勇(油畫)、李懿宸(視覺設計/攝影)、邱俊維(雕塑/複合媒材)、廖家翊(漆藝/壓克力)、彭泰宏(藝術攝影)五位青年藝術家,就「主觀詮釋、客觀凝視」的概念,帶來不同立場跨域匯流的文化激盪。 《主客觀》既是本次展覽中觀察與觀看同步發生的兩種意義,更是為新世代的創意作註解,期待將展覽形塑為觀點交織的嶄新場域。 展覽時間…
北投文物館「東風西行—18世紀清三代外銷瓷流行歐陸」特展
台灣首次以清代康、雍、乾盛世外銷歐洲瓷器為主題的特展,即日起至8月13日在台北市北投百年古蹟博物館—北投文物館盛大推出。清三代外銷瓷長久以來在亞洲被忽視,其研究亦非常少。此次「東風西行—十八世紀清三代外銷瓷流行歐陸」特展,北投文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台灣碗盤博物館、橄欖樹下文創有限公司及多位收藏家合作,為完整呈現近年來漸被亞洲國家重視的外銷瓷文物,特別匯集百餘件來自歐洲與台灣收藏家以及博物館的收藏,系統地展出難得一見的外銷歐洲的青花瓷和彩瓷珍品。 …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23/02/25-2024/09/08【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
不只是美術館,這裡也是探勘時代的基地…
郵政博物館:這一片番薯地-豐饒之美特展
臺灣以農立國,農業是早期經濟發展的命脈,在進入工商業社會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農產品市場後,農業面臨衝擊,糧食自給率日益降低;為串起民眾與土地的情感,認識在地農業,規劃本特展,展示與「農業」主題相關郵票及早期農具,期呼籲大眾「吃當地」,多選用本土農產品,以行動支持農民發展特色產品,提升經營力,共同疼惜生態環境,減少碳足跡,落實友善環境。 展覽期間:112年4月1日至10月15日 展覽地點:郵政博物館6樓特展室 展覽內容:…
2023年文化遺產災害風險管理國際論壇
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 SDGs)係當今國際社會之共同願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於 2019年發布「 2030文化指標」報告書,首要指標即「遺產投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藍盾組織亦長期針對文化遺產的人為及天然災害風險管理問題,進行多面向研討。近年來俄烏戰爭、威尼斯及泰國洪水、巴黎聖母院及沖繩首里城火災等重大文化遺產事件,更使遺產與文物的危機回應、主動保護、災害準備及國際夥伴合作支持等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