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新訊

【新訊】「參觀博物館」可望成為英國醫師處方箋

進博物館參觀將成為英國醫師的處方內容 Photo by Adam Jones, via Wikimedia Commons  撰文:謝文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 英國正計畫施行「社會處方箋 」(Social Prescribing),將藝術、音樂、舞蹈、運動等視為醫療處方。 英國衛生大臣Matt Hancock日前於全國社會處方箋年會 (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n Social Prescription)…

【新訊】東南亞織品藝術盛宴 博物館作為文化展示場域

撰文∕攝影:田偲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博物館的展示功能,除了關注典藏的呈現與敘事規劃,不同文化脈絡下形成的人事物,同樣也藉由展示來達到文化交流、情感聯繫與商業合作等目的,讓當代博物館的展示樣貌更加多元。2018年10月6日至7日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辦之「蠟染之美—東南亞織品藝術盛宴」,即是博物館作為公共開放空間,藉由織品技藝,展現印尼及菲律賓文化之典範。 …

【新訊】科技X博物館:洛杉磯郡立美術館3D夏夜派對

藝術家Peggy Weil的重新創作3D Wallpaper (1976/ 2018),利用數位技術輸出,使圖形增為四色,創造視覺立體感。 撰文:劉宣欣 位於美國洛杉磯威爾希爾大道的洛杉磯郡立美術館 (LACMA) 於2018年8月25日週六的晚上舉行3D夏夜派對活動。活動從晚上8點進行到午夜,以電子音樂結合獨特視覺技術,使3D效果體現於展覽之外,觸及大眾生活圈。 派對的舉辦靈感源自美術館當期展覽 3D Double…

【新訊】博物館經濟學:永續發展與創新經濟模式

  撰文:黃湜雯、陳淑菁(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2018博物館經濟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年10月4至5日於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會議以博物館面臨的經濟議題為主軸,邀請到國內外多位學者專家進行研究分享與討論。內容爬梳博物館的經濟脈絡,談文化與文化機構價值的評估、以互動重新包裝科學體驗創造收入、科學館品牌價值的體現與科普產業化的創新思維等。 會議邀請到卡達奧林匹克與運動博物館的展示主任 Yousef Khacho…

【新訊】關於美術館實踐公平性、多元性、包容性的策略建議

  撰文:王惇蕙 (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2018年9月,Ithaka S+R 和 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發表一份關於美術館公平性 (Equity) 、多元性 (Diversity) 、包容性 (Inclusion) 的報告。研究對象為八個美國的美術館,以美術館公平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現況和策略為基礎,加上縝密的現地觀察與訪查,爬梳三大主題,提出十四項建議,提供美術館和文化機構的決策者參考。 …

【新訊】紐西蘭毛利人的來臺「尋根」新聞迴響

毛利青少年熱烈的討論祖先可能來自臺灣。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文化部。  撰文:黃郁倫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遺址發展組)  『認同南島一家親的紐西蘭毛利族青少年,今天抵達臺灣進行文化尋根之旅活動⋯⋯希望可以透過這次訪問找到自己的根,看看台灣原民歷史是否影響毛利族人的文化... 這是一項尋根溯源計畫,背後更大的用意是要讓毛利小孩尋根並強化自己的原民意識。』(自由時報 2018/08/22)若Google搜尋「毛利、尋根」,針對2018年8月底紐西蘭Ngāti…

【新訊】從數位掃描和IP回望博物館文物的當代蛻變

   以故宮收藏為起點之「國寶星遊記」述說主角「魁星」尋回夥伴「鰲魚」的故事(圖片提供:光點吉樹公司) 撰文:黃紫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文化科技發展聯盟成立宗旨為推動文化科技、促進產業間交流,設立有文化資產、影視音以及時尚跨域等三組。透過定期講座,培育文化科技人才,也藉此媒合人才,令產業間對話、互為瞭解。2018年9月27日的「文化科技講堂」邀請到固態記憶及光點吉樹公司,介紹3D圖像建模技術與文化內容應用。…

【新訊】從「快閃博物館」風潮引發博物館思考觀眾攝影現象

冰淇淋博物館 (Museum of Ice Cream) 可供互動的展示。 圖片授權: Pint Shop,攝影: Griffin Lipson 撰文:陳瑋彤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在影像主導的社交媒體世代,為拍攝互動而設的「快閃博物館」(pop-up museum) 現象應運而生。它們的大行其道值得我們觀察,這只不過是一閃而過的熱潮,還是發展為足以持續吸引與一般的博物館同等或更多訪客的另類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