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類別

專文

【專文】精神障礙展演與主體發聲 《主體‧組體:I am who I am》共同策展之實踐

文/攝影:陳亭亘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台北市私立活泉之家組長 作為社會教育重要機構的博物館,展覽內容有加強主流文化與意識型態之效,影響並形塑社會的觀點。然而,關於占世界總人口百分之一的精神障礙者,臺灣的博物館幾乎不曾關注這群處在社會邊緣、飽受污名與歧視的群體;而是由各個社福團體,如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持續努力透過策展,企圖與社會大眾溝通與對話…

【專文】在博物館處理令人難以面對的記憶 II

攝於2013年9月7日芬蘭赫爾辛基的俄國大使館門前,為抗議俄國立法禁止「宣傳同性戀」,社運人士將其人行穿越道漆為LGBT抗爭常用的彩虹標誌。 原文作者:David Fleming (英國Hope大學教授/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國際博物館管理專業委員會理事/前利物浦博物館群總館長)…

【專文】在博物館處理令人難以面對的記憶 I

原文作者:David Fleming (英國Hope大學教授/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前利物浦博物館群總館長) 博物館隸屬於極富挑戰性的行業。它已不再只是將有趣或美麗的物件呈現給從不質疑的大眾這樣的角色。這個時代的博物館竭力成為所處社群的核心,並儘量成為- 套句英語裡的說法-「容易滲透」(permeable)…

【專文】在拉丁美洲的博物館推行人權教育 (下)

作者:Susana Meden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拉丁美洲分會FIHRM-LA現任執行長) 翻譯: 呂繼先 博物館所從事的活動,自然會聚焦於與其本身類型屬性相關的議題上頭- 所以藝術博物館會探討藝術與美,科學博物館探討創新發明。但今日,能夠吸引到最多訪客的,並不是那些只展示美麗或歷史性館藏的博物館,而是所推出的展覽更能夠打動觀眾、鼓勵人們對人生有所省思者。…

【專文】在拉丁美洲的博物館推行人權教育 (上)

作者:Susana Meden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拉丁美洲分會FIHRM-LA現任執行長) 翻譯: 呂繼先 FIHRM-LA(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拉丁美洲分會)乃是為了鼓勵拉丁美洲地區的博物館,協助當地社群瞭解他們的權利,以落實世界人權宣言,而發起的組織。…

【專文】博物館與城市發展、公眾參與

城市歷史博物館實際做的,是如詩詞或畫作一般,去創造出一座城市的印象 (攝影/ Tim Dutton, CC BY-SA 2.0) 撰文:David Fleming (英國Hope大學教授/ 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主席/ 前利物浦博物館群總館長) 摘譯:呂繼先 多年前,我意識到我正踏上一段探索的旅程,終點目標是一座完美打造的城市博物館。…

【專文】設計人們愛去的博物館

撰文:施承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曉宇宙文創事業創辦人- 近十餘年,投入博物館規劃設計、展覽策劃、內容研發、敘事設計、人與空間感知研究,致力於從內容出發的博物館/展覽營造,為人們打造生動的展覽故事與親切的空間經驗。) …

【專文】電子遊戲與其當代省思:V&A博物館的電玩特展

「電子遊戲:設計/遊戲/干擾」以《風之旅人》做為展覽序幕,邀請觀眾踏上探索遊戲世界的一趟旅程 撰文:戴映萱(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藝術策展碩士、藝文工作者) 2018年末,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V&A)推出特展「電子遊戲:設計/遊戲/干擾」(Videogames: Design/ Play/…

【專文】展示搖滾再現批判: V&A博物館的PINK FLOYD回顧展

展場設計概念來自專輯「籓籬之鐘」 (The Division Bell) 封面設計 撰文:陳佳汝 (關鍵評論專欄,前破報記者)、陳佳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1970年代英國最具影響力的前衛藝術搖滾團體─平克佛洛伊德回顧展 (Pink Floyd Exhibition- Their Mortal Remains),2017年於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以下簡稱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