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視覺藝術無障礙—香港連結感官體驗的互動設計

Making Visual Art Accessible: Interactive Design in Hong Kong Connects Multi-Sensory Experience

圖片來源:Beyond Vision Projects

作者: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近年博物館界著力推動文化平權,透過完善建築設施、展覽設計、導覽服務和教育推廣活動,務求創造身心障礙者能平等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然而,部分藝術媒材,受制於本身特質,亟需更具針對性的設計,以突破觀賞的藩籬。社會主流以視覺為主導,傳統形式的美術展覽更是依賴眼睛觀察。博物館如何能夠創新轉化,消除視障人士接觸視覺藝術的阻礙?本文以香港非營利組織Beyond Vision Projects (BVP) 為案例,探討科技輔助藝術欣賞的新可能,配合教學資源與活動,進一步鼓勵視障人士成為視覺藝術創作的主體,並促進博物館成為以人為本、傷健共融的體驗平台

關鍵字:文化平權、視覺藝術、社會設計、傷健共融

In recent years, the museum profession put more effort i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rights. Improvements have been made on architectural facilities, exhibition designs, guided tour services, and educational promotion activities etc., aim to enabl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o participate in cultural activities. However, some art forms, constrained by characteristics per se, require certain special designs to break through the viewing barriers. While the mainstream society is visual-oriented, conventional fine art exhibitions rely on eye observations. How can museums remove obstacles faced by the visually impaired in accessing visual art through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s? Learning from the case of a Hong Kong base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Beyond Vision Projects (BVP),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plore the new possibilities in technology-assisted art appreciation. Combined with teaching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the visually impaired are encouraged to be the main body of artistic creation. Such design allows museums to become a more people-oriented and disability inclusive platform.

Keywords: cultural rights, disability inclusion, social design, visual art

 

如果有天看不見了,你該怎麼逛展覽?

視覺藝術展覽由於配合藏品保存,或多媒體作品視覺效果的需求,展埸空間大多燈光昏暗、作品禁止觸摸、解說牌上的字體細小,種種限制讓視障人士卻步。即便有些展覽提供語音導覽,若主要對象為一般觀眾,錄音內容以背景資料的補充說明為主,未必能補足視覺細節的缺席。有見於視障人士對無障礙藝術展示的需求,現居香港的「社會設計師」(social designer)Rico Chan研發了「觸感-聽覺互動系統」(Tactile-Audio Interaction System, 下簡稱TAIS,於2016年創辦非營利組織Beyond Vision Projects(下簡稱BVP),從感官體驗出發,促進社會的平等共融。

香港前立法會大樓black on black觸感裝置(來源:Beyond Vision Projects)

 

一起用雙手和耳朵進入藝術的世界

TAIS是一種將影像轉化為觸感和語音的可觸摸裝置,為視障人士和低視力長者提供更適切的接收資訊渠道,健視人士也可以利用它喚醒視覺以外的其他感官。TAIS的獨特之處是把觸覺與聽覺同步,促進視障人士和低視力長者的腦海圖像呈現過程。在調研的過程中,設計師與視障人士溝通,掌握他們易於理解的操作模式和呈現方式。中英雙語的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以「先宏觀,後細看」的原則,進行有系統的描述。觸感方面則以凸出的線條構圖,例如用葉子的形狀來代表茂密的樹木。另設有「觸感色彩系統」(Tactile Colour System),以不同紋路標示顏色。有別於感應式的語音導覽器,TAIS強調參與者的自主性,在長方形畫框一角以箭頭標示方向,邊線框線中間各有凸出的小方塊,指引觸感提示按鈕的位置,參與者必須主動按下語音才會播放,途中可以隨時暫停播放。裝置可因應場地條件,配合播音器或耳機使用。

觸感色彩系統示意圖(來源:Beyond Vision Projects)

 

TAIS的應用層面廣泛,BVP從西洋美術經典開始,以平面繪畫為主,亦利用3D技術列印「蒙娜麗莎」頭像。其後延伸至香港的風景地圖(維多利亞港)、建築地標(前立法會大樓)和公共藝術(中環嘉咸街的〈九龍城寨〉壁畫)等,未來將研究製作書法墨寶。此外,BVP與在地藝文機構及學校合作,提供教學資源、培訓課程和工作坊。例如:與香港失明人協進會製作教材,免費提供心光盲人學校師生使用,並為香港兒童探索博物館「蟲蟲奧妙展」製作觸感輔具。另開設課程引導視障學生學習色彩,鼓勵他們在觸覺的輔助下進行繪畫創作,帶領他們實地考察並拍攝觸感圖所描繪的景點。視覺藝術在香港小學至初中階段為必修科目,視障學生卻不得其門而入,有參與計畫的學生反映,TAIS實現了他們親近視覺藝術的渴望。

馬蒂斯〈舞蹈〉彩色觸感裝置(來源:Beyond Vision Projects)

 

BVP強調傷健共融的理念,其中「摸得到」的自畫像工作坊邀請參加者閉上眼睛、放鬆身體、兩手並用,將觸摸的感覺用連續的線條繪畫,也有失明人士以導盲犬入畫。手繪原稿掃描後以特殊的技術打印成屬於自己的觸感作品,讓健視人士與視障人士共同分享藝術經驗。

筆者參與工作坊的自畫像(來源:陳瑋彤)

 

博物館友善平權運動:人人皆可使用的無障礙設施 

BVP的成立是受到一個日本視障攝影展覽的啟發,歷來致力於國際串聯,曾與台灣、韓國、美國等地的博物館及相關組織合作交流。2019年為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8件常設展品量身訂造TAIS,該館邀請當地視障人士體驗作品,並了解他們使用後的感受,過半數受訪者竟然是第一次踏足博物館,反映博物館拓展視覺輔具的迫切。在亞洲地區,BVP曾與台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及韓國首爾Another Way of Seeing合作展出。近年來陸續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帶領視障人士體驗自然環境,並培訓他們成為生態導覽員。

台灣是亞太地區推動友善平權的領頭羊,包括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稱臺史博)常設展「口述影像語音導覽APP」和針對心智障礙者的「共融學習計畫」。除了服務身心障礙者,也有如國立臺灣博物館為新住民而設的多語導覽服務,以及多館因應高齡社會共同發起的創齡服務。臺史博舉辦的「2018文化平權在亞洲:博物館教育新趨勢」國際論壇,邀請國內、日本、韓國、澳洲等地產、官、學界人士共同交流。當時香港展能藝術會受邀,分享以簡單物料手工製作的觸感藝術。另外,今年香港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社區文化發展中心,與視障策展人盧勁馳合作,開設了香港首個「觸感藝術空間」,期待疫情緩和後重新開放參觀。疫情的衛生考量使觸感藝術的展出受限,BVP與K11藝術基金會「大自然小先鋒計畫」在家學習課程,教育兒童愛護生態、實踐環保,展現感官輔具靈活應用的彈性。

隨著社會意識的提升,身心障礙者被歧視的情況日漸改善。他們希望像普通人一樣生活,真正融入社會。因此,我們不應以施捨同情的心態看待身障者,應讓他們掌握更多的自主權。無障礙設施是身障者的基本權益,同時所有人皆可以享用。博物館要落實友善平權,要打破將身障者區隔照顧的思維,利用設計的巧思與創新科技移除障礙,讓傷健群體透過展覽彼此了解、共同經驗。


延伸資訊:

想知道更多關於Beyond Vision Projects的資訊,歡迎造訪網站:www.beyondvision.asia 或與策略專員Marco Shek石嘉俊先生聯絡:marco.shek@beyondvision.asia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