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專文】召喚逝者的名字: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教育使命

2016年美國東高中的學生參觀該館常設展(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USHMM)座落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自1993年成立以來,其首要任務為傳播大屠殺的相關知識,保存受難者的記憶,並鼓勵觀眾反省大屠殺事件引發的道德和良知問題,進而反思身為民主國家公民應有的責任。對該館而言,「教育」是其重要的使命,希望透過展示與教育活動,激發觀眾以批判性思考面對過去,並反思當下自己的責任。

本文將介紹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教育活動,並訪談在該館從事教育工作超過10年的Ann O’Rourke,了解該館的教育方針與教學規劃。O’Rourke畢業於美國印地安納州聖母大學歷史系,2012年以實習生身分進入大屠殺紀念博物館, 2013年開始任職教育相關部門,目前身兼該館專業教育部門以及威廉.萊文家族大屠殺教育部門(William Levine Family Institute for Holocaust Education)專案經理(註釋1)。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內部照(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接近受難者的故事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不僅是典藏與展示史料的機構,更是紀念大屠殺受難者的場所。O’Rourke指出,我們不應該僅將大屠殺視為過去的歷史事件,而要使讓觀眾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反思歷史教訓。該館在展覽中彙整受害者和倖存者的聲音,同時審視德國社會的執法者和一般民眾在大屠殺這個歷史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如該館的「教育指南」強調,講述大屠殺事件時,應避免簡化複雜的歷史問題,並將抽象的統計數據轉化為個人的故事,讓觀眾看見龐大的受害者數量背後的情感與記憶,在廣泛的歷史敘事中理解個人經歷的多樣性,唯有如此,博物館才能成為一座富有生命力的紀念場所。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容顏之塔」展出大量受難者的照片,營造追悼與紀念的氛圍(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博物館的展覽呈現大屠殺事件背後的歷史脈絡,並強調以不同視角展現大屠殺,涵蓋了受害者、倖存者與加害者的觀點。博物館的展覽設計成自導式(Self-guided),透過精心規劃的動線,引導觀眾自行貼近並且反思這段黑暗歷史,達到教育的目標。O’Rourke指出,因為議題的沈重性,博物館建議11歲以上的觀眾參觀,也將大屠殺相關的具體圖像陳列在具有一定高度的隱私牆後方,以免讓孩童不小心看到。

在博物館中,受難者不僅是被記憶的對象,更是博物館的核心成員。O’Rourke表示,該館也與受難者合作,曾經規劃他們專屬的志工座位,定期擺放在博物館內,讓觀眾可以與他們直接交流,聆聽受難者的生命故事,深切感受歷史的真實性。此外也會舉辦講座,邀請受難者分享親身經驗。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展出大量大屠殺受難者與倖存者的物件。圖為集中營非尤太裔倖存者Anthony Acevedo所捐贈的日記與物件。(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除此之外,博物館也積極與學校合作,並簽署了備忘錄,確保每一所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公立高中都會帶學生來參訪,做為其課程的一部分。除了實體參訪,博物館也提供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讓教師可以遠距把資源帶進教室,傳遞給各地的學生。而館方提供的大屠殺線上百科(Holocaust Encyclopedia),更製作了高達20種的各國語言版本,以供全世界的觀眾查詢,截至2022年底已經有2,570 萬點閱人次。

 

博物館定期舉辦教師研習,與教師討論如何傳遞大屠殺歷史。(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避免悲劇重演:給執法部門的教育專案

威廉·萊文家族大屠殺教育部門的教育計畫自1996以來,持續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前來參觀博物館,包括對國家政策具有影響力的執法部門、司法部門、國防單位,以及外交、醫學、教育和宗教領域的專業人士等。

1999年,博物館曾邀請華盛頓特區警察局長Charles Ramsey參觀博物館,局長對於德國執法團隊在大屠殺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印象深刻,並表示:「為什麼理當保護人民的警察會變成納粹極權主義的幫兇?我希望讓部屬了解這些事情」。此後,博物館與華盛頓特區警方密切合作,也協助培訓聯邦調查局(FBI)、美國特勤局(Secret Service)的執法人員。此外最近也與美國國務院國際麻醉品跟執法事務局合作,協助規劃刑事司法人員預防暴行方面的培訓課程以及工作指南。

 

2010年海軍見習生參觀該館常設展覽(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每當專業人士,尤其是執法人員來訪博物館,館員會引導他們仔細觀看歷史照片,或者研讀大屠殺時期的各項案例,了解當時的專業人士如何做出決定。例如博物館曾為有軍方背景的參觀者準備了以下案例:曾有三名連長被命令殺死轄區內的人,有兩名連長聽從命令,但有一位連長選擇抗命。透過這些歷史案例,來討論道德領導(moral leadership)的議題。O’Rourke表示,大屠殺歷史研究顯示,執法部門與軍隊在大屠殺執行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博物館希望透過這些課程,讓參與者省思大屠殺悲劇,了解他們在民主國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責任,也防範未來悲劇再次發生。

 

國際交流與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自成立至今,博物館積極參與多項國際專案,向世界各地傳遞大屠殺的歷史。根據該館的統計資料,有12%的觀眾是國際旅客,約90%為非尤太人,更有100多位國家元首以及3500多名外國官員曾經來此參訪。館方除了關心二戰期間納粹的大屠殺,也關注如何預防種族滅絕。例如目前館內的特展「緬甸的種族滅絕之路」,就探討了羅興亞人如何從公民變成外來者,成為持續種族滅絕運動的目標,並呈現受難者的證言與影像。

 

 

「緬甸的種族滅絕之路」以個人故事讓觀眾認識羅興亞人被壓迫的處境。(圖片提供:陳佳利)

 

1月27日是世界國際大屠殺紀念日(International Holocaust Remembrance Day)。博物館會在這一天舉辦紀念活動,閱讀受難者的名字。館方認為閱讀這些因納粹政權而被殺害的男人、女人、以及小孩的名字,是一種簡單但有力量的方式,讓世人可以記得他們。2024年的紀念日除了宣讀名字之外,也邀請奧斯維辛-比克瑙(Auschwitz-Birkenau)集中營的倖存者Irene Weiss演講,透過這些活動,邀請更多人共同紀念這段歷史。


世界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影片 


 

大屠殺幸存者Albert Garih 與 Ruth Cohen 於紀念日活動中點亮蠟燭(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提供)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不僅是保存歷史記憶的殿堂,更是將大屠殺歷史的重要性呈現給世人的學習之所。O’Rourke表示,她希望透過多元化的展覽、深入的教育計畫、志工與受難者的分享等等教育推廣活動,讓世界各地的領袖與公民學習面對仇恨,防止種族滅絕悲劇再次發生,以促進人類的生存尊嚴。

(執行編輯:黃淥)


註釋:

  • 註釋1:美國威廉.萊文家族(William Levine Family)於2014年捐款資助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支持該館推動國內及海外的教育活動。
  • 根據雷敦龢導讀漢娜·鄂蘭《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施亦如譯,2013: 3)一文指 出:「基督新教傳教士瓦特.麥都思 (Walter Henry Medhurst) 於 1817 年來華,1837 年曾編篡一本中 英辭典,其中採用犬部的『猶』字指稱尤太人,原因是他認為尤太人並非善類,而且中國古代慣 以『犬』部的字稱呼周邊的蠻族,如北方的狄族,因此麥都思刻意不使用天主教原有的『如得亞 (Judah/Jew)』,而選擇犬部的『猶太』,帶有貶低意味。」針對麥都思的觀點,當代許多學者都刻意 採用「尤」一詞以示反對,本文也採取「尤太」一詞來取代「猶太」。

參考資料:

  •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官網
  • 陳佳利 (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閱讀: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