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史前館重新開幕!新常設展為友善平權與社會議題努力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於2023年5月19日重新開幕,建築空間再造以「友善親和」及「流動」重新打造通透舒適的參觀動線與體驗空間,圖為博物館中庭山之廣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提供)

記者:郭冠廷、葉家妤(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編輯室)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歷經近3年建築再造與常設展更新,於2023年5月19日舉辦「在這裡 臺灣與世界交會」重新開幕儀式。本次改造重點包含全面更新常設展「臺灣史前史廳」與「南島廳」,並新建適合親子共學的「探索館」,顯示史前館作為臺灣歷史與南島文化探索基地的未來願景。

新常設展「臺灣史前史廳」展場利用佈景,模擬史前人類生活方式樣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提供)
新常設展「南島廳」展場以「Kita我們」作為開場,融入眾多南島民族創世神話的動畫作品「世界開始的地方」榮獲2023年德國「iF設計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提供)

 

開館22年來首次全面更新,從亮點看細節

史前館本次更新積極落實友善平權理念,館內設有多個可觸摸導覽地圖,為多元觀眾提供指引;展櫃也貼有點字語音導覽圖示,讓使用者能實際觸摸、掃描,獲得口述影像文物導覽。新常設展區均配合展示內容,設有3D列印製作的不同文物輔具,現場觀眾多願意親近體驗,藉由實際觸摸更進一步瞭解文物細節。

走入新常設展廳,可以發現多處採用藝術創作、多媒體互動裝置,以跨領域互動回應主題。如臺灣史前史廳以藝術家韓旭東木雕作品《海風》,生動反應南島民族乘風揚帆,尋求新天地的無畏精神;並透過多媒體互動遊戲,讓觀眾體驗史前人類怎麼使用工具,理解史前文物功能。南島廳則藉由達悟族藝術家飛魚‧米斯卡《謊言‧罐頭》,反應蘭嶼族人面對核廢料、環境正義議題的憤怒無奈與不懈抵抗。

作品《海風》生動反應南島民族乘風揚帆,尋求新天地的無畏精神。(葉家妤 攝影)

 

回應社會,與當代議題對話

新常設展同時呼應當代博物館趨勢,加入社會議題。南島廳便特別探討臺灣、東南亞和大洋洲島嶼需面對的當代挑戰。

阿美族藝術家范志明用鮪魚罐頭打造黑鮪魚《沙西米》,傳達海洋資源耗竭,以及南島族群生活產業受全球資本主義和工業發展影響,劇烈改變的問題;東南亞區域棕櫚油產業導致的霾害與生態失衡,則呈現跨國企業商品造成的大範圍環境傷害,與太平洋垃圾洋流均為全球發展的黑暗面孔。極端氣候和海平面上升的淹沒危機,也不容忽視。藉由展示代表輻射污染的哥吉拉怪獸模型,展覽揭露蘭嶼核廢料儲存和歐美國家於太平洋島嶼的核子試爆,均是主流社會強行加諸南島的苦難,強調對氣候和環境正義的討論和改變,刻不容緩。

作品《沙西米》傳達海洋資源耗竭,以及南島族群生活產業受全球資本主義和工業發展影響,劇烈改變的問題。(郭冠廷 攝影)
哥吉拉怪獸是輻射污染的產物,展覽藉此揭露主流社會強行加諸南島的苦難。(郭冠廷 攝影)

 

另一方面,展覽透過工地和遠洋漁船佈景,呈現你我便利生活的背後,被多數人忽視的臺灣原住民與南島族群勞動權利議題;「邊界」展區則藉由互動地圖,說明普遍存在於玻里尼西亞群島傳統文化的第三性別,顯示多元性別是自然而長期存在的群體。

而臺灣史前史廳子題「失落的山區舊社」,則傳達保護記憶遺產的重要性。展區以訪問耆老影片,拼湊大型石板屋舊社「屏東縣牡丹鄉高土村」族人遷徙與生活文化的痕跡,受訪者歷史記憶的斷裂與不確定性,正好反映山區舊社歷史資訊急需透過調查、紀錄保存的現象。透過上述貼近社會問題的探討,搭配融入展示內容的藝術作品,希望帶給觀眾反思進而起身改變的力量。

南島廳透過工地和遠洋漁船佈景,呈現被多數人忽視的臺灣原住民與南島族群勞動權利議題。(郭冠廷 攝影)
臺灣史前史廳子題「失落的山區舊社」。(葉家妤 攝影)

 

探索館:兒童多元學習的全新基地!

探索館共分為兩層,1樓「同理心:移動的故事」展區藉由串連美國、加拿大和臺灣案例,以兒童繪本轉化原住民遷移和同化政策等深度議題,搭配親子導覽、學校師長引導,可促進兒童吸收普世人權價值。2樓則以史前文化為主題,規劃「史前探索遊戲區」,包含:大型彈珠滾檯、迷宮探險、陶器拼圖體驗等主題關卡,提供多感官與手動的學習經驗。而特別設立的平權友善區也呼應館舍更新理念,期待未來能迎接更多元的參與者體驗學習。

史前館於今年6月底前都免費入館,想更瞭解史前與南島文化嗎?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來參觀!

探索館1樓「同理心:移動的故事」展區以兒童繪本,轉化原住民遷移和同化政策等深度議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提供)

探索館2樓以史前文化為主題,規劃「史前探索遊戲區」,提供多感官與手動的學習經驗。(上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提供;下圖:郭冠廷 攝影)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