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尋回熒熒流星: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日治時期新劇運動」特展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新時代大登臺:日治時期新劇運動浪潮」特展。(葉家妤 攝影)

作者:葉家妤(文化部博物之島國內外資訊專區執行編輯)、林琮穎(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計畫助理)

「與劇本內容不符,注意!中止!」戲演到一半,演員卻被警察強行帶走檢束,臺下眾聲喧嘩,只留下舞臺「文化向上,破除迷信」四個字……這是日治時期「新劇」的上演場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流星般的10年:臺灣新劇浪潮

新劇亦稱文化劇,相對歌仔戲等傳統戲劇(舊劇),於日治時期(約1921年)由留學生從日本、中國引介回臺,依照劇團性質不同,除了單純發揚表演藝術外,也有著推廣新文化、政治宣傳、公益募款等使命。然而新劇活躍時期僅限於1920年代,宛如流星劃過夜空,絢爛而短暫。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新時代大登臺:日治時期新劇運動浪潮」特展(2023/8/13止),透過新劇劇場揭開序幕,整體展示採用多樣手法,試圖吸引觀眾認識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展覽開頭為模擬新劇劇場之動畫劇場與情境展示。(葉家妤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從鱸鰻頭的拘留室到博物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光榮翻身


 

直觀互動設計,拼湊新劇歷史片段

「日治時期新劇運動浪潮」特展共分4大單元[註1],描述新劇發展流變、與舊劇的衝突,以及新劇的演出場域、劇團與劇本內容。走入展場,舞臺上播放的新劇《黃金塔》迎面而來,反抗社會階級、資本主義的劇碼,鼓動臺下觀眾抗議社會不公,卻也遭到臨監警察強迫終止演出。第一展間透過動畫劇場與現場情境展示,使不熟悉新劇的觀眾快速進入情境,認識新劇在臺歷史。

當新劇遇上舊劇,誰的「吸粉力」較強?第二展間闡述作為劇團演出匯聚地的大稻埕,以及新/舊劇間的衝突。新劇雖以啟蒙大眾、推翻舊文化為目的,然而娛樂性終究敵不過歌仔戲等舊劇。此區特別設計「吸粉力裝置」,觀眾可移動代表新劇的磁力握柄,嘗試吸引木箱內代表看戲觀眾的鋼珠,然而傾斜的木箱,使大部分鋼珠仍會回流至箱子底部的舊劇舞臺,以簡易手動裝置讓觀眾感受新劇難以親近庶民的無力感。

「大稻埕的新舊文化衝突」單元的吸粉力裝置。(葉家妤 攝影)

 

第三展間則介紹當時的新劇劇團與著名劇本,重頭戲為邀請知名演員陳竹昇分飾多角,以閩南語為觀眾帶來5部劇本讀劇演出。聆聽讀劇的話筒下方,也節錄劇本內容,觀眾可自行選擇貼近新劇劇本文學的方式。

展場呈現各類型的劇本,提供觀眾聆聽讀劇或閱讀內容。(葉家妤 攝影)

【博物之島專文】聽,展覽在唱歌!專訪臺史博黃裕元談音樂再現歷史


認識各劇團與劇本後,你覺得自己適合進入哪個劇團呢?第四展間設計為大地遊戲,以劇團成員信念形成的多樣派別為主題,觀眾將化身完成基礎教育的少年,面對新文化運動浪潮,步步選擇自己的人生,最終找到與自身理念相似的劇團。

接近尾聲的大地遊戲,觀眾可跟隨二選一的答案移動,最終能瞭解自身理念與適合的劇團,包括:公益救濟派、社區營造派、藝術先鋒派、政治宣傳派等劇團。(葉家妤 攝影)

 

展覽最後引導觀眾走進厚生演劇會1943年演出《閹雞》[註2]的重要場景,該劇為了振興遭打壓的新劇文化,奮力一鳴。然而仍因皇民化運動,劇中台語歌曲被迫改為愛國歌曲,劇團也在政府抵制、無法獲得庶民喜愛的打擊中劃下句點。

《閹雞》新劇造景,同時播放由台南人劇團重演的現代版本。(葉家妤 攝影)

 

從「看戲」到「登臺」,體現新劇青年理念

綜觀「日治時期新劇運動浪潮」特展,觀眾起初如同舞臺下欣賞新劇的市井小民,伴隨參觀逐步瞭解新劇文化後,最終找尋自己適合的劇團,並進入《閹雞》場景,宛如成為登臺演員,經由角色轉換,體驗一趟在臺新劇文化。當前博物館展覽多以科技互動吸引觀眾,然而,本展搭配低科技的手動、聆聽、大地遊戲等裝置,或更能促進觀眾學習經驗,並聚焦展覽內涵。

 

執行編輯:郭冠廷


  • 註釋1:依展場配置及展覽手冊,展覽可細分為13個子題,依序為:臺灣新劇的興起與發展、受日本與中國影響而興起的臺灣新劇、當新劇遇到舊劇、臺灣新文化運動的「別動隊」-新劇運動、新浪潮來襲@大稻埕、大稻埕-臺北新劇的起源地、大稻埕的新舊文化衝突、新劇的團體與劇本、劇本創作、劇團是相同信念者之集合、穿越!我的新劇人生、尾聲、結語。
  • 註釋2:《閹雞》以女性角度書寫劇本,全劇圍繞在一間商標為閹雞的中藥行,展開一段興衰故事,本劇在皇民化運動中不畏政府,由合唱隊在幕間吟誦〈丟丟銅〉等臺灣民謠做為串場,被視為突破重圍、最後演出的新劇,期待當時臺灣人民能在殖民體制下喚醒自我的文化認同。其精神性在新文化運動潮流裡不言而喻。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