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不只聽音樂!透過展覽探索音樂的不同形狀:加拿大「國家音樂中心」的跨領域、跨文化展示

展覽中觀眾與樂器的互動(陳佳利 攝影)。

蔡振家(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利(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音樂博物館作為承載集體記憶與認同,連結流行文化與科學,已越來越受到重視。2016年開幕的加拿大國家音樂中心(Studio Bell),位於洛磯山附近卡加利市(Calgary),是遊客搭機探訪落磯山必經之地。音樂中心建築內包含表演場地、錄音設施、廣播工作室,以及博物館。在博物館的常設展中,有兩個表彰重要音樂人的「名人堂」,讓藝術家發展多媒體作品的創意空間,還有讓觀眾演奏樂器的實踐空間。最特別的是位於三樓的展區,主題為「音樂的力量」,試圖將音樂的人文現象與自然科學作連結,以下介紹該樓層的三個展區:音樂與健康、聲音效果、嗓音。

「音樂與健康」展區的影片與展板(陳佳利 攝影)。

展板文字呼應上述短片的內容,讓人文和科學進行對話。例如,介紹了原住民祭典歌曲的療效之後,展板接著指出,音樂促進人際情感連結的原理涉及腦中的催產素,而當人們跟著音樂一起哼唱時,體內的壓力賀爾蒙濃度會下降。此外,展板還提到音樂治療在北美興起的歷史,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如何以音樂來紓解退伍軍人的心理創傷。

「聲音效果」展區的示範講解活動(陳佳利 攝影)。

展區「聲音效果」陳列了諸多樂器,特別是能發出各種音色的管風琴,它們都用於無聲電影時期的戲院之中。這些沉默的展品,在專人示範演奏時重新獲得生命,奏出一首又一首的電影配樂。演奏者還講解了管風琴所模仿的各種樂器音色,以及這些音色襯托電影場景氛圍的方式。

「嗓音」展區的影片與展板(陳佳利 攝影)。

展區「嗓音」介紹了人類的發聲器官、歌唱文化,以及相關的科技發展。該展區讓幾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歌手,在短片中介紹他們的歌唱藝術。例如,來自印度的音樂家示範了傳統印度音階的裝飾唱法,Inuit原住民歌手解釋了傳統的喉音唱法如何轉化為beatboxing,非裔饒舌歌手則示範了各種唱念旋律和節奏。

整體而言,加拿大國家音樂中心的常設展除了表彰在地音樂人的成就,讓新秀藝術家和觀眾展現創意之外,最難得的是兼顧了音樂的科學面向,並且跟在地多元族群的觀點結合。這樣的跨領域、跨文化展示,值得我們借鏡。

執行編輯:謝佳均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