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為國家故事的話語權而戰!烏克蘭戰爭藝術特展

烏克蘭藝術家Maryna Solomennykova 作品Madonna of Kyiv,其靈感來自於一張社交媒體瘋傳的照片。2022年2月25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第二天,匈牙利記者András Földes在基輔地鐵站內拍攝到一位正在哺乳的年輕母親,當時地鐵站已成為城市居民的避難所。Maryna Solomennykova認為,這名帶著孩子的婦女,象徵著所有躲避俄羅斯襲擊的烏克蘭母親。(© Bode Museum- Timeless Contemporary Ukrainian Art in Times of War)

作者:王郁婷(德國萊比錫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國與國間若爆發衝突,人們不僅為領土而戰,也得為國家故事的話語權而戰。「若我們失去文化,我們便失去了身份。」烏克蘭利沃夫市議會遺產保護辦公室(Lviv’s City Council Heritage Protection Office)負責人Lilya Onyshchenko說道[註1]。

博物館與文化機構對於保護國家身份不被抹殺、以及在戰後將其振興與重構,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至今,歐洲各地的博物館和畫廊紛紛發表聲明支持烏克蘭,並透過大量展覽與研究計畫,協助保存烏克蘭的遺產和文化。柏林博德博物館(Bode Museum)也與烏克蘭藝評家Olesia Sobkovych合作策畫了「永恆—烏克蘭當代戰時藝術(Timeless Contemporary Ukrainian Art in Times of War)」特展(2023.03.17-2024.03.17),邀請十位烏克蘭藝術家與博物館收藏的中世紀藝術品進行對話。

圖正中為德意志雕刻家Michael Erhart作品Virgin of Mercy(ca. 1480),圖左為烏克蘭藝術家Oleg Gryshchenko作品The Holy Virgin Cover of the Armed Forces of Ukraine(2022),圖右為烏克蘭藝術家Alla Sorochan作品Volunteer Movement(2015)。在哥薩克人的信仰中,瑪利亞是面對敵人時的保護者和調停者。到了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更形成了獨特的圖像學符號「The Holy Virgin’s Protection」。因此根據烏克蘭傳統,Virgin of Mercy雕像的構圖模式衍伸出了更深一層的民族認同含意,瑪利亞成為張開斗篷守護戰士們的聖人。(王郁婷 攝影)
從烏克蘭到柏林的策展脈絡

Olesia Sobkovych曾任職於烏克蘭國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Ukraine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Kyiv),2022年因戰爭被迫離開家鄉。以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烏克蘭當代藝術為專業的她,在恩斯特·馮·西門斯藝術基金會(Ernst von Siemens Kunststiftung)的資助下於博德博物館繼續研究。該博物館位於柏林博物館島,收藏了3至18世紀的雕塑和拜占庭帝國藝術品,其中多以基督宗教為主題。這些藏品乍看與當代烏克蘭藝術毫無相干,但許多表現形式和題材卻是當代烏克蘭藝術家創作的基礎及靈感來源。博物館雕塑收藏負責人Paul Hoffman表示:「在中世紀,藝術品常常喚起『恐懼、絕望、悲傷和死亡』,而這也是烏克蘭人民此刻在面對殘酷戰爭的感受。」

圖右為義大利雕刻家Tullio Lombardo作品Schield-Bearers(ca.1495),圖左為烏克蘭藝術家Matvei Vaisberg作品Thin Red Line, Part Three(2022)。跨越數世紀的兩組作品同樣以年輕戰士為題材,並承載著殘酷戰爭的歷史重量:Schield-Bearers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殘,展現了戰爭對文化遺產保存的災難性影響;Thin Red Line系列則以細碎的筆觸、古典戰士的構圖呈現烏克蘭士兵們在Mariupol的英勇抗敵。(王郁婷 攝影)
融入常設展,一場跨世紀的情感對話

俄羅斯軍隊自2014年以來多次入侵烏克蘭領土,本次展出十位烏克蘭畫家於2014年至2022年間的創作,其中蘊含的豐沛情感,反映出烏克蘭人徹底改變的生活和動蕩的精神世界。特展並非獨立展區,而是將烏克蘭藝術作品加入博德博物館常設展,巧妙融入各處展廳,並提供英文、德文、烏克蘭文的解說。例如,在掛滿聖母懷抱聖子主題的展廳裡,陡然出現一幅烏克蘭母親懷抱幼子的畫作,其親子之情、宗教性的神聖感受,讓參觀者更能強烈體會到跨越數世紀的情緒碰撞與共鳴。

圖中央雕像為德意志藝術家Hans Leinberger作品Man of Sorrows(ca. 1525),雕像右側小幅畫作為烏克蘭藝術家Sergii Radkevych作品Hrib Hospodnii(2022)。「永恆—烏克蘭當代戰時藝術」特展並非獨立展區,而是將烏克蘭藝術家們的作品融入博德博物館常設展中。(王郁婷 攝影)
烏克蘭或俄羅斯?博物館的文化反思使命

文化遺產代表著人民的身份認同,標誌著角色與地位,是人們在世界地圖上的路標。然而早在19世紀末,便有大量的烏克蘭文化遺產被送至現在俄羅斯聯邦境內,成為「偉大的俄羅斯文化」的一部分。隨著戰火蔓延,歐洲藝術界此刻迫切需要了解烏克蘭文化的身份,並重新省思「俄羅斯」與「烏克蘭」藝術的定義和界限。

2022年,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London)已將Edgar Degas的畫作「俄羅斯舞者」系列更名為「烏克蘭舞者」。一如Olesia Sobkovych曾在採訪中所說:「我相信文化與藝術能幫助我們每個人找到自己的身份、理解自己的國家與這個世界的關係……這很重要,因為這展示了每種文化的獨特性、教導人們尊重這些文化,並鼓勵將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影響視為彼此豐富的過程,而不是走向毀滅」[註2]。

 

 


註釋1:From Berlin to Tallinn, Ukrainian art is being amplified in exhibitions across Europe

註釋2:A conversation with Ukrainian art critic Olesia Sobkovych

執行編輯:郭冠廷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