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耳朵的藝文之旅!博物館Podcast以聲音傳播知識與藝術

博物館Podcast如何以聲音,傳播知識與藝術?(Photo by Meizhi Lang on Unsplash

作者:藍敏菁(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附屬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編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博物館界鼓勵發展數位創新技術,並非COVID-19疫情後的趨勢。早在1990年,美國博物館聯盟(The 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簡稱AAM)旗下的媒體與科技委員會(Media & Technology Committee)便設置繆思獎(Muse Awards),旨在鼓勵博物館專業人員發展創新科技,提升博物館的公眾服務力並促進觀眾參與博物館。

我們現在熟悉的「Podcast」也於2008年增設獎項[註1],美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都得過繆思獎的Podcast項目,而其中最大贏家,是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SFMOMA)——於2017至2019、2021年屢屢獲獎,尤其2021年Podcast節目《觀察者的分享:藝術家基佛》(The Beholder’s Share——Anselm Kiefer)採用詩、文學與藝術的對話,贏得評審青睞,榮獲金獎。

SFMOMA 2021年Podcast節目《觀察者的分享:藝術家基佛》(The Beholder’s Share——Anselm Kiefer)採用詩、文學與藝術的對話,贏得評審青睞,榮獲金獎。(螢幕截圖自Soundcloud)

 

Podcast金獎得主的秘密?

早在2006年,SFMOMA便將Podcast視為吸引觀眾的重要媒介,期許促進藝術家發聲,並提供藝術愛好者一個認識藝術家的多元管道,探索現代和當代藝術背後的靈感和故事。2016年新版Podcast開播前,館方更事先進行了嚴謹的研究調查,明確風格定位。

在內容上,SFMOMA Podcast目前共有7季,每季節目均聚焦一個特定主題。例如第一季聘請兼具作家與視覺藝術家的獨立策展人Ross Simonini為主持人,他從Bruce Nauman的作品《原材料》(Raw Material)發現符合SFMOMAPodcast的核心價值——那些未經提煉的「原始材料」,正適合用來發掘藝術家的思想與創作歷程,與藝術愛好者互動與溝通,因此,《原材料(Raw Material)》也成為SFMOMA Podcast的頻道名稱。

而第二季與第六季Podcast的副標題「混音帶(Mixtape)」,代表該季會收錄其他頻道的節目內容。如第六季《觀察者的分享》特別邀請寂寞調色盤(Lonely Palette)Podcast的製作人Tamar Avishai負責編輯與製作,她便挑選與收錄了以設計和建築為主題的電台節目99% InvisibleJ·保羅·蓋蒂博物館 (J. Paul Getty Museum)的Recording Artists,以及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Modern Art)的The Way I See It等多元節目。在Avishai挑選的節目當中,會邀請現場觀眾分享他們對藝術品的感受與理解,特別是2020年全球Covid-19大流行期間,博物館被迫關閉,這一系列主題讓聽眾產生了特別的共鳴。(Hub & Spoke, 2022)

若我們仔細聆聽獲得金獎的Podcast節目《觀察者的分享:藝術家基佛》,製作人暨主持人Avishai從SFMOMA所收藏的Kiefer 兩幅巨大混合媒材畫作《MARGARETHE》(1981年)和《SULAMITH》(1983年)獲得靈感,透過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視角,來詮釋歌德的《浮士德(FAUST)》和理解希伯來聖經的《雅歌》,並且與羅馬尼亞裔的德國詩人和猶太大屠殺倖存者Paul Celan在1947年撰寫的詩歌〈死亡賦格(Todesfuge, “Death Fugue”)〉進行對話,把詩歌、藝術創作與文學作品帶入了另一個更高層次的賞析。對此,評審評價:「這一節目將Podcast推向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AAM 2022)。

Anselm Kiefer於1981年的作品《MARGARETHE》,其中使用了稻草,藝術家曾表示他偏好在作品中實現流動性和可塑性,儘管這對作品的維護「可能是一個大挑戰」(Credit: The Doris and Donald Fisher Collection at the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 Anselm Kiefer)
Anselm Kiefer《SULAMITH》,1983。(Credit: The Doris and Donald Fisher Collection at the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 Anselm Kiefer)

 

吸取經驗,我們如何做得更好?國內博物館Podcast盤點

我國博物館在2020年因疫情也開始製作Podcast節目,各博物館與美術館採用策略與關注焦點不同。如淡水古蹟博物館的《淡博名利》,請到廣播金鐘獎得主吳宇軒化身為節目記者「名利」,採用流行影視常用的「時間穿越」概念,讓「名利」回到160年前的淡水,進行實況報導,所用材料來自「淡水開港相關展示史料蒐集」調查報告。

淡水古蹟博物館《淡博名利》Podcast系列。(螢幕截圖自Apple Podcast)

 

國立歷史博物館Podcast則從「看」《歷史文物》季刊,延伸到「聽」文物的傳播方式,希望打造聽的行動博物館;而國立故宮博物院《宮說宮有理》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on Air》,都經過市場調查鎖定目標觀眾,再進行節目製作與主題。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on Air》Podcast系列經過市場調查鎖定目標觀眾,再進行節目製作與主題。(螢幕截圖自Apple Podcast)

 

有些館舍更另闢蹊徑,打造與眾不同的聽覺饗宴,如嘉義市美術館第二季《移動的廣波》將Podcast定調為「聲音策展」,作為博物館展覽之外的延伸,特別採用計程車司機聽廣播的概念,讓觀眾可以善用通勤或工作時間,以聽覺「思考藝術」;此外,國立臺灣博物館第一季《臺博館說給你聽》採用劇場式的人物出場,透過守護精靈創造沉浸式臨場感,讓人耳目一新。


從錄音機到PODCAST! 博物館語音導覽的進程與製作經驗談


 

聆聽平權的未來

如今,國外博物館製作Podcast時,往往會留意聽障者的文化參與權,因此附有完整的文字稿,如美國網站林肯總統小屋(President Lincoln’s Cottage)製作的《Q & Abe podcast》,或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podcast;對比國內博物館Podcast大多為重點摘要節目內容,顯示在文化平權的細節,值得國內博物館在未來參考。

 

執行編輯:郭冠廷


註釋1: 2011到2017年之間,Podcast與語音導覽合併為一個獎項,直到2018年,Podcast從語音導覽獨立出來,成為繆思獎的獨立獎項,也代表Podcast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