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在陰霾中,創造光的藝術家們: 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

北師美術館自2021年12月18日至2022年4月24日,推出「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北師美術館 提供,黃邦銓、林君昵 拍攝)

作者:葉家妤(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曙光自天窗灑落,呼喚著『醒來吧!』照亮陰霾。而後相互抱擁的靈魂便不顧一切地喊著『光啊!光啊!』掙脫黑暗而狂奔。」-陳植棋夫婦致師長手書

 

2021年為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週年,各博物館相繼以文協百年為主題開展,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下簡稱「光」特展)作為壓軸粉墨登場,以封藏半世紀的黃土水創作——《甘露水》為起點,探照百年前藝術家前輩用創作點亮黑暗時代的作品。

展場設計以《甘露水》為中心,向外規劃弧形展牆,以此暗喻黃土水的創作精神,影響許多當時的藝術家們開啟臺灣新美術的決心。(葉家妤 攝影)

 

開展以來,不乏關於《甘露水》身世解謎的報導,吸引許多想一窺瑰寶的觀眾。但若將目光擴大至整體展覽,其呈現的作品與歷史文件,同樣能有力地回應百年前醞釀的文化運動、性別平權,以及邁向前衛藝術的精神。如在「大眾與摩登」展區,林之助筆下的《取景》將以往經常被凝視的畫中女性,描繪成擁有觀看主動性、拿著照相機取景的少女;藍蔭鼎《夜晚的麵攤》畫面則圍著晚市攤販的庶民,分著一盞暖黃的燈吃麵與談天,顯現群眾活力,他們也是臺灣文化協會努力接觸與關心的群體之一。

林之助《取景》中的少女,象徵女性也擁有凝視他者的權力。(北師美術館 提供,黃宏錡 拍攝)
藍蔭鼎《夜晚的麵攤》、《南國之夜》,是在近代畫作中少有描繪夜晚景象的作品,畫面中民眾仍在夜晚活動的景象,更突顯大眾生活的活躍。(北師美術館 提供,黃宏錡 拍攝)

 

1920年代起,臺灣人除了透過雕塑、繪畫在殖民政權中找尋自主性,各文化領域也摸索新的創作方式,試圖喚起大眾的民主自覺性。例如「自覺的現代性」與「影像的運動 運動的影像」展區中,賴和的《哀歌》白話文手稿、《閹雞》市民戲劇的劇照,呈現過去藝文界欲藉由親近大眾的創作,表達壓迫的被殖民者經驗;鄧南光則開創臺灣攝影寫真技法,藉由鏡頭投射出真實的庶民生活。

「自覺的現代性」展區透過大量現代戲劇運動影像、發起新文學的作家創作,描述其他領域對於文化革新的呼應。(葉家妤 攝影)

 

回到當代,策展團隊邀請黃邦銓、林君昵利用影像互動裝置《荊棘之道-暗房與詩歌》邀請觀眾運用聲音和雙手,「身體力行」一起參與文化活動;並透過16釐米膠卷拍攝的《甘露水》尋覓、修復歷程紀錄片——攝影媒介呼應作品誕生年代(1920-1930年),進行「當代迴響」,致敬上個世紀在幽暗時代創造的藝術榮光。「光」特展也特別邀請臺語音樂人廖士賢製作配樂,並使用低沈而溫潤的語氣,唸讀臺語版語音導覽;中文版則請經常混雜臺、日、阿美族語唱出臺灣史的珂拉琪樂團主唱-夏子為其配音。中臺雙語版本的語音除了向觀眾介紹展覽,也回應文協在日治時期的國語(日語)同化教育政策下,時常使用臺語演講,利用語言作為抵抗意志的象徵。

由黃邦銓、林君昵製作的《荊棘之道-暗房與詩歌》影像互動裝置,連結地下一樓與二樓展場。(北師美術館 提供,張國耀 拍攝)

 

百年前的雕塑、繪畫、攝影、文學、戲劇等作品,猶如星叢般地在「光」特展中呈現,可能對觀眾來說資訊量過於豐富,但也因為如此,才得以感受在被政府箝制思想的年代,藝術家們在各自領域勇敢開展的前衛嘗試,並凝聚成一道深遠的光束,照亮現今得以自由創作的道路。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