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你有多久沒有提筆寫字了?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重溫習/惜字生活

你有多久沒有提筆寫字了?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重溫習/惜字生活(劉恩美 攝影)

作者/攝影:劉恩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你聽過「魯冰花」嗎?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先生長期耕耘台灣文學領域,經典名著《魯冰花》翻拍成電影後,主題曲至今仍環繞在台灣人的腦海中。鍾肇政於作品中描摹自身成長經驗,被視為客家文化、客家文學代表作家之一。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絕對不只有魯冰花,除了深入介紹鍾肇政的生平,近期推出的「習字・惜字生活特展」更帶領觀眾一起進入經典著作《流雲》的文學世界!

2019年開幕的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兼具族群、文化、文學三大特質,且以鍾肇政早年居住的龍潭國小日式宿舍群作為館舍,不僅有以鍾肇政為主題的文物展示、影音資訊、文學閱覽,還有早年居住空間的還原展示,可以一覽鍾老一家過往的生活樣貌。除此之外,附近的龍潭武德殿也是園區範圍,經常辦理講座沙龍、藝文表演等活動。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的日式宿舍群(劉恩美 攝影)

 

「習字・惜字生活特展」自2021年11月13日開展以來屢獲好評,展期將延長至2022年2月27日。展覽以「字」為核心,針對鍾肇政的著作《流雲》策劃展覽,主角陸志龍正是年少自學中文的鍾老化身,帶出台灣政權轉移後,人民從使用日文轉為中文的歷史背景。因為「習字」所以「惜字」,客家傳統的敬惜字紙文化也隱含其中。

展場分為習字讀本、習字日常、惜字記憶、惜字精神和閱讀區。習字讀本展區節錄文本內容,呈現主角陸志龍如何以逗趣又諷刺的方式背誦中文詞彙,像是中文的「光復」和日文的「降伏」讀音相同,或是把三字經的「苟不教」以「狗不叫」來理解。習字日常展區則提供觀眾提筆練字的機會,鍾肇政和陸志龍都寫得一手好字,觀眾在此也可以拿起毛筆在水寫布上大筆揮毫。

習字日常展區提供觀眾提筆練字的機會(劉恩美 攝影)

 
惜字記憶展區大量節錄文本內容,且以字型大小變化強調陸志龍的心境轉折,如「它是我買的第一本漢書,這事實是不平凡的,意義重大的」、「啊多麼幸運,它們竟還完整無缺,一本也不少…」句句展現主角對於書籍的珍視。此外,展區也提及了「收字紙阿伯」,收字紙起源於過往人們對於字的敬畏之情,不能亂丟棄字紙而產生的習俗,現在龍潭的市定古蹟聖蹟亭就與此習俗息息相關。

惜字記憶展區點出《流雲》主角陸志龍對書籍的珍視(劉恩美 攝影)

 

展覽尾聲的惜字精神展區可觀賞藝術家作品,以手工造紙為創作媒材,藉由草紙藝術展現傳統工藝之美,與日式建築空間相互呼應。展場中也隱藏許多驚喜,像是梁柱的轉角藏有陸志龍寫的短詩,抬頭可發現屋樑上有飛行的習字簿點綴其間。

藝術家郭紋君以手工草紙製作的藝術作品(劉恩美 攝影)
轉角的巧思,梁柱的轉角藏有陸志龍寫的短詩。(劉恩美 攝影)

 

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的創設,體現了台灣社會對台灣文學的重視,以及客家族群的文化傳承意識。特展以文學為媒介延伸並展現客家傳統的惜字文化,更引領大眾認識不同面向的鍾肇政。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