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永不退流行的秘訣!大英博物館歡迎年輕人為典藏注入新詮釋

博物館永不退流行的秘訣!大英博物館歡迎年輕人為典藏注入新詮釋(Josh Caius Photography)

作者:楊昕(里茲大學美術館與藝廊學系碩士、大英青年協作團隊成員)

*感謝2021年大英博物館青年協作團隊(Youth Collective)成員:Amal, Ana, Claire, Dean, Drea, Fredrick, Ghafar, Grace, Lara, Ollie, Victoria, Sin,以及導師Ashley同意分享共創內容。

近年來英國多間博物館積極與青年觀眾展開對話與合作,發揮博物館作為公共教育機構之角色,不僅推出專屬年輕客群的參觀優惠,也設計屬於青年族群的課程、活動或工作坊,邀請青年以不同的世代觀點、文化背景為館藏注入新的詮釋,也讓對博物館有興趣的青年進一步了解館務運作。

大英博物館的「青年協作計畫」(British Museum Youth Collective)正是認識並累積博物館工作經驗的良機。2021年受疫情影響,該計畫推出線上博物館職人訪談系列,更招募15位18至24歲青年加入協作團體,每週應用Zoom線上會面,並安排一位導師擔任館內及學員的對話窗口。筆者參與的計畫自2021年6月開始為期半年,初期邀請博物館各部門分享工作經驗與技能,後由青年成員共同策劃三項活動。

 

第一場活動呼應館內展覽,請成員設計能激發年輕族群共鳴的活動。如9月舉辦的線上活動「放大尼祿」(Zooming in on Nero)呼應大英博物館的「羅馬皇帝尼祿特展」。成員們穿上古羅馬風格的托加長袍,透過五段劇情與分組活動,帶領觀眾了解尼祿的生平、傳言迷思與當代歷史詮釋。此外,成員還製作Instagram創意短片,重現當年羅馬人的日常飲食。

2021年大英博物館青年協作計畫的第一場線上活動「放大尼祿」,青年成員穿上古羅馬風格的托加長袍,帶領觀眾重回古羅馬時代。(Courtesy British Museum)

 

第二項活動則呼應「黑人歷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策劃以「黑人歡慶」(Black Joy)習俗為主軸的一日活動,探討當代如何典藏與記錄中南美、非裔移民歷史。活動首先邀請專業舞者帶領大家舞動肢體,體驗非洲舞蹈所帶來的群體凝聚力。接著以小誌創作工作坊讓參與者動手製作專屬刊物,思考如何選擇素材向大眾介紹黑人文化。活動議題看似沉重,但青年成員帶入齊聚歡慶的節日氣氛,讓參加者能以創意而活潑的方式切入社會議題。

此外,博物館也邀請成員響應「同志驕傲月」,挑選一件呼應LGBTQ+主題的館藏來撰寫Instagram貼文。其中一篇貼文介紹葛飾北齋所繪製的若眾文案圖,透過觀察卷軸中少年(若眾)的穿著與配件,思考不同歷史文化脈絡反映出的性別角色及性別認同。

大英博物館響應同志驕傲月,邀請青年成員挑選與LGBTQ+主題相關的館藏,檢視文物少為人知的故事、帶出新的詮釋。圖為葛飾北齋作品〈若眾文案圖〉。(Courtesy British Museum 2021)

 

許多青年對博物館工作有極大興趣,卻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因此,11月底舉行的最後一項活動「相約博物館:網絡盛會」(Meet Me at Museum:A Network Event)邀請多位博物館、考古及文化產業人士,以攤位加上開放對談的形式,讓年輕學子直接向業界人士提問。最後一小時的對談更由青年成員Claire及Dean與大英博物館計畫經理Georgia及組織I LIKE NETWORKING創辦人Isabel展開對談,分享如何與業界人士互動並建立人脈。與談人建議年輕人不要害怕主動出擊、應善用社群媒體、加強跨領域互動,機會往往來自意想不到之處。事實上,博物館需要的不只是研究、策展人才,也需要行銷、數位、教育等各式人才的加入。

「相約博物館:網絡盛會」的攤位上,大英博物館文物保存單位提供簡單的素材與工具,讓觀眾親手體驗文物修復師的工作。(楊昕 攝影)

 

為了讓青年看見成長與獲得成就,導師與成員在初期就對未來的合作模式達成共識,不僅注重外在量化指標,更注重多元的軟硬實力及自身的反饋,並邀請第三方評量員和成員一同利用線上平台Padlet記錄學習歷程,記下遇到的困難、解決方式及近期突破,讓成員主動為自己設定目標、彼此分享學習心得,如此有益雙方長期發展,建立一套可累積及轉化的經驗。

目前大英博物館正在招募新一期的青年協作成員,即日起至2月14日止,歡迎對博物館有興趣、目前居住於倫敦的青年加入,報名相關資訊與過往成果可參考大英博物館官網

評量員Ashleigh Hobbins帶領青年成員一起思考「評量」對於此計畫的意義?如何進行評量?(Courtesy British Museum)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