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新加坡土生華人博物館—探尋Peranakan的前世今生

Singapore Peranakan Museum: Exploring Peranakan

新加坡土生華人博物館—探尋Peranakan的前世今生

Singapore Peranakan Museum: Exploring Peranakan

作者∕攝影:温家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編輯:田偲妤

東南亞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來就是世界貿易重要樞紐,其特殊的時空背景,造就民族的多元與文化的多樣性,要清楚地理解各族群間的文化脈絡,有其困難度,新加坡的土生華人族群即為代表。本文以新加坡土生華人博物館作為媒介,透過梳理土生華人族群從何而來,博物館成立的歷史背景與脈絡,以及其展示設計與詮釋的方式,探討新加坡對於土生華人族群的理解與文化想像。

關鍵字:Peranakan、土生華人、多元文化、詮釋、展示設計

Southeast Asia is uniquely positioned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trading hub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Such unique background has created ethical and cultural diversities in the region, making it difficult to tease out the cultural context between ethnicities, as exemplified by the Singapore Peranakan community. Using the Singapore Peranakan Museum as a medium, this article combs through the origin of ethnic Singaporean Chinese by describing the history and context in which the museum was founded and how it designs exhibitions and interprets the history, so as to identify a Singapore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anakan ethnic group and its cultural imaginations.

Keywords: Peranakan, Singapore, Peranakan Museum, exhibition design, interpretation

 

什麼是Peranakan?

15世紀初,中國的明成祖命宦官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拜訪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歷時28年,史稱「鄭和下西洋」。當時,在經過今日的馬來西亞(Malaysia)半島、印度尼西亞(Indonesia)的爪哇(Jawa)、蘇門答臘(Sumatera),和新加坡(Republic of Singapore)等地時,部分隨行人員在當地落腳;隨後廣東、福建一帶的華人,大量移民到南洋地區從事農業生產和商業貿易,並定居下來。在中國封建傳統的意識下,通常商賈到海外做生意,大多都隻身前往,不會有婦女、家眷隨行,也因此,早年的移民幾乎都是男性。這些僑居於海外的男性華人,和當地馬達族(Batak),或其他民族的婦女通婚後所生下的後代,男性稱為「峇峇」(Baba),女性則為「娘惹」(Nyonya)。久而久之,這些人口不斷增加,逐步發展成「峇峇娘惹」族群。

在使用馬來語的東南亞地區中,亦會用Peranakans一詞作為峇峇、娘惹的稱呼。從馬來文直接翻譯,Peranakan有「…的子女」或「由…所生」的意思,亦即土生土長的人。Peranakans嚴謹來說,又可以細分為多種族群,例如印度穆斯林的後代稱作「Jawi Peranakans」,印度教商人的後代稱為「Chitty Melaka」,而華人的後代,整個土生華人(Peranakan Chinese)社群,則可以「Baba」稱呼。對於地理位置處於馬六甲一帶的新加坡,峇峇娘惹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紀。當時,這片土地先後被葡萄牙(Portugal)和荷蘭(Netherlands)佔領統治;到了19世紀初,英國(Britain)在現今馬來西亞的檳城(Penang),和新加坡地區建立了新的殖民地,並邀請居住於馬六甲的峇峇娘惹社群,遷往這些新據點。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社群的樣貌呈現更廣泛意義上的土生華人族群,即一般人所稱的「海峽華人」(Straits Chinese)或「海峽僑生華人」(Straits-born Chinese)。

 

承載土生華人文化的國家古蹟,博物館創建的來龍去脈
圖1 新加坡土生華人博物館外觀

 

2008年4月25日,新加坡土生華人博物館(Peranakan Museum;圖1)正式開館。在此之前,博物館的館址亞美尼亞(Armenian)街39號,是新加坡最早的福建人學校—道南學校(Tao Nan School)。20世紀初,福建人積極地在新加坡辦學,於此,道南學校於1906年,在新加坡福建會館的支持下創校,並於1912年順利完工。雖然道南學校是一所華校,但在1965年新加坡宣布獨立前,幾乎沒有土生華人就讀。然而,校舍籌建過程卻受到許多土生華人的資助,如土生華人陳金聲(Tan Kim Ching),在學校草創期間,將其房舍提供給學校作為教學空間;而有印尼糖王之稱的土生華人黃中涵(Oei Tiong Ham),則於1910年捐款1萬元新幣,購買今日博物館的土地,作為學校興建用地。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整棟校舍因日軍佔領新加坡,被做為日本軍事總部使用,直至戰爭結束(1945年),同年10月,學校才重啟教學。1976年,福建會館為提升教學設備與學生人數,決定將道南學校從市中心移出。至1994年,原道南學校的空間,被規劃為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並於1997年成立。當時,館中的常設展以中國文化及文明(Chinese Culture and Civilisation)和土生華人遺產(The Peranakan)為呈現主軸。但考量建築體實際可運用的展示空間有限,政府遂將亞洲文明博物館移至皇后區(Empress Place),前殖民政府的辦公室,作為博物館最終的座落處,並在2003年開幕。於此,2004年,新加坡新聞通訊及藝術部,同意將原亞洲文明博物館、前身為道南學校的建築體,改作成立「新加坡土生華人博物館」,經修葺,2008年正式對外開放。

如今,這座超過百年,白色外型的三層樓宇已列為國家古蹟。而博物館的宗旨,則以反映海峽土生華人獨特的物質與社會文化為核心,並以更寬廣的態度擴大解釋Peranakan的概念。於此,展品在陳設上,也會顯現其他Peranakan社群的文化層面。博物館也期望,在未來能夠逐步且更深入地探究其他Peranakan社群的文化,從中理解各種文化如何在互動與交匯的過程中,產生不同於以往、別具特色的全新內容。

 

無形具象化,土生華人博物館的展示設計與詮釋

整座博物館共有3個樓層,11個展覽空間,其中9個展廳為常設展,而另外的2個展廳,則不定時推出與土生華人議題相關的特展。在常設展的規劃上,由Randall Ee, David A. Henkel, Heidi Tan三位策展人共同籌劃,將土生華人的文化以主題分類,把展示的物件依其脈絡作整理後呈現。扣除2樓和3樓的各1個特展廳,9個常設展廳由1樓至3樓,依序陳設。位於1樓的第1個展廳,講述土生華人的「起源」(origins);2樓的第2至5展廳,以土生華人的傳統十二日婚禮(Weddings)與儀式作為展示主軸;而3樓的第6至9展廳,展出了語言和時尚(Language and Fashion)、宗教(Religion)、公共生活(Public Life),以及飲食盛宴(Food and Feasting)。

  • 以主題呈現物件的脈絡
圖2 土生社群「面面觀」

 

從常設展的脈絡來看,為了更完整呈現土生華人的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展示上先選定不同議題作為主題,將物件脈絡化呈現。如1樓的第1展廳,以土生華人的起源為主題,在展區規劃上,從展廳入口處便可看到時尚兼廣告攝影師汪順利(Geoff Ang),於2008年的攝影—土生社群「面面觀」(圖2)。作品以大型、多元面貌的人物看板照片依序排列、環繞展廳,引導觀眾提問「什麼是土生華人?」。接著展廳以文字看板與地圖,說明土生華人的生成環境和時空背景,以及目前土生社群在東南亞地區的分布狀態,而後將這群人的審美概念以婚宴喜慶的珠寶、生活穿著的服裝、首飾、刺繡物品等作展示,最後以影片放映總結,界定新加坡對土生華人的概念。展間陳列的手法,明確框架出新加坡土生華人博物館是以擴大、混合、跨界、強調多元的概念來理解土生華人,用「Peranakan」一詞稱呼,具體呈現新加坡對於土生社群文化的理解,並鋪陳出2、3樓的婚禮與日常生活主題。

  • 透過展示設計,詮釋土生華人文化面貌
圖3 情境展示婚宴迎親隊伍的服飾與狀態

 

婚姻是一輩子的重要大事,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傳統的土生華人婚禮會持續12天。婚禮儀式,除了代表兩個家族的結合,亦象徵新希望與新生兒即將誕生,同時也是彰顯身分地位的重要場合。惟儀式過程繁瑣,形式抽象、無形,且在展示設計上,難以將婚禮的實際樣貌呈現給觀眾。於此,博物館在內容上,選擇婚禮不可或缺的環節與準備工作,包含納釆、敬茶、梳頭、迎親隊伍,以及呈現婚慶使用的珠寶、家具、祭祀的物品等。為了更聚焦婚宴這既重要卻又顯現於「無形」的文化儀式,陳設上除了以梳理後的物件作規劃外,也適時運用實體的遊戲互動裝置,多媒體電子螢幕輪播照片,搭配聲音解說,以及將婚宴迎親隊伍的實際狀態,以情境方式予以布置(圖3)。

婚宴外的生活日常,則安置於館內3樓,說明土生華人的語言、時尚、飲食文化、宗教信仰與公共生活。其中,在飲食與饗宴的展廳主題中,可以看到二次大戰前,傳統土生華人家中的廚房用途多元,除了三餐的事前準備與烹煮作業,也具備存放食材和調味料、打理家務瑣事等功能。為傳達廚房空間多樣化的功能,展廳裡除了以物件作情境布置外,亦定時廣播預錄的解說音檔。每當音檔廣播時,展廳中的打光會隨著說明到的內容做轉換,並搭配實際的人像投影,讓觀眾彷彿看劇場表演般,愉快、輕鬆地吸收知識(圖4)。

圖4 展廳中的打光會隨著說明到的內容做轉換,並搭配實際的人像投影

 

無論是婚禮、日常生活或其他主題,土生華人博物館的展示設計,除了陳設脈絡化後的物件,同時也讓觀眾運用視覺、聽覺與觸覺體驗展覽,儘可能完善地詮釋土生華人文化的樣貌。

 

小結:時空轉變與延續,豐富文化多樣性

「Peranakan」一詞,包含著繁雜交織的時空背景與文化內涵,在代代子孫的傳承下,展現了不斷適應的歷程與豐沛的樣貌。日本民族學博物館,人類基礎理論研究部的準教授,日高真吾曾提及:「博物館重要的任務,是將人們的文化傳承給後代子孫。過去,人們留下的各種資料,讓我們得以將所知的文化繼續傳承。因此,為了理解當下文化的樣貌,適時的在展示中運用裝置與設計有其必要性,也是博物館的重要使命。因為現在的我們,在未來也將成為文化脈絡的一環。」物件本身蘊含著不可抹滅的文化價值,新加坡土生華人博物館適度地運用展示設計,來解釋土生華人的文化,將其混合的、特殊的、令人驚豔的面貌,從「族群」、「土地」與「國家」間的脈絡進行耙梳,更聚焦海峽土生華人獨特的物質和社會文化,詮釋出新加坡對於Peranakan文化的想像與理解。

 

參考文獻:

一、專書與期刊

  • Randall Ee, David A Henkel, Chee Kheong Lee, Ken Cheong Hoch Cheun, and Ibrahim Tahir. The Peranakan Museum A-Z Guide. Singapore: 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 for the Peranakan Museum, 2008.
  • 日高真吾、原田直子編(2008)。對博物館的挑戰。日本千葉縣:美術的圖書三好企劃。
  • 陳鴻瑜(2011)。新加坡史。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網站資料

延伸閱讀:
  • 余麗(2018)。〈峇峇娘惹文化與閩南文化交融—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解析〉,《建築與文化》,2018(6):234-236。
  • 郭美美、郭世謀(2017)。〈探討峇峇娘惹文化核心價值〉,《南亞學報》,37:300-317。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