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標籤

transitional justice

【博物之島新訊】挖掘鮮為人知的偉人故事!林肯總統小屋「悲傷與喪子的思考」特展

林肯總統小屋。門票含導覽費,另有一棟可免費參觀的展示與教育空間。(林肯總統小屋 提供) 作者:何慕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考古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 你是否參觀過偉人紀念館呢?是否對於強調英雄濾鏡的偉人歷史故事感到無趣? 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林肯總統小屋(President Lincoln's Cottage)原為林肯總統的家園,也是其思考軍事戰略、國家政策的重要場所,《解放奴隸宣言》即是於此撰寫。該館於2008年向公眾開放,並致力於為觀眾呈現具多元視角的林肯總統故事。…

【博物之島新訊】見證記憶的傷痕與力量,葡萄牙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

抽屜牢房中的受難者雕像。(阿爾朱比抵抗與自由博物館 提供) 作者:吳昀慶(阿姆斯特丹研究院都會分析、設計及工程碩士生) 「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 原文出自小說《里斯本夜車》主角的墓誌銘,故事描繪1974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當地青年推翻薩拉查(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長達48年的獨裁統治。這句話也曾出現於2014年太陽花學運,被作為抗議口號,噴漆在立法院的牆上。…

【博物之島新訊】監禁、邊緣、到返回日常-柏林魯梅爾斯堡露天博物館的負面遺產轉生術

魯梅爾斯堡監獄以露天博物館為構想,轉型成為一處結合舊建築保存、博物館展示、社區住宅的紀念性場所。(吳翊威 攝影) 作者/攝影:吳翊威(德國布蘭登堡工業大學襲產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魯梅爾斯堡紀念場所(Gedenkort Rummelsburg)位於柏林東邊的水岸市郊,擁有橫跨不同政權的百年監禁歷史,留給兩德統一後的人們一段不堪、或說是不義的暗黑歷史。1995年,在柏林都市擴張與住宅需求的壓力下,此處成為都市再發展的重點地區,開啟魯梅爾斯堡負面遺產的轉型之路。  …

【博物之島專文】如何面對國家的傷痕記憶?荷蘭奴隸展&第三帝國設計展之啟示

如何面對國家的傷痕記憶?荷蘭奴隸展&第三帝國設計展之啟示(來源:左圖Rijksmuseum、右圖Münchner Stadtmuseum, Sammlung Reklamekunst) 作者:王幸慈(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藝文工作者) 如果博物館想談論一段帶有傷痕的故事,特別是沉重且難以面對的黑暗歷史,該用什麼樣的敘事角度,邀請對展覽主題抱持質疑或排斥的觀眾,進入博物館參觀? 過去,未曾遠離…

【博物之島專文】轉型正義是一場馬拉松—從德國經驗看人權教育的實務挑戰

柏林猶太人紀念碑。兩個足球場大的區域豎立著綿延不絕的石碑,石碑設計為可平視的高度,時刻提醒遊客屠殺造成的巨大傷害(來源:Photo by Jennifer Stah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 2.0) 作者:高郁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2018年國家人權博物館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成立,2019年9月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RHM…

【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學會三十週年 人權與博物館同步邁向新世紀

作者:翁郁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照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提供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成立於1990年,以促進臺灣博物館專業發展,扮演臺灣與國際博物館專業合作及學術交流平臺為宗旨。面對即將邁入三十週年,博物館學會於2019年12月21日舉行第15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理、監事選舉會議,同時邀請國家人權博物館陳俊宏館長針對「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的展望與願景」進行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