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時代回眸—從展覽管窺莆田木雕產業

Retrospection of the Time: Exhibitions Provide a Glimpse into Putian Woodcarving Industry

時代回眸—從展覽管窺莆田木雕產業
Retrospection of the Time:
Exhibitions Provide a Glimpse into Putian Woodcarving Industry

 

作者:李精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編輯:田偲妤

莆田木雕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20世紀以前,在地民俗需求在莆田木雕發展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20世紀民俗衰落,改變了莆田木雕的生存樣態。展覽會的出現,促進了傳統手工藝產業的轉型。然而,展覽背景下的莆田木雕,繼承了民間工藝的題材與技藝,卻缺少當今純藝術的實驗性和反叛性,更因為民俗的衰落,而缺失了與在地居民生活的連接。未來莆田木雕何去何從值得進一步反思。

關鍵字:莆田木雕、產業轉型、工藝、民俗、展覽

The history of Putian woodcarving has successfully lasted for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Before the 20th century, practical needs of folklore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tian woodcarving. The decline of folklore in the 20th century changed subsistence of Putian woodcarving. The emergence of exhibitions ha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dustry. However, Putian woodcarv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exhibition inherit the theme and craftsmanship of folk crafts, but lack the experimental and rebellious nature of fine arts nowadays. There is no connection with the lives of local residents due to the decline of folklore. The future of Putian woodcarving is worth further reflection.

Keywords:Putian woodcarving, exhibition, folk crafts, transformation, folklore

社會變遷中的莆田木雕

19至20世紀,對於西方和中國社會來說,是一個巨變的時代。其中一個發生了巨變的領域是手工藝產業。19世紀中葉,西方工藝美術運動的先驅們,面對工業生產與手工藝生產之間美感差異問題、工廠勞動和個體手工藝勞動的愉悅性問題等進行了探索。20世紀後半葉,在東方的中國高飛猛進,迎來了工業化、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此時的中國手工藝產業,面臨的問題不同於西方的工藝美術運動。就福建莆田木雕產業來說,手工藝人的生存、消費市場、在地民俗、展演方式等因素雜糅,左右著莆田木雕藝人的抉擇。尤其20世紀中國民間民俗文化傳統衰落,新出現並興起的現代展覽會改變了莆田木雕的創作背景。

圖1 佚名《傀儡戲木偶頭》,民國,莆田市博物館藏,作者拍攝

 

根據文字記載和遺留下來的文物,莆田木雕(圖1)始於唐代,宋元兩代進一步發展,明清兩代鼎盛。20世紀上半葉曾一度衰弱。80年代、90年代迅速發展,重現繁榮景象。據《八閩文化綜覽》記載,莆田的木雕、古典家具企業有從業人員10萬餘人,年產值60多億元(新臺幣273億元)(盧美松,2013)。福建龍眼木雕(福州、莆田為主產區)與浙江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廣東潮州金漆木雕被譽為中國四大木雕。莆田木雕因其悠久的歷史和產業規模位列其中。然而,此時的莆田木雕產業與20世紀以前形同而質異。木雕工藝品的形式相同,但它們背後折射的產業內容卻大異其趣。從時代的新產物——現代展覽會,可以管窺一二。

 

展場裡的無名氏與大師
圖2 莆田市博物館,作者拍攝

 

在莆田比較重要的木雕展覽主要是莆田市博物館(圖2)的木雕展(常設展)、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每年一屆)。莆田市博物館的木雕展廳區分為兩部分:古代和近現代。有趣的是古代莆田木雕展廳作品依據功能類型分類陳列,如建築構件、家具構件(圖3)、神像、民俗用具等。近現代展廳木雕作品依據工藝師區分,按資歷和時間順序陳列。近現代展廳,作品背後的展板上是作者的簡介。

圖3 佚名《金漆木雕床板》,清代,莆田市博物館藏,作者拍攝

 

兩個展區形成鮮明對比:一個展廳是無名氏的作品,以高浮雕或透雕為主,少數神像圓雕作品,突出展現的是民俗內容。另一個展廳是大師的作品,以獨立圓雕作品為主,突出展現的是手工藝人及其特點(圖4)。前者作為宗教用品或家具構件,引發對它的原貌的想像;後者獨自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沒有明顯的事項引導對作品的時空聯想,卻引向了對手工藝人的想像。這其實反映了莆田木雕產業的現狀,過去多為民俗信仰而製作,如今以觀賞玩味為其中一大宗。古代工藝品,陳列在博物館展區裡,給人仿如隔世的反差,引起觀者的思維聯想。近現代的作品獨自成為一個完整的物件,不需要陪襯、裝飾,單純的背景便能體現它的特色。

圖4 江曉《婷婷》,黃楊木,當代,莆田市博物館藏,作者拍攝

 

流落於博物館與為展覽而作

由於作品的原生環境已經不復存在,古代的作品流落於博物館展廳(圖5)。而現世活著的手工藝人直接將作品送進了展廳,甚至作品原本就是為展覽而創作。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展現了莆田木雕產業的生態。過去手工藝人以走街串巷「游藝」或鄰里大戶人家委托製作謀生,如今手工藝人常常先製作好作品,再尋找市場,又或者接受外地訂單。

圖5 莆田市博物館木雕展廳,作者拍攝

 

博覽會正是手工藝人和市場的橋梁,手工藝人對此趨之若鶩。過去藝人在鄰里熟人社會面前,以聲譽獲得市場機會;在外鄉面前,以技藝贏得雇主信賴。如今則以爭取各種官方榮譽作為競爭的籌碼,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評選活動的獎項。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配套的活動就包括了「爭豔杯」參賽作品展、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參賽作品展等(圖6)。手工藝人如果想在眾多從業者中脫穎而出,參加展覽競賽是一條捷徑。藝人已經意識到除了廟宇、建築等民俗需求外,他們為展覽而作的背景不可忽視。

圖6 陳新付《蘇東坡》,荔枝木,當代,第十一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作者拍攝

 

民俗背景下的內斂與展場空間裡的張揚

展品共同陳列在展廳裡,成為彼此競爭的對象。推動工藝品需求的民俗民風逐漸被現代化生活取代。民俗衰落導致具有吉祥如意、趨吉辟邪意義的雕刻裝飾不再成為風尚。工藝品內在內容衰落,而作品形式因素卻被突顯出來。抽空了使用背景的展廳正好符合了展示形式的需求。在工藝品的原生環境下,觀眾透過作品感受它所傳達的民俗內容的生動性。在展覽廳裡,觀眾透過作品感受視覺的衝擊,以及返回到對自我的反思。儘管古代作品極盡奢華之勢,精雕細琢,然而作品附屬於家具、建築、宗教儀式,作品本身內斂而不張揚(圖7)。當代展覽工藝品,奢華程度削減,作品本身卻個性張揚。民間工藝似乎有著向純藝術(fine arts)靠攏的趨勢,卻在與現代生活漸行漸遠的民俗內容裡打轉。脫離了民俗需求支撑的莆田手工藝作品,既不再是純粹的民間工藝,也沒能獲得純藝術的社會地位。

圖7 佚名《麻姑立像》,黃楊木,民國,莆田市博物館藏,作者拍攝

 

商業市場: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展覽與市場緊密連接。展覽會上不但有走馬觀花的觀眾,還有從事買賣的生意人、買家等。過去藝人接受訂單的地域範圍不會很遠,工藝作品反映的是本地文化圈的民俗需求。然而,博覽會上的觀眾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市場範圍的擴大,使得手工藝人不得不滿足外地需求和品味。商業需求的刺激,甚至導致手工藝人集中從事某一種類型的工藝品。如第十一屆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上,莆田木雕藝人雕刻較多的題材是宗教雕刻作品。一些工藝廠在產品類型上追求體量大、利潤高且原材料昂貴的宗教造像和天然根雕,「忽視了民俗題材的發展,造成品類的單一和市場產品的同質化」(李精明,2018)。與此同時,莆田木雕藝人也借助商業機遇擴大市場,獲得了客觀的市場利潤,實現了擴大再生產,造就了當前的市場規模和影響力。

 

結語

過去民間民俗一直是影響莆田木雕發展的重要因素。20世紀出現的現代展覽成為對莆田木雕產業影響深遠的因素之一。抽空了使用背景的展場,提升了對藝人及其作品的關注。展品的共同陳列,促進了作品之間的競爭,並影響著藝人在作品形式上的思考。展場空間讓作品的形式及藝人跳脫出來,成為觀賞和思考的對象。展場經濟影響著產業的走向。隨著展覽空間和展覽活動越來越多,傳統手工藝的發展也勢必適應展覽時代的背景。工藝美術作品也向著休閒娛樂與美學的方向發展。如果僅此而已,那麽工藝品缺少了當今純藝術的實驗性、反叛性思考,也缺少了古代民間工藝與在地居民生活的連接,處於社會變遷中的莆田木雕未來又能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是回到民俗工藝的脈絡,還是成為純藝術、時尚工藝、實用工藝產品、旅遊紀念品?

 

參考文獻
  • 盧美松(2013)。《八閩文化綜覽》(頁512)。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李精明(2018)。<莆田木雕產業轉型中的雙重取向>。周偉主編《十問當下中國藝術》(頁126-134),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閱讀更多系列文章:【亞太博物館連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