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行動派博物館正夯!無家可歸博物館為流浪者發聲

無家可歸成為社會重要議題,博物館可以怎麼做?(來源:Andreea Popa on Unsplash

 

作者:林玟伶(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博物館行動主義(Museum Activism)挑戰博物館機構對於環境、社會與人權等議題的無為,主張博物館不應在世界面臨各種危機時隱形而不去介入,強調博物館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致力發揮社會影響力。

雖然國際間許多博物館學者與組織,極力呼籲博物館與世界保持關聯性,仍可見大多數的博物館維持一慣謹言慎行的立場,害怕對「敏感」議題表態。例如近日新聞指出,英國埃及裔小說家Ahdaf Soueif辭去大英博物館董事會的董事一職,以抗議該博物館在贊助、外包和文物歸還等議題上的立場。她提到:「我的辭職不是在抗議單一事件,而是博物館對於許多關鍵議題不為所動的累積性回應……當世界陷入了氣候變遷、惡性與不斷擴大的不平等、殖民主義遺毒、民主、公民權和人權問題。在所有這些問題之上,博物館需要採取明確的道德立場。」

 

大英博物館接受英國石油公司(BP)的贊助,受到許多抗議。(林玟伶 攝影)

 

大英博物館在文物歸還議題上備受爭議。(來源:Nicole Baster on Unsplash)

 

的確,博物館作為社會大眾高度信賴的機構,如何更積極地讓底層、被壓迫、弱勢的聲音被聽見?博物館又可以用什麼方式實踐行動主義?在英國有一間沒有實體建築的博物館,來看它怎麼展現博物館行動主義的力量。無家可歸博物館(Museum of Homelessness)創立於2017年,核心價值為開放、自我意識、同理心、尊重、不斷提問與充滿熱情,雖然沒有實體的館址,卻善用夥伴關係與各種文化組織、博物館合作,藉由研究、活動與展覽等形式,收集與分享流浪者的歷史、文化和故事,挑戰當代社會對於流浪者的刻板印象。

 

博物館透過各種機會倡議無家可歸的社會議題,並以「改變理論」(Theory of Change)作為實踐框架,包含:個人賦權、機構影響力、大眾意識與教育。例如「這個東西很重要」(This Stuff Matters)檔案展,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從近7千件檔案文件,挖掘歷史記錄、新聞、地圖與攝影作品,述說有關住宅正義與流浪者的故事,藉此鼓勵觀眾反思當今社會的現況,希望改變個人思維,並採取行動。另外,「這個噪音很重要」(This Noise Matters)則是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請經歷無家可歸經驗的朋友分享個人故事,並請他們錄製一段代表日常生活的聲音,而博物館也將這些聲音做為博物館的收藏。從這些具體實踐中,我們看到未來博物館朝向行動主義的趨勢,博物館利用研究、收藏、展示與教育的功能,設身處地地回應當代議題,勇於為弱勢發聲。

 

參考資料: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