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走進新加坡峇峇屋—人人能親近的土生華人文資保存現場

作者:袁緒文(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研究助理)
照片提供:Olivia Kwok for NUS Baba House

2018年,筆者透過新加坡駐臺北辦事處牽線,認識新加坡的土生華人(Peranakan)後裔Peter Lee先生,他是蠟染織布藝術收藏家,曾多次於歐洲及日本展示蠟染藝術藏品,並同時擔任「峇峇屋」(Baba House)的策展人。

峇峇屋的捐贈者陳金蕊(Agnes Tan Kim Lwi)女士,對於這棟建築的捐贈與修復懷有兩項使命:支持新加坡的歷史與文資保存教育,並用以紀念她的父親陳禎祿(Tan Cheng Lock)先生。陳禎祿也稱為敦拿督斯理陳禎祿爵士(Tun Dato Sri* Sir Tan Cheng Lock,1883-1960),是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創始人及第一任總會長,其家族來自中國福建漳州。1771年開始,陳氏家族即居住在馬六甲,以海洋商業貿易為主要家族企業。在陳禎祿的積極爭取下,奠定馬來西亞聯邦統一前後的華人與其他族群的平等權利。

峇峇屋最早是由來自中國的黃氏家族兄弟所建造,黃敏(Wee Bin)是這棟古老房子的最初擁有者,其家族有五代人曾居住於此。陳禎祿家族出於對土生華人文化資產的珍視而買下這棟房子,並捐贈給新加坡國立大學作為土生華人文化保存的重要基地。

峇峇屋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修復,開放以預約導覽方式參觀。在新加坡的新年期間,華人的房舍都會掛上紅色彩布,迎接新年的到來。(袁緒文攝影)
峇峇屋二樓主臥室的房間,有中式桌椅和西式櫥櫃。靠近窗邊的圓桌上有個小盒子,用來裝嚼食檳榔所需的配料。而此處的地板上有兩個約20X10公分的長方形窺視孔,供主人隨時打開窺看正廳內外的訪客。(照片提供:Olivia Kwok for NUS Baba House)

當年在新加坡的這類型房屋是以立面的寬度計算稅收,因此通常立面較窄,但內部的深度較長。這樣的房屋形式都會有天井並至少二到三層樓,達到自然通風與採光良好的效果。峇峇屋的一、二樓是建築原本高度,一樓屋簷上的吉祥動物裝飾是用「剪黏」技術製作。第三層樓是後來因主人需求而新建,經過修復後轉變為展示修復過程的展場,展出原始的木門、燈與屋瓦碎片。循著樓梯往上走,可在三樓看見古蹟修復團隊將二樓原本的屋頂以線條重現在天井的牆面上。

內部展示呈現當時華人在南洋接觸到的各種文化集合。像是西式的飾品物件,來自當年海上貿易所購買或收受的西式陶瓷、黑膠唱盤播放機、喇叭花造型音響與野生動物標本。同時,到處可見華人文化形象與繁體字撰寫的家訓與匾額。

峇峇屋二樓通往主臥室的通道,可見西式櫥櫃、喇叭花造型音響和黑膠唱盤播放機。四處可見華人繁體字撰寫的家訓與匾額。(照片提供:Olivia Kwok for NUS Baba House)
傳統的土生華人廚房,必備灶君的擺置與祭拜,爐具融合中西樣式。左邊可見製作粿的工具(Mould for Kue)。(照片提供:Olivia Kwok for NUS Baba House)

在廚房展示區域,除了華人烹飪常用的鍋碗與食材,現場更展出一碗「印尼黑果」(Buah Keluak)料理,在新加坡的土生華人習慣將印尼黑果連殼一起與雞肉煮炒,而在印尼則是將果肉挖出後磨成泥煮湯。

著名的娘惹料理:黑果百家雞(Ayam Buah Keluak)。筆者在臺灣僅認識由印尼人介紹的黑果使用方式,這次到新加坡才真正見識到這道料理。(袁緒文攝影)

 

人人能親近的文資保存與展示

峇峇屋的修復並非為了誇大或浪漫化土生華人的故事,而是希望真實呈現早期華人與馬來族群的混血文化、生活樣貌與歷史記憶。這裡的古蹟保存及策展理念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與自身相關的歷史記憶與連結」。

 

註釋:

*Tun Dato Sri:中文為「敦拿督斯理」,這三個字分別代表馬來社會位階最高的貴族、商人、教育家,或政治方面有巨大貢獻的社會人士。

 

參考資料: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6). NUS Baba House: Architecture and Artefacts of a Straits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