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之島新訊】博物館如何為全人排除障礙?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

圓桌會議「和好玩實驗室」分享經驗

作者:陳又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照片: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授權

 

台灣自2014年將國際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mmittee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簡稱CRPD)引進作為國內施行法,社會因而更加意識到身障者文化參與權與可及性服務的重要性。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了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這個活動並有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口述影像發展協會、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等單位協辦,參與者來自全球12國,包括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新加坡等。

第一屆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國際研討會開場照片,全體拿著大會棒子合影。

 

為期五天的活動包括:口述影像工作坊、文化近用障礙意識工作坊、專題座談、論文發表與圓桌交流會議,並參訪國美館「家・屋—全人文化近用展示體驗區」。貫徹這些活動的核心概念是「全人文化近用」與「社會共融」,前者指的是近用性服務應同時考慮到各類族群的需要;後者指的是讓各族群都能感到自在並與他人和諧交流相處。美國甘迺迪中心的Betty Siegel提到「障礙」會隨著人的生活經歷與環境而改變,過去我們傾向採取將「個體」視為有問題的「醫療模式」,現在則主張是「社會」造成個體的障礙,而社會與文化機構應調整軟硬體環境以因應不同個體的需求,例如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不只思考不同觀眾的需求,甚至也為導盲犬設立專屬的廁所。

參加工作坊的學員戴上眼罩進場體驗黑暗。所有人入場後,學員將取下眼罩,以沉浸的方式,在全黑的空間裡感受視障者的感官世界,體會視障者的溝通特性與需求。

 

俄羅斯普希金美術館的Evgeniya Kisekeva則提出一個有趣的思辨問題:「針對特定障礙者提供服務,是否構成歧視?」事實上,所謂的「近用性」是盡可能提供擁有多樣的選擇,讓人們可以彈性視自身的需要,自由並自在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服務方案。

較為特別的是此次大會設有圓桌會議,共有12個來自台灣各地的基金會、博物館、工作室等,分享各自的文化近用理念與方案,如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為視損者提供的親子舞劇、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的「鄉土生活館無障礙專區」,以及國立臺灣文學館的友善多元社群學習資源箱等。

圓桌會議,國立臺灣文學館分享多元社群學習資源箱。

 

Christena Gunther在工作坊中提到,芝加哥的文化近用環境在六年內已有相當大的進步,也注意到台灣的優勢在於,資訊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流通,她鼓勵各組織的經驗與資源要能串連起來,也認為透過這次的國際研討會:「台灣或許已經在改變的邊緣」。

 

參考資料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